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丧事风俗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辛亥革命前——旗營内情實録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4期  作者:伊通甫 出版时间:1996-07-3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祭祖 丧事风俗

    三)丧事风俗家中人亡故后,将死者遗体横堂中,头西脚东,未俟『姑奶奶』来到不得入殓。『姑奶奶』有『老』、『小』之分,『老姑奶奶』是死者的姐妹,『小姑奶奶』是死者的女儿(均就已出嫁者而言)。这姑奶奶权最大,丧事办理中,一切都是听她支配,此风俗颇特别。此外,还有『出殃』之说,照此说,人死后要请道士开好『殃榜』贴在灵前,上写某日某时『回殃』(指亡灵归来),全家人在这天要藏避起来以免『冲殃』,并在死者生前所住房内洒布石灰。如第二天发现灰上有痕迹,全家即放声大哭

  • 文章江陵民初的喪禮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53期  作者:鄧繼封  出版时间:1979-10-10
    关键字: 丧礼 丧事 开奠辞祖 习俗 风俗

    衫、孝巾仍须存留,作三天后圆坟之用。圆坟是窀穸之次步,棺木虽已入土,坟墓是否做好,须在三天后,前往检查一次。检查时,也须以酒席致祭。祭后,赠与看坟人食用。此外尙做有许多土团子(以米粉作的中包糖),分送坟墓附近的人。祭时仍应穿孝服,顶孝巾。祭毕才是「卒哭」,然后返家。荆沙商家,因恐丧事时间太长,影响生意,当天死亡烧落气纸,就请和尙开路及成服。第二天唸经开奠;第三天不必找堪舆先生,就埋葬了。所以有「阴阳怕懵懂」的谚语。九、祭供及除服死者入土后,家中设有灵桌

  • 文章道光年代的家祭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4期  作者:則平 出版时间:1974-08-01
    关键字: 丧事 祭文 账簿 清代 社会风俗

    从这旧帐的分析里,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社会丧葬风俗之一般。其中小调体的一篇祭文,读起来尤富情趣。关于祭文部份,李文曾有如下的按语:「这一部是帐薄中最精彩最有趣的一篇。我们以前念惯了无韵的古文体裁的祭文,猛然看见这篇有韵的东西,已感觉奇怪;又看惯了以古诗赋为文有韵祭文,忽然念到这篇谐俗的十二调的东西,当然感到太俗气。不过我们须知道,这是家祭文,念出来,须得全家妇孺都懂。尤其是百多年之前,未尝读过书的妇孺们。所以作者只管是饱读诗书的廪生,也不能不取这种通俗体裁。记得

  • 文章淺談紅白二事與放縱式自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05期  作者:沈仲悟 出版时间:1994-08-10
    关键字: 红白二事 风俗习惯 婚事 丧事 放纵式自由

    我们中华民族是有很多种族所组成,其中汉族最多。汉族之间尽管相距百里千里,言语彼此不通,但风俗习惯却是类同,尤其在婚丧二事上,更是大同小异。大致上总是以「红」代表喜事,「白」代表丧事。喜事以婚事最大,「悲」事以丧事最大。因此红白二事也可指为婚丧二事。均可称为人生大事,应该愼重而认眞的来办理。有些人认为要办得「轰轰烈烈」、「风风光光」,甚且还牵扯进个人的面子问题。但也有人认为纯粹是个人的事,祇要办得合法合情即可。不过二者都有共同的传统倾向,那就是要所谓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