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两岸法共返回3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国事论坛)两岸法的历史沿革兼谈婚姻及继承提要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20期  作者:碩士論文:高宗仁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开放探亲 两岸 婚姻法 继承法

    自民国七六(一九八七)年十一月,政府开放探亲迄今八年,两岸人民往返已超过七百五十万人次。缘以四十余年的隔绝,其制度的差异,意识形态和法律不同,人民生活难以适应,援涉案事件纷至沓来,最重要如婚姻、继承、房屋、债务等等…影响两岸人民的权益至钜。今后如何确立两岸秩序,消除对立,谋求富强,以亲属(婚姻)和继承关系,乃是两岸沟通的第一要道,也系撰作本题目主要目的。中国社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一个世纪战乱,站在民族立场来看,统一是大部中国人共同愿望,唯其单一

  • 文章刘祖光书大陆展盛况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7、28期  出版时间:1991-12-01
    关键字: 书法展 刘祖光 两岸交流 文化交流

    ●埔潮为了弘扬祖国书艺术,促进海峡两岸的双向文化交流,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从八月六日至十日,在省政协会议室为旅台黄埔十六期校友刘祖光举办个人书展览。刘祖光先生系陕西省子州县人。自幼禀承家学,酷爱书,师事鄕贤马子升、李芹村诸先生,亲聆敎诲,书大有长进。及长,喜爱于右任先生草书,精硏勤缭,无间寒暑。于老颇嘉其志,亲题「爱酒陶元亮,能诗张志和」一联以赠。他在台退役后,从事书硏究和敎学工作,于老又题「多习便工」四字以勖勉。刘先生之书苍劲雄健,气势

  • 文章醉心于书绘画摄影艺术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1期  作者:王慶海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书法 绘画 文化交流 两岸交流

    简历我是河南省鄢陵县彭店鄕姚庄人,青壮年时期,曾服务公职,公职退休后,参加多方面的艺文学习,如书、绘画、摄影及诗词习作等,书得过总统府前万人开笔挥毫个人金、银奖。绘画作品曾参加国内及两岸三地展览,除私人收藏外,并获得郑州中原书画院,开封博物院典藏,摄影作品除参加国父纪念馆展出外,并列入台湾摄影名家专集出版专集,现参与多方面公益活动外,并担任台北市中华书画艺术学会理事长,中华书法家协会副理事,天马世界书画学会副会长,中华文艺界联谊会副秘书长,中华儿童

  • 文章(月旦集)明天更好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9期  作者:效語 出版时间:1993-11-20
    关键字: 月旦集 两岸问题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李太白的感咏虽好,何以祇作昨日今日的忆述,不言及明天,使纷纷谈论,因之而起。我们既会想到以前的过去,今天的多事,何以不把握住明天会更好的理念,发愤图强,致力去构造呢?譬如两岸问题,日益渐趋一致,国民党十四全大会,召开完成,明天一定有新的谋猷发展。隔岸贺电驰来,也足证明善意反应。文化交流进步,章孝慈、李钟桂两博士先后赴大陆参加两岸法学及亚洲文化推展等会议,明天的成就当胜过今日。以本刊来说,程发行人望,小学

  • 文章享誉海峡两岸的王氏书之家——访著名书法家王庆云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3期  作者:桂植斌  出版时间:2002-04-10
    关键字: 书法 王庆云 文化交流 两岸交流

    北京到中国戏剧硏究院工作,后到中国美术馆、中央文史硏究馆工作,担任过民革中央监察委员、北京海峡两岸联谊会会长。在北京书法界,他拥有『京都五大名笔』及『当代书坛八仙』之美誉。父亲的字,篆、隶、行、草、眞,诸体倶精,尤工隶书和行书。四十年代,父亲即在长沙、武汉等地举办个人书画展,声名鹊起。五、六十年代,又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一九八三年,他曾率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日本,受到日本书道界的热烈欢迎。他还受全国人大常委会之托,将六届人大给叶剑英同志的致敬信,写成

  • 文章推動文化交流 增進人民感情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7期  作者:田玉青 出版时间:1997-08-01
    关键字: 书法 绘画 文化交流 两岸交流

    我国书,源于文字、史传仓颉,创造书契,其后历代先贤,不断创作发展,遂致汉字书体,演变多化,琳琅百态,化境迭出,形成我中华文化特有之书艺术。本基金会为协助地方政府,推展多项艺术活动,自七十九年创设以来,曾举办多种艺术比赛,深为各界所称许,本年度即为期促进两岸文化交流,特举办多种艺术比赛,深为各界所称许,本年度为期促进两岸文化交流,特举办一项中国书画、金石义卖展,获准邀请大陆金石书画名家胡金来先生、汤文奇先生二位来台,于新竹市立文化中心展出十三天,为新竹

  • 文章三论「两岸和平共处法」——从科技发展与国际趋势谈两岸问题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5期  作者:曹興誠  出版时间:2008-02-01
    关键字: 两岸和平共处法 科技发展 国际趋势 两岸交流

    编按:曹兴诚先生曾因和舰案遭起诉,即辞去其一手打造的联电董事长;虽经法院宣判其无罪,但彼仍以一介小民之心关怀国是,特于二〇〇七年十一月十二日提出「两岸和平共处法」供国人参考。不意隔天竟遭陈水扁批判其操弄政治,「只办统一公投,却不办独立公投,没有道理。」曹先生乃于十一月二十日以再论答陈之质疑,谓彼的出发点是希望在此法之下,台湾既能保持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也能为和平、安乐、进步、繁荣的地方。既然前提是「和平」,首先当然要避免与大陆冲突。「台独公投」是准备来

  • 文章康庐竹缘感怀两岸文化交流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22期  作者:李佑增  出版时间:1994-11-01
    关键字: 海峡两岸 文化交流 竹雕 书法

    珍藏惯,婉谢知交拒炎焚。展示琳瑯四座惊,收藏足可傲三军。翰缘两岸通声气,康庐从此显芳芬。不售沽名不苟私,捐将历史去耕耘。半生血汗归湘楚,留取清操付梓勋。劫余老朽三朝命,南渡东迁一放翁。为羡襟怀风末世,短歌附骥海天闻。八五老叟冯宗毅于台中蜗居。八十二年二月中浣。如附照片四。贰、宠锡序言一、楚国策顾问崧秋先生序:湘乡李佑增先生,字纪康,世居湘乡。因自幼对竹偏爱,于小学劳作课中,即曾砍竹尝试雕刻笔筒等小品,屡获其师嘉勉,乃奠定其对竹雕的兴趣。他亦酷爱书,经常蒐集

  • 文章臥遊尋樂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3期  作者:于微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两岸互通 西安碑林 游记 书法碑刻

    我对西安碑林,有了兴趣,正准备访问曾四次去陕西寻碑的沈映冬兄,但迟了一步,他已去三窟中最丰盛的一窟—美国会晤黎东方敎授去了,于是想起林敎授大椿也曾访问过西安,他带给我一本「西安碑林书艺术」,于是我似乎已饱餐一顿,对碑林有进一步的了解。「西安碑林」是唐朝末年为保存石台孝经(唐玄宗李隆基于天宝四年—公元七四五年—所写,刻石立于国子监内),开成石经,等而建立,曾经多次迁移、整修。其后经宋、元、明、清各朝连续收集扩建,现址在西安城内三学街陕西省博物馆内。目前

  • 文章怀德与愿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7卷 第4期  作者:胡李世美 出版时间:2005-04-10
    关键字: 浙江同乡会 今后做法 愿景 两岸交流

    海内海外,两岸鄕亲互通讯息,随时将鄕情点滴,家鄕进步实况,商业资讯,文化娱乐,观光旅游等讯息,弹指间即可了解清楚,天涯若比邻,将是现代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让浙江人成为国际人,视野宽广,更易立足世界,以浙江同鄕刻苦耐劳的个性,在廿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更能发挥浙江人的创意,让「浙江第一」更能成为举世闻名的奇蹟。二、扩大会所使用范围,成为台北市浙江各府县同乡会联合办公会所本会会址位于台北市大安区罗斯福路三段,南邻国立台湾大学、世新大学,西侧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东接台湾

共30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