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七塔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嘉興點滴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5卷 第5期  作者:倪圻 出版时间:2013-05-10
    关键字: 青年军 嘉兴 南湖 三塔

    你们为国家出力,国家也要照顾你们,你们的学业,你们的职业我要负责。因此,高中毕业的保送到大学,高中未毕业的,由国防部预备干部局,成立五个青年中学,计:嘉兴、杭州、长春、贵阳、昆明等五所青年中学。我二〇八师则分到国防部预备干部局特设嘉兴青年中学,在嘉兴前后一待就是四年。其他另成立青年职业训练班于杭州。嘉兴人文荟萃,风景优美,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到嘉兴来的人形形色色,有的纯为玩的,有的为吃的,有的为狎妓的,不一而足。嘉兴的景点很多,如:南湖、七塔、西大营、高家

  • 文章寧波——東南佛國畫中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96期  作者:丁惠增 出版时间:2001-07-10
    关键字: 跨海大桥 灵峰禅寺 阿育王寺 天童寺 《天童禅寺楹联匾额碑刻集》 报恩禅寺 塔寺志》 雪窦资圣禅寺

    登临上院朝下一望,整个阿育王寺犹如凤凰展翅,异常壮观。育王寺方丈界源大法师与我有旧,他妙观察智说我有「善根」,与我夫妇合影并赐素斋。天童寺位于鄞东太白山麓,距宁波二十六公里,建于公元三〇〇年,明朝时定为「中华禅宗五山之第二山」。祖师义兴结茅为庐、开山修寺、诵读经文,感动玉皇大帝,随命太白金星化作童子下凡侍护,所以称天童寺。该寺傍山而筑、梯级布局,有外万工池、七塔、内万工池、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先觉堂、罗汉室、钟楼、御书楼等古建筑七二〇余间。殿宇

  • 文章结缘七塔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7期  作者:李立中 出版时间:2002-04-10
    关键字: 塔寺 普陀山 故乡风景

    笔者系一介凡夫俗子,虽敬佛而不信佛,然因受台北市宁波同鄕之托得以结缘,溯其源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有在台女鄕亲廿余位,以同鄕会名义组团返鄕做佛事,委托宁波台联会玉成其事,笔者衔命为之奔走并选定宁波城里之七塔寺,其后同鄕会为使在台鄕亲过世后魂归故里,在东钱湖畔兴建同鄕会宁波墓园,近年来在墓园四明堂举行清明法会,追荐亡灵,延请高僧前往诵经,张常务理事行周鄕长,又命不才具体办理。根据大陆规定,佛事只能在寺院内举行,故又以台联会名义向市宗敎事务局取得特事特办

  • 文章舟山、寧波兩地的佛緣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98期  作者:李立中 出版时间:2003-06-30
    关键字: 舟山 宁波 佛缘 塔寺 宝陀禅寺

    观世音应化道场,留下诸多灵迹。在宁波诸寺大雄宝殿背面亦塑造了以大海为背景,脚踏鳌鱼的白衣大士金身。这都寄托着人们对观音大士能在人海潮音中救苦救难的祈求。在宁波的佛寺中,有直接承袭于舟山者,特证此佛缘如下:一、七塔七塔寺是宁波城里唯一仅存的大寺,位于原江东忠介街(街以宁波抗清钱肃乐谥忠介命名,因百丈街拓宽幷入)。公元八五八年(唐大中十二年)在此建东津禅院,因寺前有座石而俗称七塔寺。据《普陀山志》卷二称:「明太祖洪武二十年(公元一三八七年)信国公汤和徙普陀

  • 文章閒話寧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53期  作者:王念慈 出版时间:1990-04-01
    关键字: 宁波 塔寺 灵桥 宁波帮 城隍庙

    招呼我,向前仔细一瞧是我舅嫂,她亲切地叫我姑丈,你终于囘来了。我们一家人想得你好苦呀!两位老人家先后谢世,已有十多年了。她认识我,自我结婚后算起已有五十二年了,眞是幸会!她介绍我儿子、媳妇、孙辈相认,寒暄了后,乘车赴旅馆休息、进早餐。饭后略休息去游宁波名胜七塔寺。七塔寺,明朝时间建造。历四百多年,正殿供奉释迦牟尼佛,金身塑像神态庄严,两傍壁上矗立一百块石刻,记载一百位方丈往事,颇具历史价値,亦一特殊纪念品。后殿供奉千手观音菩萨,一千只手各执法器,造型精巧,系

  • 文章五華子弟回鄕素描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6期  作者:劉耀華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周江河风景 琴江流域 七层浮屠塔 返乡观光

    眞的是偏僻了,感觉上还处在古时候自给自足的时代,打铁、烧窑、木工、竹编无一不有。穿出双华,越过山径,来到一处高岗上,放眼眺望,顿时天宽地广,身心舒畅,忽见对门山边有座高,状似雄伟,于是下岗爬岭,机车在山路中巓波迂回而上,来到前,原来是重修的层浮屠,高三十三点二四公尺,有数位老妪顾守,添了香油钱,即登临风极目,视界更远了,周遭大小景致,尽收眼底,扶栏静想,我五华江山竟如此多娇。下后,再向高处骑去,路况突然变好,愈到山头,草木愈加扶疏,已见游人,偕问

  • 文章近代浙江的佛敎院校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6期  作者:陳榮富 出版时间:1999-06-10
    关键字: 佛教 浙江佛学院 武林佛学院 塔寺报恩佛学院

    年宁波安山寺住持雪尘捐银一万元,创办宁波僧学堂,招收青年僧人一百余人,天童寺住持敬安(即八指头陀)为会长。光绪三十四年(公元一九〇八年),敬安联络雪尘和七塔寺住持智园、金峨寺住持卓梵等在观宗寺成立宁波僧教育会,敬安为会长,会址在白衣寺。辛亥革命后,各地佛学院校如雨后春笋,相继涌现。近代浙江比较著名的教院校主要有:一、华严大学一九一四年,由显珠月霞法师在上海哈同花园创办,这是上海首创的我国第一所佛教大学,当时月霞应邀到上海主讲《大乘起信论》,同时应狄楚青

  • 文章南后街三坊巷竹枝词(下)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70期  作者:潘祖鏛 出版时间:1993-12-15
    关键字: 南后街 三坊七巷 竹枝词 黄巷 安民巷

    巷育王院成陈迹,古巷新颜袭旧名。小小浮屠标首尾,文花烂漫盼文鸣五代闽时,建育王院于此,故名巷,院早废于明代。今在巷两端南街和南后街的门墙上各立一小,作为标志。宋时,这巷又有修文、兴文、文兴之名,期望文风兴盛之意。⑧黄巷德温旧里地名留,正谊丛刊倡左侯。书馆嫏嬛文苑重,千秋黄巷说黄楼。晋永嘉间,中原黄氏避乱入闽,居此,故名黄巷。至唐末,黄璞以进士官崇文馆校书郎,归隐于此,巷名益著。璞字德温。清同治初,闽浙总督左宗棠设正谊局于此,校刊《正谊堂全集

  • 文章(人文風情)好山好水龍鳳山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27期  作者:朱順平 出版时间:2018-01-20
    关键字: 龙凤山 爬山经历 七层宝塔 天圣寺

    女儿和老婆在前面挥手呼唤我。这是一段笔直的山路,路边的小树和灌木遮掩著,阳光从树缝里洒落下来,枯叶铺满了道路。那仿佛是一段时空的隧道,她们两个刚在前面呼唤我,转眼就消失在我的镜头之外。一个之字形的弯道之后,就到了层宝下面。爬上宝的顶层,放眼望去,山脚下村居错落有致,那里是苗木基地,那里是蔬菜大棚,那里是企石港慢行车道,那里是风情小镇……那一条条乡间小路就是大地的经络,那一口口池塘是镶嵌在大地上的碧玉,后的那口山塘却是这大山之中的一块翡翠。远方,县城

  • 文章(故乡游:)宁波江东七塔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83期  作者:毛翼虎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宁波 塔寺 东津禅院 千手观音 慈运长老

    除了育王、天童以外,在宁波市内,还有一个七塔寺。三路公共汽车在寺外设站,交通方便。七塔寺位于宁波江东百丈路忠介街中段,是浙东著名的四大丛林之一。其全名原为《七塔报恩禅寺》。原有总建筑面积一万六千多平方。现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七塔寺始建于唐代大中十二年(八五八年),当时由今宁宰任景求舍宅为寺,名《东津禅院》,敦请心镜禅师为住持。咸通庚辰元年,裘甫起义浙东,兵众入寺,心镜禅师寂坐禅庭,神色安然,众兵作礼而退。后改名『栖心寺』。宋大中祥符元年(一〇〇八年),赐名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