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我爱中国》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温故知新)一本《我爱中国》的书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68期  作者:陳如一 出版时间:2016-07-10
    关键字: 兰娜 访华 书籍 同乡会 中国

    乌拉圭梦都中山医学院院长兰娜教授,近年(本文刊出于六十一年之前)两度来华,沿途访问美、日、菲及中南美各国。所撰「我爱中国」、「我精神上的老家」诸文连载中央日报,嗣后众多增补,由教育部辑为《我爱中国》一书,于六十年八月问世,初版印1300册,61年2月增订再版7千4百余册。半年之间,一版再版,佳评如潮,得未曾见。我因本书的编撰与增订,年余以来与教授相互通讯,已达二十余次,相知甚深。她以一位南美的青年学人,对于中华文化热,造诣既深,宣传尤力,已进入

  • 文章對當前教育的省思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胡啓智  出版时间:1987-03-20
    关键字: 中国 当代 教育 反思 爱心 尊师重教

    殊不知科学文明的新奇产物,对人欲的扩张,更产生了难以抗拒的诱惑,人性为之抹杀,兽性不断在提升。欲壑难塡,如果每个人抱着无止境的欲念,要在有限的人生和自然界中去追求,必然会成为悲剧的归趋。科学只能藉以增进生命,却不能指导生命。有识之士对纯科学知识的单线前进,早怀隐忧,如因斯坦和罗素等人,曾明白的对世人宣吿,(为氢弹危害人类和平的宣言)人类科学新知,已驱迫人类自陷于毁灭的绝境。事实正在应验之中,日见严重,绝非危言耸听。美国哲学家杜威更沉痛的说,敎育如仅是职业训练

  • 文章中国名媛武进陆小曼(七)陆小曼情波折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5期  出版时间:1969-11-15
    关键字: 中国名媛 陆小曼 徐志摩 爱情波折

    小曼既多病而又染上了阿芙蓉癖,同时还得了晕厥症。志摩有位朋友翁瑞午,是一位世家子,父曾历任桂林知府,以画鸣世,家有收藏,鼎彜书画,累箧盈厨。瑞午另有一手推拿绝技,他是丁凤山的嫡传,对平剧亦甚善长,常与志摩来往,小曼时发晕厥症,志摩请他为小曼推拿,眞有手到病除之能。志摩天性洒脱,他以为夫妇关系是,朋友关系是情,以此瑞午和小曼在罗櫺半解之际,他亦视之坦然,志摩说这是治病,没有什么嫌可避的。瑞午因此亦为小曼闺中常客。小曼天性美,且能绘一手好画,瑞半迎其所

  • 文章漫谈中美孝道与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58期  作者:周逢熙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中国 美国 孝道 爱心 父母

    由于中美文化各异,子女对父母孝道的观念,与父母付给子女心的程度,均迥然不同。我们中国人的孝道观念,一直受到儒家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影响。儒家传统思想,以子女的生命乃来自父母,即子女的身体为父母所赐,「百善孝为先」。所以孝经上指出:「身体肤发受之于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因为犯罪而受刑罚,视为不孝。像司马迁处宫刑,则自认无面目见先人的坟墓,即是一例。生命既然来自父母,所以儿子便要以一生的言行去扬名、显亲、耀祖。要不然也要循规蹈矩,不要辱及父母的名声,才

  • 文章(專論)快樂和希望就從此刻起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35期  作者:王雄夫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春节 中国传统 围炉夜话 立志 自爱

    欣逢春节,首先敬祝大家新年快乐,心想事成。过年,在中国传统来说,是很隆重、很温馨的节日,尽管现代人过年的气氛已没有过去的浓郁,但有长及一周的新年假期,可以让人放松心情,享受快乐。在这欢乐的时光中,我要提醒大家:—酒喝少一点。—钱赌小一点。道理就不必说了。我还知道有一位长辈,每年在除夕家人团聚的年饭之后,发表一篇「围炉夜话」,他把做人做事的心得和经验告诉后辈,勉励后辈秉持家风,力求上进。这实在很値得取法,予以推广。我更认为:这种的教育,也是智慧的教育,对

  • 文章中国人在美国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7期  作者:川康 出版时间:1971-07-30
    关键字: 中国人 美国 求学 谋生 爱国精神

    編者按:學期結束了,成千累萬的我浙靑年戴上方帽子,走出學府大門,或已服荒預備軍官役囘來,面臨的問題是踏入社會謀求工作?還是爭取公費或自費留學,出國以求深造?這個問題困擾了多少望子(女)成龍的家長。要出國吧當然美國是第一個目標,近十餘年來,每年有多少人到美國去鍍金,究竟他(她)們得到的是什麽?對國家又有什麽貢獻?這是一個値得家長們深思檢討的大問題,最近在經濟日報上看到川康先生寫的一篇珍貴而眞實的報導,誠然作者不一定是我浙同鄕,文中所提到的人物也不一定是浙江...

  • 文章巾幗英雄秋瑾傳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1卷 第6期  作者:朱文原 出版时间:1989-06-10
    关键字: 巾帼英雄 秋瑾 传记 中国女报

    杭州西湖西冷桥畔,有座镌有「秋风秋雨愁煞人」的风雨亭,那便是辛亥革命烈士秋瑾长眠之处,与民族英雄岳飞的陵寝遥遥相望。秋瑾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女诗人,女权运动的先驱者,在中国革命史上她更是一位热血沸腾的女中豪杰。秋瑾长期生活在传统家庭的桎梏中所产生的争取女权思想和她关心国计民生的国热忱,促使她以稳健的步伐迈向革命救国的道路。秋瑾少年时代,能文能武,她用才华横溢的诗篇写出对新生活的梦想,写出提高女权的热望,更吟咏出对国家民族兴亡大计的关怀。本文之作,试图约略

  • 文章请认识「希望工程」介绍—中国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0期  作者:傅蜀冀 出版时间:1992-10-31
    关键字: 希望工程 大陆失学儿童 中国之爱 中国未来 两岸良性互动

    本刊第五十九期,陈长文乡亲在「两岸交流与中国未来」文中,提到大陆推动「希望工程」的呼吁;爰特介绍傅蜀冀先生「中国」,藉以增进读者了解「希望工程」的原因,冀能引起群众对希望工程关心和支援!编者中国大陆失学失依的儿童,正等待着全球所有的中国人,用心和关怀,来构筑他们的希望工程,使他们也能和其他儿童一样,接受正常的敎养,顺利成长。用心构筑中国未来—在阔别了四十多年之后,再次踏上中国大陆这块故土,心中满怀紧张与兴奋。虽然此行的目的,乃在尝试将廿余年

  • 文章力主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博士刘廷芳——奋斗的生涯·永不浮生如梦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6期  作者:鄭頡豊 支華欣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刘廷芳 基督教中国化 爱国情怀 文化教育

    短暂的一生中,所创业绩颇丰。他于一九二〇年获博士学位归国后,受聘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主任,同时出任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执教燕京大学宗教学院,为我国早期大学的教育学、心理学、神学教育作出过卓越的贡献。他当年的学生田景福牧师曾说过:『大家都说,听刘廷芳老师讲课是一种享受。他是最受学生戴的老师,与同事、学生关系好,称得上和霭可亲,是我的良师,我永远怀念他。』刘廷芳博士更多的服务是在课余时间。当时,西方传教士提出的口号是『基督教占领中国(Christian

  • 文章铁血中国童子军(续)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3期  作者:李蒙恩 出版时间:1978-03-06
    关键字: 中国童子军 爱国者 野战卫生大队 乡音救人

    童子军眞可,我们第六师蒋委员长称我们是铁军,现在,我叫你们是『铁血童子军』。这时候我个人突然间,觉得全身热血沸腾,心里头燃起一股无可形容的勇气与热情,立即派许荣寿向一里路外待命的全队同志,集中到三李桥来,分派急救换乐,烧水、烧稀饭,安定伤患,立即召集小队会议,请轻伤官兵同志列席,有一位中校团附,他的右腿被炸伤,他自告奋勇出场说:「各位可的童子军,各位官兵同志:我是第六翩第十七团中校圑附严树荣,现在我们有了救星,师部衞生大队长与看护官兵,昨夜在我们不备之中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