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忆》共返回26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逃亡囘(十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顧黃健華  出版时间:1978-09-20
    关键字: 逃亡囘

    跟我們來的那幾個男靑年在他親戚家住下了,只有我們和那幾個女人住在這裏。女主人拿席子給我們,始知他新產不幾天。我們不要,他堅持不,只好領受他的好意。他們母子躺在草窩裏;其實也沒有草,只有這席子。席子放在磚地上,眞是覺着特別凉。躺了一夜,第二日淸早,腰疼的爬不起來了。強掙扎起來,作了個慢步運動,伸展了一下四肢,覺着稍活動些了。這是舊曆六月十四日,天晴。我們吿別了女主人,出了村子,去約那些靑年走。遠遠看見他們,都坐在屋前面,見我們去了,都躱開了。我心想,現在他...

  • 文章逃亡囘(八)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顧黃健華  出版时间:1977-12-20
    关键字: 逃亡

    家財難捨我和姐決定明天走,我們各自到山下小草屋看時,亂七八糟,滿是東西,自己沒能力帶,只好帶點隨身用的東西;又到外面見場上的小麥都未打,頂上蓋的谷稭,也都被軍隊拉去作了馬草,被雨淋的差不多浸濕了一半,都生霉,這場小麥,差不多能打三四石麥子,我們家的升斗,特別大,每升小麥,有十五斤重,這叫作官升,這是在抗戰前,老韓作山東主席時,他規定給老百姓用的,沿用了多年,直到共黨取得我們地方政權時,才廢掉。無論多少東西,都是身外物,不足貴,只有性命是可貴的。我們的男工...

  • 文章俞平伯童心永在《》中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0卷 第5期  作者:沈謙 出版时间:1998-05-10
    关键字: 俞平伯 童心

    我初见他在江南,他说:「春天是温柔的,夏天是茂盛的,秋天是爽快的,冬天是窝逸的。」我再见他在北京,他说:「春天是惆怅的,夏天是烦倦的,秋天是感伤的,冬天是严肃的。」我想:「从惆怅可以得温柔,从烦倦可以得茂盛,从感伤可以得爽快,从严肃可以得窝逸。」这条路,他告我就是「」。这是莹环为俞平伯的《》所作的题词,整齐规律的排比句法,呈现出一片和谐与安祥。以《红楼梦硏究》、《读词偶得》驰名学界的三十年代文士俞平伯,原名俞铭衡,笔名屈斋,一九〇〇年出生于浙江德淸

  • 文章生活囘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3卷 第2期  作者:禇承志  出版时间:1987-09-20
    关键字: 生活

    ㈠生命信基督敎的人認爲人的生命操在上帝耶穌手裏,叫你生你活着,叫你死把你召回天堂。這是否眞理,平凡的我,不敢妄言,但我不是宿命論者。我的體驗,人的生死一方面有一定不移的道理,一方面有莫名其妙的神奇。我十一歲時秋天,先患瘧病,後轉傷寒。我祖父兄弟五人,父親堂兄弟三人,到我這一輩,則「關東高梁獨一顆」,一個人了。瘧病已使我身極虛弱,繼以傷寒,屢醫不愈,奄奄一息,全家的人,尤其是父母與祖母心惶了。最後從齊河縣請來一位遠房親戚當地名醫方金浩老先生,他下了車把了我...

  • 文章故鄕黄县的囘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張亮明  出版时间:1986-12-20
    关键字: 故鄕 黃縣

    在山东文献十卷三期里拜读学长朱良耕先生黄县专文提及本县出产的各种水果和一些家鄕习俗,内容述说翔尽,增加了我不少知识,回忆童年情景,幕幕历如昨日,届龄退休的我,弗觉年轻了半世纪,关于家鄕出产兹再补述一二,以飨本刋读者和在宝岛出生的黄县靑年。先谈飮誉海内外之「龙口粉丝」:粉丝俗称粉条,由绿豆加工制成。现在先谈谈它的制造过程是:在硏磨的前日先把制造原料「绿豆」放在大磁缸里浸泡约半日后,使原状坚硬的绿豆浸发泡大,于硏磨之前用淸水洗涤淸洁,除去瞎绿豆和杂物

  • 文章鲁西北抗战戡乱之囘(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趙醒民  出版时间:1977-12-20
    关键字: 魯西北 抗戰戡亂

    第三階段蕭公殉國後,日本以陸軍少將的禮節,將蕭公的屍體運往臨淸縣城,用玻璃棺材裝殮,日本人也是崇拜英雄的。臨淸縣的日軍,又將蕭公的棺材送到淸平縣松林鎭,蕭公的故鄕。第二十三縱隊,在淸平三區,開了一次規模很大的追悼會,現在在臺臨淸、淸平二縣的鄕賢,及前二十三縱隊的同仁,參加的不少。輓聯有兩百多幅,會場一片悲悽聲,尤其是團、營長們有的哭的像淚人。一方面是我們和蕭公,不僅是長官部屬的關係,而有父子骨肉手足之情。另一方面,那些未能及時救援,而長官在危急之際,未敢...

  • 文章民初胶东社会槪况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0卷 第3期  作者:李雨亭 出版时间:1994-12-20
    关键字: 胶东 社会 记忆 敎育 建设

    我退休将届二十年,每天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时而看报写字画画,时而倒在床上胡思乱想。想起童年时代的歌谣,由歌谣而联想当时社会的情景,一幕一幕的呈现在眼前。我要把它一点一点写下来,这是七十年前的往事,仅凭记是无法保证其正确性。但对史事的参考,不无少补。甲、社会环境当时的社会是呈现无政府状态。地方组织,每村有一会首(村长),下设十家牌,十户为一牌,牌设牌长,每村都成立保衞团或联庄会,以维持地方治安。虽有县衙门,也无力过问。因此人民对县衙门隔阂日深,认为他只会

  • 文章西湖觀荷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8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2000-09-10
    关键字: 西湖 诗词

    上有天堂下蘇杭,蘇杭宿稱爲天堂。人人想做天堂烏,飛到杭州尋芳草。杭州美景在西湖,西湖八景天下無。若把西湖比西子,西子秀色空絶世。西湖八景皆足珍,曲院荷風醉和春。我來西湖上曲院,荷花出水來相見。招來遊艇入荷塘,越姬作伴倚紅妝。艇入荷塘帶月回,聞歌始見有人來。隔艇遙見採蓮舞,釵影繽紛驚孤鶩。隔艇遙聽採蓮歌,今夜月明聲相和。恍若是若耶溪邊採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我乘興喚起越姬唱蓮歌,月下美人舞婆娑。採蓮女,盪蓮船,蓮船乍現春風面。翠蓋下,笑並肩,平湖雲錦碧連天...

  • 文章玉蝴蝶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9期  作者:王惟敏 出版时间:2000-10-10
    关键字: 诗词 江水

    長夏碧空如洗,赤炎萬丈,望斷雲芒,林密藏風,不透一縷微涼。蟬聲急,嘶嘶樹杪;斜陽懶,戀戀山崗。問蒼茫,一鉤新月,人在何方。三江難忘遊處,月湖泛棹,古寺焚香;梅龍一别,不知何日再聯床?嘆時過,易辜風月;憐影瘦,人老珠黄。但相望:春鴻秋雁,傳問安康。

  • 文章高陂的「子粄」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1期  作者:張達騰 出版时间:1985-02-12
    关键字: 高陂 子粄 思念故乡

    乡土的情怀是什么?往往使人连想到食物上,的确,也落实到食物上;无论古今中外,亦有此同感。如汉朝时,有位名叫张敞的,当他在京畿里做官的时候,适秋风起兮,忽然想吃故乡的莼菜和鲈鱼;他竟辞去上任不多久的官职,返囘家乡享受口福去了。故以,后人评论他有「五日京兆,味莼鲈」之句。如今已进入现代化社会的美籍华裔来说,尽管移民新大陆,亦有一、二百年的历史,影响于血统、语言、文字、服饰、生活习惯上,都具有显著的改变;但是,有一样不容易甩掉的,就是他们常出现在纽约、旧金山

共260条记录 1/2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