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华阳国志》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蜀海叢談」簡介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61期  作者:健廬  出版时间:1967-09-01
    关键字: 《蜀海丛谈》 周询 重庆中国银行 华阳国志 三费局

    先生之功德,岂亚于晋叔耶。先生夙负书名,原稿皆出手书,字体秀健,点画不苟,更佩精神瞿铄,为乐享大年之征。惜以限于资力,不能影印,否则更有助于临摹也。又本书于脱稿后,曾应国民公报,长期登载,极为读者欢迎,偶一停载,辄受诘问。以抗战军兴,未竟而止,读者每引为憾。沧桑几度,此稿不问世者又十年,亲友辈为期传于久远,请于先生,允以付梓。自此宝笈鸿文,河山并寿,其保存文献,有助修辑蜀志之功,当继华阳国志之美而永留也。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六月云阳刘守礼谨序。上引为二序原文

  • 文章陈寿三国志与常璩华阳国志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8期  作者:柳定生 出版时间:1973-04-01
    关键字: 陈寿 三国志 常璩 华阳国志 史学地位

    史学最有贡献的,当推成汉时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一书。现在硏究四川区域历史的专著,以此书材料敍述自开辟以来到东晋时代为最完备。常璩字道将,江原人。李势时官至散骑常侍,所著汉之书,蜀平记,蜀汉伪官故事诸书,均佚。惟华阳国志一书流传,其书编撰甚有条理。首述巴蜀汉中南中的风土,次列公孙述刘二牧蜀二主之兴废,以及晋太康之混一,以迄于李氏僭窃,并附载两汉以来先后贤人:梁益宁三州士女总赞,内容敍述巴蜀汉中南夷之山川风土,州郡建置沿革,并及巴蜀远古开辟史乘,历代治乱兴亡,人物

  • 文章华阳国志读后记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80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69-04-01
    关键字:华阳国志 常璩 刘知几 孔子 都转盐运使司

    一我国方志之存于今者,以晋常璩所撰之华阳国志为最古,璩字道将,蜀郡江原人。常氏为江原巨族,自汉以来,冠盖相望,其为刺史牧守令长或明经者,则有常洽、常播、常勗、勗祖员,从父闳、闳子忌;常骞、骞祖竺,父伟,及族弟寛,寛父廓。璩则为宽之族孙。当晋氏失驭,李雄据蜀,僭称成汉,传期,势及寿,璩仕李势为散骑常侍,及桓温代蜀,璩劝势归晋。温停蜀三旬,举善旌贤,璩与尙书仆射王誓,镇东将军邓定,中书监王瑜,皆蜀之良,竝以为参军,蜀人咸悦,其事迹之可举者仅如此。江原今崇庆县

  • 文章談文昌帝君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71期  作者:蘇雪林  出版时间:1968-07-01
    关键字: 文昌帝君 华阳国志 四神祠 张亚子 文昌宫

    正左右,贵相理文绪,司禄当功进士,司令主灾咎,司中主左理也。」科学时代的读书人求取功名心理极为热烈,他们见医药有神,财富有神,难道科第不该有神掌管吗?史记天官书文昌宫的「文昌」二字便含有文运昌隆之意,加之又是什么「司禄」「贵相」,什么「理文绪」,什么「当功进士」,岂不恰恰中了那班求名谋禄者的心怀,所以文昌星座居然成为科第之神了。据说文昌姓张,名亚子,籍隶四川梓潼,故文昌帝君又称「梓潼帝君。」宋以前都说梓潼是一条大蛇。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周显王二十二年,蜀侯

  • 文章退齊雜憶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72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68-08-01
    关键字: 《应山县志》 铜山镇 大邑瓷碗 华阳国志 常璩

    严道接攘,似邓氏所开采之铜鑛,其始为荣经,其后复延及今之乐山县境以内,亦非不可能者。规模之大,不难想见。至其出产数量,史虽无文,然以邓氏钱布天下一语言之,为数至为可观,又可知也。惟邓通终其身似留居长安,其经营开采,自必委之于人,而史不详焉。据晋人常璩华阳国志载:汉文帝以铁铜赐侍郎卓王孙,通假民卓王孙,岁取千匹,故王孙货累巨万亿。按史记货殖列传载临卬卓氏,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所谓运筹策者,以今语释之,卓氏为当时

  • 文章雲陽縣志序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96期  作者:涂鳳書 出版时间:1970-08-01
    关键字: 云阳县志序 四川通志 天一阁 华阳国志 孔子

    有倚相,当时号称良史;然晋之乘,楚之擣杌,至今仅存其名,齐央幷名亦不存,不能与鲁之春秋,幷传于后世。盖春秋经孔子修定,而左氏公羊氏榖梁氏又为之传以辅翼之,使二百四十余年之事,了然于后人心目间,而其文亦遂幷天地亘古今相传于不朽。孔子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甚哉文之不可苟焉已也。云阳以朐䏰名疆,纪入华阳国志以来,无此作矣,其足以信今而传后也,尙何疑焉。予擕稿还旧京,将畀手民,累商县府措资,则以粮饷繁重,每岁辄十数征,民生益困,实无财力及此,以迄于今。予借此余闲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