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羌”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羊」諸字文化意蘊初探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4期  作者:彭慧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美” “羊” 文化意蕴 甲骨文

    的某一器官或其情态属性。三、与羊无关的概念,甲骨文作「」(关于此形,文字学界意见不一,本篇文章姑且以上像羊角,下像人形为是)。像一个头戴羊角的人,或作「」,像用绳索缚人之状。是我国古代西部民族一,在《诗经·商颂·殷武》中已有记载:「昔有成汤,自彼氐」。由于缺乏确凿的文献资料,对其生活习性风俗习惯,今人只能据考古发现或文物典籍中透露的信息加以推断、考证。「一般认为羌族在商时是一个游牧民族,而以羌族为主要成分的西戎,大概当时主要处于畜牧业为主的经济状态,他们

  • 文章章状元草书破帖考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43期  作者:侯中一 出版时间:1980-06-01
    关键字: 章鋆 书画文物展 米芾 王羲之

    文康中心。章状元此幅中堂书体系大草,不易认识。本会理事长沈友梅先生当时曾邀请旅台同鄕之擅长书法者,如胡起涛、董开章、何志浩先生等共同硏究,仍有数字存疑?且不知此帖之名称。去秋笔者适有旅港戚亲陈伟民君,寄来香港出版之「书谱」专册:「澄淸堂帖」王羲之墨拓集,内有萧氏本王右军帖中赫然载此一帖,心甚欢乐!今春又收到「书谱」第六卷第一期,内影印包世臣书王羲之破帖,帖尾题:「临内史八十一字破帖为仰高二兄属白门倦游客外史包世臣」二十余字,始知此帖名曰「破帖」。其文曰

  • 文章抗戰期間陝南黎坪墾區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7期  作者:汪楷民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抗战时期 陕南黎坪 农林开垦 农林经济

    洞口为一大石块平台,黎坪一有动乱——川陕土匪和**流窜此地,人便集体盘居洞内抵抗。黎坪有一大瀑布,号称卅丈高,隆隆之声,响彻数十里,飞瀑喷出水滴,像浓雾一般遮盖天空,故无法看到瀑布的眞面目。黎坪局址的正后方,约十余里处,有一高入云霄的岩壁,岩壁上有石洞,洞中有泉水,还可贮粮食,出入洞口用高梯,若有土匪进洞后抽上云梯,则仰攻很难,故此洞常为川陕土匪盘据的理想所在。㈡黎坪人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黎坪人人数不多,敎育水准低,多数不识字,他们在平地谋生不易

  • 文章神州奇觀山水之旅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4期  作者:寸草心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九寨沟 游记 山水风光 风情

    四川省的九寨沟,号称水景之冠。景色的确超凡脱俗而迷人;那些由雪峰、彩林、翠海、叠瀑,甚至一谿一流一滩所组成的景观,瑰丽无匹。每位旅客内心的悸动,无法以笔墨可形容。这些世界级的奇幻景观,居然会在高原山谷之中;再加上古朴粗犷的藏民族风俗与慷慨激昻花团锦簇的歌舞表演,这些诱因,就给九寨沟带来无穷的财富。童话世界——九寨沟,天然画廊——九寨沟,位于四川阿坝州境内,距成都约四五〇公里以上,地形涵盖了各种高山峡谷,地质则为罕见的酸盐堰塞湖。总面积七二〇方公里,海拔

  • 文章血战仁安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6期  作者:杨一立  出版时间:2006-12-25
    关键字: 新三十八师 远征滇缅 血战仁安 抗日战争 军事史料

    服装「十万套」。李代主任奉命后按时完成。并相继发予远征军各军部、师部领取。并获得中央传令嘉奖。晋升少将副主任。发现官兵在缅甸仍然穿着厚厚的棉衣冬装。经查是各单位尙未将夏季军装发到官兵手上。但我新三十八师远征前就有夏季军服穿了,并在此声明。附件:一、日军入侵缅甸略图。二、新三十八师第一一三团仁安作战示意图。三、照片三张:1.孙立人师长。2.刘放吾团长。3.一九九二年四月十九日仁安大捷五十周年纪念,英国前首相柴契尔夫人与刘放吾将军。仁安大捷,开中国近代光耀

  • 文章中華民國駐印軍印緬抗日戰友協會舉行追思紀念大會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2期  出版时间:2002-12-2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印缅抗日战友协会 纪念追思大会 仁安大捷 散文诗联

    祭文中华民国九十一年四月二十日理事长杨一立率在台袍泽恭请该管政府官员、贵宾,谨以鲜花、素果、清酒奠祭二次世界大战(一九四二年四月十七至二十日)中华民国援英抗日远征军新三十八师于缅甸仁安大捷、击溃日军强敌、解救被围英军、捐躯异域「仁安」袍泽英灵。曰:悠悠岁月、天地同悲,顽愚倭寇、欺凌邻都。攻占缅甸、围英仁安,衔命驰援、扼止凶烽。解救英军、威震寰宇,舍身捐躯、骸留仁安。义勇忠诚、中外颂扬,八极仁安、万古流芳。历史误会、将军忧伤,仲公袍泽、精忠报国。天道不

  • 文章滇緬雜憶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黃體仁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元江铁索桥 普洱茶 过桥米线 仁爱 仰光一角

    云南老妇向守门缅人恳求入内游览,缅人不允。因缅人坚持必赤脚始能入内,而此老妇适为纒足,赤脚则无法行走。后经余解释调停,始允着袜入内,并言明下不为例云。仁爱油管仁安油田,名闻天下。顾地偏僻,炼油运销,俱感不便,乃设炼油厂于仰光。用油管连接两地。石油混合液由油田取出后,直接收入管内,用压力压至厂中提炼。该管自仁安至仰光,长约四百公里,为世界上最长之油管云。多情缅女三十年春,余由仰光南游丹老羣岛。以旅资不继,执敎丹老中学。一日,前往授课。过高中二年级敎室,一

  • 文章掩護轉進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7期  作者:楊一立  出版时间:2007-12-25
    关键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 滇缅战场 仁安战役 新三十八师

    恐怕引发不幸的结果。「传」、「请」艾将军先亲自去看看、视察一番。国际法规定:甲国武装军队,非经同意,不得强到乙国境内。当时艾将军受我孙将军邀请带员亲临视察,军队是代表国家权威,列队官兵虽已疲劳不堪,但精神却是格外焕发。随身装备武器都是整洁齐全、军容壮严、纪律森严。这就是出乎艾尔文将军意料之外的事情。艾将军对缴械之事不谈了。孙立人将军又一次光荣胜利事证。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日午夜,于仁安战地,一部英军轻型坦克车驶到仁安拼墙河北岸桥头。坦克车夜间开近灯照明

  • 文章二次世界大戰前陸軍新三十八師遠征緬甸抗日作戰憶往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2期  作者:楊一立  出版时间:2002-12-25
    关键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 前陆军新三十八师 赴缅抗日 仁安大捷 阅兵大赛

    一、仁安大捷 战绩辉煌民国三十年冬,孙立人将军奉命率税警总团由贵州省都匀周边驻地到安顺县集合点校。税警总团有三个团于行经贵阳时,遭到当年的特务头子「戴笠」挡下收编。另外三个团得悉后,即迂回改走贵阳郊外山区小径到安顺。经蒋介石委员长、何应钦将军等亲校后,整编为陆军新三十八师、辖第六十六军张轸军长指挥。新三十八师原为财政部税警总团,共训练有六个团,孙立人任中将总团长。整编后孙立人任中将师长,部队即移师兴义、兴仁两县驻地待命。民国三十一年春,新三十八师奉命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