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物相”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物相忌歌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3期  作者:黃榮權  出版时间:1999-02-27
    关键字: 食物相忌 医疗保健 养生知识

    男女老少爱分相 食葱切莫食蜂糖葱和蜂糖会反应 食后中毒如砒霜鸡肉营养顶呱呱 须知鸡肉忌菊花食哩鸡肉营养好 切莫再食菊花茶茸怕腥青参怕豆 吃了绿豆莫食狗绿豆性凉狗性温 劝君千万要禁口柿子入口甜过糖 与蟹同食生灾殃必患痢疾反应快 损坏脾胃屙坏肠牛肉营养好固脾 小儿多食身体肥食哩牛肉忌食榄 两同食会难医团鱼味鲜营养多 千祈莫与苋菜和团鱼苋菜两相反 食了肚痛又会屙

  • 文章靜下心來 讀點中華經典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5卷 第6期  作者:高志林 出版时间:2003-06-10
    关键字: 中华经典 《知北游》 《庄子》 宇宙

    此乃收获一。收获二,是对《老子》的「政治哲学」、「自然哲学」、「认识哲学」、「人生哲学」、「道德哲学」、「养生哲学」、「艺术哲学」等等有了一个概念性的了解。例如,读了「本体论思想」、「宇宙论思想」、「物相论思想」后,对老子的自然哲学体系的形成,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众所周知,自然哲学通常被称之为形而上学,这不论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抑或在西方古代哲中都是如此。而自然哲学或形而上学的任务就在于对自然或宇宙问题作哲学的反思和探讨。《老子》第廿五章中提出的「道生一,一生二

  • 文章我亦谈谈王振先生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張開權  出版时间:1973-06-15
    关键字: 王振相 人物回忆 人物轶事 乡贤

    近读本刋第五卷第三期,载有王振先生事略,特不揣谫陋,就所知者,略为补充,「狗尾续貂」,知所不免。本人于民国廿六年春初,得仰光陈君函邀,再度入仰。舟次槟榔屿时,登岸小憇于槟城阅书报社,是日値星期六,忽接鄕亲刘玉水电话(以前是闻名尚未见面)约时相见。五时刚过,刘君驾车前来,邀往其升旗山别墅长谈。首先问往仰光何事?能不能取消?再次问新生活运动槪况,以及保甲制度推行情形。他劝我不必入仰,虽是旧地重游,不如改换环境,敬恭桑梓,较为上策。又说和丰哥(即王振)正

  • 文章陈玉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9期  作者:李漢青 出版时间:1973-06-30
    关键字: 陈玉相 乡贤 人物生平

    陈玉先生讳金钗,永春榜头鄕人也。尊翁礽开在永春街尾开宝成金漆颜料行,生四子,先生居长,仅进私塾数年,即在本行学习。迨尊翁弃养,先生偕弟辈继起经营,并添设日利车行,经售脚踏车、黄包车及车胎。兼营并进,不辞劳苦,而又谦恭和易,交游日广,业务欣欣向荣。嗣又与二弟润、四弟金炉在泉州开永丰行经营五金。三弟行则侨居印尼。迨抗战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复归我国版图,吾永商人多由沪厦渡海东来,发展商业,先生亦于三十六年在台北市长安西路开瑞隆行,经营进出口贸易

  • 文章王振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5卷 第3期  作者:李漢青  出版时间:1972-08-30
    关键字: 王振相 乡贤 人物生平

    民国二十七年秋,余受永春各团体推派赴南洋向同鄕侨胞募捐救济吾邑出征抗战军人家属。先抵新加坡马来亚各埠,行到霹雳州怡保,以该埠永春会馆主席郑奕定先生,系居该州之和丰,特往拜访,渥荷款待,并介绍其知交南安王振先生相见,谈次余乃知振先生乃极富正义感与革命性之爱国侨领,虽仅一夕交谈,实使余留有深刻印象。其后在厦门及自由祖国续有相逢,益知先生忠爱国家,敬恭桑梓,始终不渝。今先生墓木已拱,但其平生公直之性格与博爱之胸怀,大足为社会之楷模矣!振先生福建南安四都鄕

  • 文章長沙李篁仙的生平和軼事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譚訓聰 出版时间:1975-01-15
    关键字: 长沙 李篁仙 人物生平 散文诗联 “和尚

    叩首请示了乩复再书:「遍舟消息隔蓬山,忽被罡风去复还,管领湖山好风月,且留淸白在人间。」君乃曰:前二句易晓,后二句不明。乩即停不再作答。」乩笔他拿了囘来,装成一大横轴,中间置画,左右均为诗句,画笔纵横,字尤奇特。他身故后,此轴由全家保存,民国十九年匪攻陷浏城,洗劫吾家,此轴遂遗失了。观李公一生遭遇,下狱、昭雪、四娶无子,虽是一官匏系,然始终未实授过,人有言他是「和尙。」遗像余曾见过,脱帽露顶,衣着官服,面貌淸癯,不类福。公行三,有兄弟多人,长兄名锡蕃,字

  • 文章文为世矩的司马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7期  作者:毛一波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 司马相如 传统文化 史料 人物评价 考证

    一、文为世矩司马如(西元前一七九——一一七)是全国性的历史人,不限于一个地区。国史中,如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都有他的传记。地方志书,多半是节录史、汉而成,如四川通志;或者只有简略的敍述,如华阳国志。如出生在前汉的蜀郡,即现在的成都。他的祖籍究在何处,至今无考。可能是远在秦时由其他地方移入的。因为古时候的四川,地处荒僻,土著乃为蛮夷,就是到了汉初,尙是西南夷的散居地。正因这个理由,文化程度不高;而先秦的历史人,很少是四川籍的。我国传统文化

  • 文章雩都硕果仅存的易烈先生行谊述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2期  作者:鍾岳  出版时间:2000-11-01
    关键字: 易烈 人物史略 教育经历 家世 治事治学

    会成立,卓老襄助朱致一先生担任江西省同鄕会文献社长这段时间请益受教良多,雩都在台的前辈都前后作古,现惟一仅存的卓老,年已超过九旬,仍为鄕梓服务,思之汗颜。以下是我对卓老的家世、学历、经历、治事等行谊述略:壹、家世易烈先生别号卓雄,世居江西省雩都县城厢鎭北门都尉第。出生于民国前三年(清宣统元年、岁次己酉、亦即公元一九〇九年),夏历八月廿九日,令先王父讳祖宏廓轩公,别号润生;清武庠生,诰授四品昭武都尉,蓝晶顶戴。令先祖妣孙氏婆,不幸中年仙逝;继令祖妣李氏婆

  • 文章故人叙 共话桑麻 陈作睦老当益壮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180期  出版时间:1996-12-30
    关键字: 陈作睦 往事回忆 人物简介 同乡动态 故人

    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属于那一个党籍,尚属其次。虽然如此,国民党的各阶层人士,无不对他的敬重。今次他乘来雪梨参加外孙结婚之便,多留两天,遍访亲友,他觉得尚有几位数十年已未有见面的老朋友,都已退休隐居在雪梨,如外交前辈杨卓膺、马秉干、刘渭平,乃在雪梨华埠的金唐酒楼,设了一桌丰盛的午宴,邀请大家前来叙,我们几位晚辈,也沾光敬陪末座。中午时分,被邀请者已陆续依时应邀到来,数十年未见,倍感亲切,只见几位前辈,互相握手时,久久不放,可见大家内心的激动。数十年前,大家尚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