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廊”文化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说普陀山的「文化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65期  作者:張明華 出版时间:2014-08-31
    关键字: 普陀山 文化 佛教 古建筑

    在我国佛教圣地普陀山众多的「殿、亭、台、楼、阁」等古建筑中,虽为数不多,但也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据了解,是指房屋和殿堂内的通道或风景园林处独立有顶的通道,是形成我国古代建筑外形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功能为供人们遮阳、防雨和休闲小憩。我国房屋和殿堂簷下的,作为室内外的过渡空间,是构成建筑物造型上虚实变化和韵律感的重要手段;围合庭院的回廊,对庭院空间的格局、体量的美化起重要作用,并能造成庄重、活泼、开敞、深沉、闭塞、连通等不同效果

  • 文章高山十六胜景碑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68期  出版时间:2000-06-20
    关键字: 高山十六胜景碑廊 吴地文化 吴园 景观

    当你踏上吴文化公园孕吴门广桃」、「缘合三生」、「降福灵场,面向右侧就看到一条飞簷翘泉」、「发财路头」、「玉蟹生角的百米长廊,整齐地镶嵌在墙珠」、「霞客遗踪」、「灵鹊情上的二十块记载吴园胜景,那就深」、「蓬泉生慧」等。是刚落成的高山十六胜景碑,是展示吴地文化内涵的缩影。高山十六胜景,由高山八胜、高山八景组成。其文化品名为「孕吴朝晖」、「古井藏剑」、「红烛照天」、「九桥十美」、「犀挑日月」、「仙石瑞雪」、「五龙呈祥」、「红霞晚钟」、「承露双碑内共竖有二十

  • 文章高扬诗书在包拯墓园勒石碑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58期  作者:袁逸波 出版时间:2004-08-01
    关键字: 包拯墓园 照片 碑廊 包公文化 景观

    二〇〇三年暑假,骄阳似火,酷暑难当。苏州科技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两位教授出差安徽合肥,在包拯墓园拍摄了一组照片。近年新建的碑正中,是包拯身穿朝服、手执朝笏的全身塑像,右侧下方第四块碑石,镌刻着常熟老干部高扬丁丑冬月自书的七律一首:执法如山道义明,乌纱宁掷不留情。一身正气昭勋绩,两袖清风播令名。济困扶贫肝胆照,除奸灭害鬼神惊。铮铮铁骨黎元颂,千载贞松翠九京。字迹清晰,秀丽流畅。包拯墓园座落在风景优美的合肥市包河南畔的绿树丛中,和包公祠连成一片。墓园占地三公

  • 文章高山十六胜景碑缩影吴地文化 故乡吴园又添新景点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69期  出版时间:2000-07-20
    关键字: 高山十六胜景碑廊 吴地文化 吴园 新景点

    (編者按:楊通誼老先生為本會鄉長、前行政院政務委員楊世緘先生尊翁)

  • 文章故鄉江南之旅隨筆(廿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71期  作者:馮俊華  出版时间:2009-01-20
    关键字: 城隍庙商圈 上海绿波酒楼 黄浦江游轮 夜上海 海派文化

    城建设的「海派文化」移转到浦东盖豪宅,已经创下建筑、销售的「台湾奇蹟」!上海素有三年一大变,一年一小变,白天的上海是「黑白」照;夜晚则是「彩色」照。由此可见夜上海不但城市美,各种灯红酒绿、男欢女爱、酒色财气……更是多采多姿!纸醉金迷!(下期待续)(注:(图五十五))(注:(图五十六))(注:(图五十七))(注:(图五十八))

  • 文章华冈博物舘设叶醉白天马画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28期  作者:季竹冬 出版时间:1983-06-01
    关键字: 华冈博物馆 叶醉白 天马画廊 张其昀 中国文化大学

    中国文化大学校长张其盷先生,早年对叶醉白兄之画马,曾夸说:「这是高级艺术品」。并鼓励其开画展,二十多年来对醉白兄爱护策勉,受益良多。今年三月一日,该校廿一周年校庆,华冈博物舘承张校长之命,成立「天马画」,并明定每年元旦至三月一日展出叶醉白兄作品五十幅,供该校师生及各界人士观赏,此项殊荣之获得,实乃醉白兄三十年精研天马之画,十五年海外奋鬪艰苦成果之一。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