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黑龙江共返回3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日英雄李海青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栗直 出版时间:1972-08-01
    关键字: 李海靑 黑龙江 抗日战争 司令

    李海靑将军李海靑,名忠义,字丹忱,原籍山东,少跑关东垦荒不遂,乃占山头号海靑队,出没于黑龙江两肇间,嗣改编为骑兵营长,驻防肇东肇州等地,遂以松花江滨,为其第二家鄕矣。急公好义,豪爽不羁,卒为结交朋友所累而系狱焉。九一八事变后,十月十三日,黑河警备司令,兼第三旅旅长马占山,受命代理黑龙江省主席,十四日洮辽镇守使张海鹏附逆,率伪军越泰来大赉等地,沿洮昻路向省城进发,马代主席占山,先遣徐景德团到省,十九日夜车亲抵江垣,二十日宣吿就职,任濮炳珊为警备司令,调集程

  • 文章打場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王漢倬 出版时间:1974-11-01
    关键字: 打谷 农产品 黑龙江 庄家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前天晚上,我从街口的一棵大橡树下经过,有几位农夫,正坐在那儿乘凉谈天。一位熟识的老农,略通国语,他喜滋滋地向我招手说:「坐坐!」于是我也凑到跟前坐下。他说:「这季稻谷收成好,请看,明天又是晴天!」我随着他的视线望去,一弯新月,几点疏星,悬挂在晴朗的天空。大家更高兴起来仍然接着谈割稻打谷的事。谈完了台湾收获的情形,那位老农便向我说:「你的故鄕——黑龙江是怎样打谷?」当时仅就我所知,一一回答。这篇东西,是前天晚上谈话的实录

  • 文章黑龙江的故事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王漢倬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黑龙江 民间传说 故事

    黑龙江一带的老百姓,每遇到天降雹子的时候,赶忙把切菜刀,抛到院中,说:「这又是秃尾巴老李来作怪。」起初,我不知是什么缘故,后来,听到年长的人这样说:黑龙江东岸,有块地方,叫江东六十四屯,原来是戍守边疆的军眷区。屯中的居民,后来多以耕田和捕鱼为业,自食其力,过着丰衣足食,乐天知命的生活。在六十四屯里,接近江边的地方,住着一家姓李的,家中只有夫妻二人,男的名叫李成,约有三十来岁;女的约有二十多岁,娘家姓张,没有名字,屯中人都呼她李嫂。李成每撑着小船,拿着鱼网

  • 文章變色的黒水白山(三)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高士嘉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黑龙江 长白山 天池

    三、长白奇秀—三江源头、五山总汇白山黑水成为中国东北的代名词,诚属实至名归,黑龙江为我国第三巨川,源出蒙古肯特山麓,至漠河以东,乃称黑龙江,至同江县有松花江来会,折向东北,又有南来之乌苏里江流注,大江东去入苏联境,由鞑靼海峡出海,全长四千六百公里。满语称「萨哈连乌拉」,俄语称「阿穆尔」皆为黑水之义,古名乌江、乌龙江无非以水色绿黑之故。长白山古名不咸山,位于长白县北吉林省东南。山上终年积雪,岩石多呈白或灰白色,故名长白山。主峯白头山,海拔二千七百公尺为

  • 文章草原故鄉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梅濟民 出版时间:1991-04-01
    关键字: 黑龙江 巴克哈伦草原 草原彩虹

    黑龍江畔的巴克哈倫草原深處是我的故鄕。在這兒長著浩渺無邊茂密的野草,興安嶺在遠遠的天邊,就像一條美麗的花邊圖案,綿亙在綠野與藍天之間。淸淺窄小的巴克哈倫河,像蛇一樣的爬過草原,閃亮的河水,映印着兩岸翠綠的柳條兒。一群群白色的綿羊,一匹匹悠閒的牧馬,散亂的遊蕩在近河草地上。靠近一處小河灣,幾棵扭曲的老楡樹,環抱着一所寬敞的大宅院,這兒就是我的家。在這人烟稀少的荒原上,我們的鄰居至少都住在七十里以外。在我家附近,除了靠近我們東邊的河岸上,有一座白石砌成的小廟...

  • 文章将军,在黑龙江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8卷 第1、2期  作者:吳國英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马占山传 将军 黑龙江 抗日战争

    誰説東北的民氣低没有熱血兒郎誰説張少帥的麾下在外敵入侵時嚇得跑丢了刀槍請到卜奎城外那座江橋問一問白發蒼蒼的東北老鄉他們哪一位不清楚將軍打得鬼子兵魂飛魄喪還有 將軍老屋的廢墟歷經幾度暑熱 幾度秋涼它依稀還記得將軍進山時是何等匆忙而白山和黑水都在爲將軍掛肚牽腸阿 那毁家紓難的火光火光……

  • 文章牧家新年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梅濟民 出版时间:1992-03-01
    关键字: 草原 黑龙江 除夕夜 灯节 牧狗

    在黑龙江上游那片广大的高原牧区里,有一片临江的草原是属于我家的,夏天长满了肥美的牧草,冬天盖满了银洁的冰雪,因为巴克哈伦河贯穿其间,于是我们也把这片草原叫做巴克哈伦草原。假如你能有机会沿着我国北方国境旅行一次;从黑龙江下游一直走上来,当你一听到巴克哈伦草原的时候,就能联带听到「梅家牧场」这个名词,不,我并不是想吿诉你这些,我是想谈谈我们那里的新年,在春节期间哪个游子能不怀念故鄕。虽然巴克哈伦草原上只住着我们一户人家,新年还是一样的欢乐热闹,我们那里没有

  • 文章松花江的浪(三)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趙淑敏 出版时间:1992-03-01
    关键字: 黑龙江 松花江 金生 小说

    里也有地道通到护围子的壕里。胡子每次靠窑,都把老宋家当目标,每次都得不了便宜,只好另打主意。高家是一排房子五开间儿,进门是堂屋,左右很传统的,两个大灶火台,顺下去各边一溜炕。正房以外,有个东厢房,人口多的时候,正房住不下,也只好住厢房。茅屎栏子([2])就在东厢房头上,拉土([3])挺方便。西边是猪圈马棚,地窖在后院儿。出了围子,转过影壁,对面就是场园。围子跟场园连成一气儿,两头两个卡子门。炮楼东西边各一个,风声不好的时候,更倌儿就在四院墙角上的炮台里守夜

  • 文章哈爾濱的雪已經很深了!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古蒙仁 出版时间:1992-03-01
    关键字: 黑龙江 吉林 雾凇 冰雕 滑雪场

    这滋味我并不陌生,而且还相当熟悉,当年在美国唸书时,学校所在地的麦迪逊市,就和哈尔滨同一纬度,而威斯康辛州,也曾和黑龙江省结为姊妹市,对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气,早就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因此,冷并不足惧。亲朋好友要我带什么御寒衣物,我都一笑置之,此行的一切,我不但了然于心,而且胸有成竹,风雪故人,我勿宁是要去重温旧梦,到另一个不同的国度,寻找失落在异鄕的雪中岁月。眞正令我迷惑的地方,正是这个感情上的盲点,所谓的另一国度,其实才是我的祖国和原鄕,对故国的万里江山

  • 文章飈雪耙犂的狩獵民族——赫哲族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韓介光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赫哲族 狩猎 黑龙江 萨满 依玛坎

    在中、苏交界的地方——黑龙江省,由于彼此的疆界不清纠纷迭起,且又因产金丰富而名扬世界。但因白山黑水是清朝的发源地。所以,清朝的历代皇帝对本区一直采取保护政策。直到清光緖年间才开始建省。这里冬天酷寒,室内终日炉火以取暖。室外则常有零下四十度的记录,纵使身上穿了厚重的皮裘亦不暖和。出则寒风扑面,呼气成霜,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纵横着一支少数民族——黑斤赫哲族,简称赫哲族。赫哲族是我国诸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也是最不开化的一支。依据中共一九八三年的统计共约有一

共30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