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革命黨史稿,乃鄕前輩丁鼎丞先生請款中央集合同志所纂修者也。創始於民國二十二,蕆事於民國二十六年,以國難突起,擾攘播遷,抗戰戡亂,歷十餘年而未弭,未及付印,而先生遽歸道山。頃者與同鄕志友集議醵資影印出版,以公於世,藉以完成先生之遺志,顧此書雖有于故院長右任先生及陳故副總統辭修先生爲之序,而纂修凡例闕焉未具,不可不約略舉之,以補不及。山東革命黨史,蓋紀述山東革命同志與山東革命事蹟之叟錄也。自同盟會秘密工作起,至北伐成功黨務公開止,綜括此二十餘年,吾黨同志...
-
第三章 本黨經過挫折及整頓第一節 張宗昌之壓迫自舉行代表大會,張宗昌壓迫益緊,同情本黨之山東時報、海右新聞,均被迫停刋,齊魯書社屢被搜查。初大會議決案決議由王樂平、王甡琳、王子壯整理,正在整理中,逮捕王樂平令下,軍警急趨其寓,三人聞風先避,樂平喬裝走北京,軍警入其寓,傾箱倒篋,重要議案全部喪失,齊魯書社及育才小學咸封閉。第二節 設省黨部通信處於北京齊魯書社之被封也,猝不及防,黨員名册被搜去,同志咸惴惴。省黨部委員王樂平、陳名豫、閻容德、孟民言、范予遂、王子...
-
第一章 靑島市第一節 靑島黨務開始靑島自民國十一年冬本黨黨員開始活動,指導者丁惟汾、王樂平,機關設膠澳中學,陳名豫、于恩波、劉次蕭、隋卽吾、李少卿、劉壽臣、蔡壽潛、孟民言、明少華、禚贊庭先後任敎職員,或兼校董,于洪起、蔡自聲、陳鸞書,皆校董也,每開校務會議,藉商黨務進行,然未有具體組織。第二節 改組後靑島市黨務情形十三年,王樂平到靑組織中國國民黨靑島市臨時執行委員會,推定孟民言、蔡自聲、魯佛民、鄧又銘、劉壽臣、李可良、任子中七人爲委員,每開會,擇海澨山陬,...
-
臧伯勳傳臧伯勳字少梅,諸城之內人。畢業本邑師範傳習所。經劉冠三介入同盟會,創觀海學社於城內,廣購書報,恣人瀏覽,與社友輪班講演以開風氣。又組農林學堂,爲黨人秘密機關,自任堂長。辛亥舉義奔走靑濟間,是無停趾。諸城光復,伯勳之功爲多。淸兵陷城以訪靑購械獲免。及袁氏叛國陰結同志隨卽吾等謀討袁。又値莊經道在烟台被捕,搜出致伯勳函件,遂捕入軍法處嚴訊同黨不答,則鞭其背,血淋漓卒不承,以無期徒刑定讞,羇押模範監獄。伯勳憤懣成狂疾,民國五年吳洲大率討袁軍駐周村,袁死和...
-
致吳子玉函子玉鄕先生麾下:入民國後,吾鄕有賣國大憝二:一洪憲欽差周自齊,一段賊鬼倀靳雲鵬。自二賊出,國內之人幾疑聖賢桑梓之邦爲賣國賊出產地,三齊父老爲二賊負辱蒙恥久矣!至麾下起兵衡陽,以討賣國賊爲號召,吾鄕人士稍藉揚眉,更可喜者,回戈北指,天下向風,段賊強橫兇焰頓熄,功在旂常,鼎銘萬世,汾等遠在滇南,亦同額手相慶。但國內有識之士,對麾下不無微言,蓋以叚爲賣國巨賊,旣已難逭分討,而於賣國罪浮於叚者,麾下反擁戴之,是麾下借討賣國賊爲名,實則別有私圖耳!汾等雖...
-
栖霞民国十年五月五日, 总理就非常大总统职于广州,改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丁惟汾、张继介绍于洪起入党。初,五四运动后国人发起各界联合会继续抗日,林笑佛代表栖霞区分会集会于上海,至是经丁惟汾、于洪起介绍入党,后奉中央党部密令,派赴胶东各县宣传党义,征集党员。斯时入党者栖邑有牟殿邦、牟宗邦、林鸣九、林悦慕、于子安、牟辅亭、林鹤亭等四十余人。栖霞党员在秘密时已首先活动矣,十一年 总理蒙难于广州,海军总司令温树德受陈逆烱明豢养,不能助。 总理脱险返沪,与段祺瑞
-
(注:先祖徐鏡心遺像)山東革命黨史稿(五)卷九再下黃縣。(文獻二卷三期五十四頁十三行)文中「……倉谷其藏日本人,初執敎煙臺育才學堂,鏡心友也,鏡心後遇害北京,倉谷其藏收而葬之黃縣」。山東革命黨史稿(三十九)列傳.先烈傳·(文獻十二卷一期一四三頁十七行)劉冠三傳文中「……迨二次革命失敗,鏡心遇害,是時同志多離京,鏡心後事一皆冠三及李綬卿任之。民三年一月二十八日袁氏遽令捕冠三、賴商震、侯延爽等營救始免。乃避難陸建章之門。……」先祖殉難爲民國三年四月十四日,前文...
-
工作。民国元年二月二日,与王永福等光复诸城,诸城汉奸勾结淸兵内外夹攻,故光复未久复失陷。方淸兵袭入,围天乙等革命同志,死者无算。天乙两手持二炸弹横冲出。围者开枪猛击,天乙瞋其目,圆若铃,且叱,且掷以炸弹。围兵辟易,遂得出。方出,弹摩腹横飞过,若犂田痕,血暴注,天乙为弗览也者。见者惊若神,因得脱。共和成立,任胶县毓才学堂堂长。第一届国会选举,被选为候补众议院议员。二年讨袁役败,亡命大连,与吴大洲,薄子明等组织中华革命党,山东支部。四年赴上海,参加肇和军舰举义,与子明、尤
-
日照 長淸 陵縣 靑城 惠民 陽信 曹縣 蒲台臨淸 館陶
-
丁鼎丞惟汾(一八七四—一九五四)先生主持修撰之「山東革命黨史稿」,實爲一部山東現代政治史。原書係就手稿影印之巨帙,故流傳不廣。爲使各界對山東現代史事有普遍之認識,本刋自卽期起予以連續轉載。原書不分段,無標點,今爲易讀起見,特分段、標點,並將古體字易爲今體文,如「㠯」易爲「以」等。誠如民國史家李雲漢敎授所說,該書內容尙不完備,有待增訂(見本刋二期頁八六—八七)。轉載後諒能引起各方賢達的注意,甚望在修史難、開創尤不易的恕道下,客觀的拾遺補闕,訂錯正誤,並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