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楙園隨筆之五(八)宣統二年,歲次庚戍,余十九歲。自去冬十一月搬入陸軍中學,參加入學考試,全期同學均一榜及第,即値歲終,中學總値星官宣佈:雖然陸小、陸中、保定、三堂,均規有寒暑假,但因本堂學生在堂外休息已久,初入學堂,不再放寒假,只新歲休假十日。余等同學即利用此十日,就學堂內外及預定的野外演習場地,射擊打靶場地,遊覽一週,兼與陝西、甘肅、新疆各省同學。及陝西陸軍小學同學,擧行聯歡。據陝西同學張世瑗等吿余,謂陸中地址,係西安省城多年的老校場,另有大校場在西門...
-
张煦,字午岚,四川泸县人,生于淸光緖年间。少有大志,以国事日非,非习武无以救亡图存,淸末入住成都随营学堂。毕业后派新军部队服务,加入中国同盟会,参与革命运动。辛亥年十月初二日,张培爵、夏之时等在重庆独立,成立蜀军政府,午岚任守卫第一营长,敬慎将事。民国元年三月,成都、重庆两军政府合并,煦升任川边团长,驻军鑪城(今康定)。是年尹昌衡奉命征藏,亦驻节于此。民国二年第二次革命军兴,八月四日,川军第五师师长熊克武,与重庆革命党人杨庶堪等在重庆宣布独立,讨伐袁世凯
-
以后入杭州求是中学,见满淸政府腐败,屡败于外兵。又见报载汉口唐才常发动革命运动,为鄂省官府所摧毁。吾师愤恨之余,即欲投身军旅。桐鄕县知县方雨亭先生(即方振武先生之父)资助其赴日本,遂入日本士官学校,自此终身以硏究军学为主,从事建立中国军事国防理论,及军事哲学、军事经济学,以谋挽救衰弱的国家。此次应袁为整顿本校敎育,培养军事人才,仅牛刀小试而已。(蒋百里先生及其遗墨)惟古人有言: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百里师以宽容精神,在校内仍多用与「段」有关系的「北洋速成」同学
-
编者按:中国国民革命运动,自民国纪元前七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后,国内各省起义,最初数年,以四川省最为激烈。在淸史补编革命党人列传:「佘英传」中,有:「丁未(民元前五年)已酉(民元前三年)间,同盟会各省党人之起事者,莫如蜀激」等语,可见一般。当时同盟会在东京所办「民报」,其临时增刊「天讨」中,载有「四川革命书」与「四川讨满洲檄」两文,前文作者署名「相如」,后文作者署名「望帝」,其眞实姓名,至今已无可考。惟刊出时期,则为民元前五年。本刊兹予分期刊出,一为
-
易秋潭先生遗像易秋潭先生,四川金堂县人,生于民国纪元前九年九月。家世业农,至祖父始兴私塾,以课子弟。父滨臣公居长,少年经商,常往来通都大邑间。时淸政不纲,革命运动日盛一日,滨臣公关切国事,每返家津津乐道,先生虽年幼,辄响往不已。俄而滨臣公经商失败,家道中落;惟对子女敎育,则纵极困难,仍力为筹措,先生以是得安心向学。先生初住私塾,民国四年,入金堂县城初级小学,越半年,即升入高等小学堂。民国八年,考上成都联合中学。十一年离川赴上海,以投考大学未如理想,遂每日
-
四川大事记之编辑,决将自辛亥革命起至民国二十五年之四川史事,予以充实,逐期刋出,敬希读者注意为荷。民国纪元前一年(清光緖三年辛亥,西历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月初二日(阳历十一月二十二日)蜀军在重庆擧义,成立蜀军政府。推张培爵为都督,夏之时为副都督。蜀军政府通电如次:「蜀军于本日午后三时由重庆擧义,道府县及印委各官一体投诚,市面平靖,外人安堵。但兹事体大,以后尚望互相匡助,时通消息,同人公感。」本年四川发生保路风潮,转化为反满革命运动,促成蜀军政府成立之详细经过如次
-
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成立于淸宣统三年辛亥闰六月初六日(西历一九一一年七月三十一日),此为广州黄花岗起义之役与武昌革命起义两大事件之连锁,在国民革命发展史有其重大意义,而此事与四川保路运动之兴起,又有密切关联。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一时革命运动颇受挫折,有如中部同盟会成立宣言所说,主事诸公:「一以气郁身死,一以事败心灰」,于是「羣鸟兽散,满腔热血,悉付诸汪洋泡影中矣!」于是部份同志,乃有在上海同盟会中部总会之组织,重整革命阵容,展开中部革命运动,卒以促成
-
事前策划四川之革命运动,自淸光緖三十一(民国七年、公元一九〇五)年至宣统二(民前二年、公元一九一〇)年间,党人屡谋擧事,往往垂成而败,淸吏防制益严,而向应革命者愈众。其领导者,川东有杨庶堪、朱之洪、谢持;川北为曾省斋;川西南为廖泽宽、张培爵、杨兆蓉。而熊克武、黄金鼇、张懋隆等,则奔走策应,羣策羣力,终吿光复。首先同盟会成立后,会员黄金鼇奉派返川联络会党。翌年,同盟会复派黄复生与熊克武返川,吸收会员,并计划起义。嗣于江油以数百人发动,事泄,与淸军战数日
-
武漢光復以後,各省黨人紛紛謀響應,而上海爲東南商埠中樞,關係海外交通至鉅,故吾蜀黨人留學日本者先後歸至上海、王希閔、余健、挾手槍炸藥置陳其美宅配製炸彈,適其美將赴南市會議,警察廳長某,不樂其美所爲,鉅商李平書素同情民黨爲之解說,某願守中立,民軍起事,則由商團保持秩序,於是浙人高知白率衆襲製造局,希閔、余健、尹赤俠、尹孝炎等持炸彈與俱,滬人執械從者亦衆。知白中彈傷,相持不解,簿暮局中人來約派代表交渉,衆推其美往,平書自內出,言其美被拘,乃請李燮和往說礮兵營...
-
朱山小傳山,原名昌時,字雲石,四川江安人。祖光遠,前淸擧人,官江南同知。父策勛,本生父瑞熙,亦皆擧人。氏才華高瞻,卓犖不羣,痛淸政失紀,慷慨奮發,與同盟會人深相結。前淸宣統元年,創辦評論日報,次年任蜀報總編纂,以譏彈時政鼓吹獨立著稱。辛亥革命,造端於川省之保路風潮,國史當有詳紀。初川漢粤漢鐵路之籌建也,本定爲官督商辦,醵資民間,按畝計納。及宣統三年,淸廷納盛宣懷議,收歸國有,所定償還各省墊款辦法不一,優於湘粤,而獨薄於川省,蜀人爭之。方是時,淸吏懼禍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