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耿殿文女士:山東淄川人。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留學美國。現任教夏威夷大學東亞語文系。兩年前曾利用該校與中共交換學生之便,回中國大陸山東老家探親,並先後遊覽上海、南京、泰山、濟南、開封、洛陽、西安及北京等地。本文係根據其旅程日記寫成,海外中國知識份子故國之旅及其觀感之作。——編者
-
宫廷游踪:周平王东迁雒邑,以岐澧之地赐予秦襄公,为雍州名易为秦地之开始。周文王都(澧)(镐),为长安建都之首创,以后雍州之名渐渐消失。陕省称秦,逐渐普及,这可能就是陕西简称为秦远因之一。(澧)(镐)遗迹,历史价値极高,当局甚为重视,遂于一九五〇年即着手研究开发,邀请当代之考古名家,与历史学者,领导省属有关单位,于今之西安市西南侧,澧水两岸之秦渡鎭,和马王村之间的容省庄、张家坡等地,原遗址之范围内,进行探测挖掘,竟然发现周朝遗迹,有宫廷建筑,有半地下式房屋
-
政府年來在揆席蔣經國先生主持下以認實、信用與厚道政治風範、和艱忍自立厲精求治之民族特性,革新政風,加強建設,不僅在國際社會上予人一新耳目之感,也着實爲我們的**大業,奠定了輝煌必勝的基礎。尤其是日前他發表的一句「我們今天要以法治國,而不是以刑治國」讜論,更敎我們海內外與陷身鐵幕裏億萬同胞興奮、敬佩無已。筆者有幸忝爲自由祖國一分子,平日旣以攻習國史爲志業,乃就蔣先生一再強調的「貞觀」精神,擧其法治史事撰寫數則以饗讀者之外,藉供政府各級領袖之參考;如有錯失,更...
-
长安城东出南头第一门曰霸城门,民见其门色靑,名曰靑城门,或曰靑门。门外旧出佳瓜,广陵人邵平为秦东陵候,秦破,为布衣,种瓜靑门外,瓜美,故时人谓之东陵瓜。庙记曰霸门,亦曰靑绮门。汉书王莽大凤三年,霸门灾,莾更霸门曰仁寿门,无疆亭。长安城东出第二门,曰淸明门,一曰籍田门,以门内有籍田仓。一曰凯门,汉书平帝元始四年,东风吹屋瓦且尽,即此门也。汉宫殿疏曰第二门,名城东门,王莾更名曰宣德门,布恩亭。长安城东出北头第一门曰宣平门,民间所谓东都门。汉书曰:成帝建始元年
-
变为历史陈迹,徒使后人无限怀念而已。
-
一、汉长安汉长安城是惠帝所筑。初,高祖刘邦已得天下,定都雒阳,置酒大宴群臣。戍卒娄敬(史记刘敬)求见,说上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异,而都雒阳,不便。不如入关,据秦之固。」上以问张良,良因劝上。于是西都长安,拜娄敬为奉春君,赐姓刘氏。(前汉书高帝纪)然高祖大槪只居秦咸阳故城,尙未建筑新都,到惠帝才兴建。同书惠帝纪云,元年(前一九四)春正月,城长安。大槪那还是最初下诏,命大臣选定位置,计画工程,确立预算而已,所以要到三年(前一九二)春,才有兴工纪录。「史记
-
二十四日,方始回銮。驻跸西安行宫,将及一年。当时西安知府胡延,兼充行宫内庭支应局提调——即办宫庭一切事务者。未几又授胡延为江安粮储道(惟未到任,仍在行宫兼充提调如故),作有「长安宫词百首」,胡氏供俸内庭经年,宫中纤细之事,莫不周知。纪述两宫生活情形,均系亲眼目睹,直至翌年回銮,于九月初五日抵达潼关时,始谕胡延,应即赴新任(江安粮储道),不必随扈远行,并赐其黄金四十两,为赴官之资,西狩长安宫词,至此亦告结束。玆将胡氏所作宫词百首,选录六十四首略加注释,以飨读者
-
前言:长安为擧世无双的历史古都,在外表上看,虽没有其他国际大都那么漂亮现眼,但内涵上,则为任何国际大都,无法与之匹论者,这不是身为(长安)人,在这自我陶醉,且看以下史(事)实,即可一目了然。长安始建于两千多年之前的(西周)王朝,后期的扩建增补,可谓(累牍成册),不胜枚擧。地标:东经三十四点二度,北纬一零八点九度,位于(关中平原)之南侧,八水:(泾、渭、浐、㶚、、滈、潦、潏)绕城而过,四塞:(潼关、武关、散关、萧关)拱衞而立,北环泾、渭之水,南屏秦(秦岭
-
谨将唐代之长安皇城内各主要宫门及主要宫殿在当时所发生之历史事件略予汇选因大唐280余年间,所发生典故众多,实难一一列举,无法尽述复因资料有限査证不易,敬请各位鄕长不吝指敎
-
荒寒的北国也添了颜色。而且不再是春联、吊签、幌子、门帘那样的突兀崭新和不堪蔽旧。总是因为五月花事的缘故吧?桃色的风花月季开满城,北京、天津,一路开到西安。问起来,这几座城的市花居然都是月季。西安,若果这城如了刘邦长治久安的愿,朱元璋未尝易名,仍然叫做长安的话,似乎更利于接上大唐盛世的长安。一日,踱蹀在午后显得萧索与慵懒的博物馆里。蒙着尘垢的历史,似乎全然无法满足追寻荣耀的心情。怔怔地望着唐代长安图示,在上面架构着好大喜功的虚荣。据考证长安城周有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