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金文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由殷墟甲骨與青銅器之出土看我國早期之文字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4期  作者:趙廣暉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甲骨文 金文 殷墟 青铜器 文字学

    扩展了,形体之变化也愈来愈多了,应用上也愈来愈扩大了。金文因早期为铸制在钟鼎上之铭文,由于钟鼎乃以青铜为材质,青铜属金故名金文,又有些多是铸制于钟鼎之上,故又名「钟鼎文」由商代到了周朝,此项文字就演变成为篆书。篆书后又有大篆与小篆之不同,据史载,大篆为周宣王时一位名叫籀的史官所应用推广,故又名籀文,[2],此与金文有关,而到了战国末期以至于秦始皇的宰相李斯又将籀文(大篆)演变成了小篆,这些多是金文之演变与属类,这就是甲骨文与金文的进化情形。五、结束语:甲骨文

  • 文章釋「雷」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7期  作者:魯實先遺著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甲骨文 卜辞 “雷” 金文 文字释义

  • 文章台灣甲骨文集聯盛事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1期  作者:周少左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甲骨文 陈其铨 金文 诗联 书法艺术

    将甲骨文、金文,集成诗、联,使古涩难识之字,借由意境高雅之诗联,使临摹、鉴赏者易予了解,是为当代书法艺术者,合力推展的一项文化钜工。追溯这项拓展工作的兴起,已将近一个世纪,民国以来,早期有民国十年罗振玉的《殷墟文字楹帖集》、十六年章钰、高德馨、罗振玉、王季烈等四家《殷墟文字楹联汇编》、十七年丁辅之的《商卜文集联附诗》、廿六年简经纶的《甲骨集古诗联上编一卷》。大陆战乱,诸多书法家迁台后,再兴起这项艺,四十多年来,有四十八年陈其铨的《甲骨文集联》、五十六年

  • 文章殷虛文字中之「人猿圖」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3期  作者:董作賓遺著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甲骨文字 人猿图 卜辞释义 考古发掘 金文摹本

    在民國二十年左右,我親身參加小屯村中的發掘,隨時摩挲剛出土的甲骨文字,我注意到牛胛骨上的卜辭,埋藏近於地面者,多被蟲蛀,文字刻劃與蟲類侵蝕分辨甚難,就想到將來拓本一定看不清楚,當時就想到流傳甲骨文字,兼用「照象」「墨拓」「摹寫」三種辦法。如果經濟情形許可,那是再好沒有了。以後我們作殷虛文字甲、乙編,祗採用拓本的一種,照相間或用之,至於考釋,在拓片不清楚者,非加以精細摹寫本不可!不然我們考古工作把古物,從地下掘出來,拓出來,印出來,所有的手續,都等於白費。...

  • 文章商代金文为正体字甲骨文为简体字说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5期  作者:張光遠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商代金文 甲骨文 简体字 正体字 文字比较

    本文观点,先是写入「论商代金文在中国文字史的地位」一文,曾于今年元月间出席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举办的国际「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整合研讨会」提出,与会学者属于古文字学界的权威有胡厚宣、张政烺、周法高、李孝定、李学勤诸教授,当时在座海内外学者赞同者多,或有异议者惜持缄默。八月中旬,余应邀出席四川省成都市附近德阳市举办的「中国先秦史暨巴蜀文化国际研讨会」,在百余专家学者之前,不佞再度提出此一新论点,并以主旨作为论题,求教于大陆各地学者,同样的是赞同者多,异议

  • 文章殷代的金文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0期  作者:白川靜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图像标识 象形文字 甲骨文 金文 彝器

    程上给予我们完整的模式;而这个模式或许也能适用在殷代金文之上。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出土的司戊母鼎,是一个高约七十公分之大鼎,为遗品中最大之器;其字迹(图5·1)亦极雄浑。初期的殷代金文类此雄伟之体者甚多。而且有的是像尊铭那样几无屈折地呈直方体的字迹(图5·2),令人想见当时气象之恢宏。不论甲骨文也罢,金文也罢,在创造新样式之初所制作之器,莫不充满雄浑的气象。一般情形可以说它们都表现出文化创造的刚健精神,然后进而追求所谓颓靡、劲峭等变化,最后达于成熟,而这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