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库收录台湾地区期刊,为给研究者提供原始资料,本库保存期刊原貌、未删改,不代表本库认同作者的观点和用语,请鉴别!
尽者」。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以上各节说明,中是天下之本,涵于万事万物之内,是天下的正道和定理。不偏就是中,万事万物得中则成,可以终身用之,使一言一事均合于中庸的道理,不偏左、不偏右,无越过中、无不及中。合情合理,万物并育,万事通顺。郭象升先生一九二〇年代山西医专校长,山西大学文科学长,后任山大教育学院院长,著名的教育家、藏画家,博览群书,习于批注,述其
长期以来,谈及山西教育名流时,少不了要提及郭象升的名字。已故史学家、原山西大学历史系郝树侯教授,以他的亲身经历在《山西省立教育学院槪况》一文中写道:「抗战前的山西省立教育学院从开办到结束(一九二五—一九三七),前后共十二年……赵丕廉和郭象升(赵早年参加同盟会,和郭象升是山西大学堂中斋同学,宣统己酉科拔贡同年)是最有关系的主持者」,「赵、郭办这个学院,可说是煞费苦心,对社会有所贡献,至少是家境贫寒有志向学的青年们一个向向往的目标」。十二年是郭象升在一单位
郭象升(一八八一—一九四一),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藏书家,山西晋城周村鎭旗杆院人。郭氏系晋城望族,书香世家,以「一门三举人」飮誉鄕里,他家门口两边石墩上高高竖起的旗杆正是其举人之家的标帜(晋城一带民俗,凡谁家有中举者便在谁家门口左右竖起两根高高的旗杆,以示崇仰之意。后世遂称这样的人家为「旗杆院」)。郭象升幼承家学,天资聪慧,又有过目不忘之才,稍长便被沁水名进士贾耕接纳为徒,由是学业大进。其父郭涣芝(举人)对其期望甚高,因以《易经》「天可阶而升也」之句为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大陆赴台之各省市同乡会文献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您当前的IP是: Processed in 0.062 second(s)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08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 京ICP备06036494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