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蒲剧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拯救蒲剧文化遗产的乔汉章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喬耀才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蒲剧 地方戏剧 拯救文化遗产 乔汉章

    祖父乔汉章(一八三四—一八九六)清授登士佐郎,从九,耕读传家,祖籍稷山县路村。祖父为拯救蒲剧文化遗产,呕心沥血,经数载苦心筹备,精心操办,终于培养出一个颇有发展前途的娃娃戏班。祖父生活在清朝政府政治腐败,列强入侵,连年饥馑,民不聊生,民怨沸腾的时代。光绪三年(一八七七),连年无雨,赤地千里,颗粒无收。父子相餐,母女相食,饿尸盈途,骨膏原野。全县饿死将近十五万人,光绪十八年(一八九二),严重干旱,鄕民挖草根、刮树皮、摘草叶充饥,官府不仅不救济灾民,反而加重

  • 文章山西戲曲音樂及説唱音樂(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趙璞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山西戏曲音乐 蒲剧 山西梆子 剧目介绍

    貌,如有未尽及纰谬之处,尙祈博雅大德,戏剧前贤,不吝赐教,则有所幸焉。*山西南路梆子:称蒲州梆子又称蒲剧。发源于山西蒲州今永济,是山西的古老剧种。主要流行于山西、陕西、河南三角地带。清代称山西梆子或山陕梆子,今山西的北路梆子、中路梆子及河北梆子皆与之有关。清咸丰、同治年间(公元一八五一—一八七四年)为其黄金时代,优秀艺人辈出,尤以郑宝臣(老元元红)、侯俊山(十三旦)等当时北京演出,颇负盛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渐趋衰落。一九六〇年后,进入迅速发展,全面提高的新阶段

  • 文章襄汾縣民俗文化藝術(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邱文選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山西襄汾 民俗文化艺术 蒲剧 发展兴衰

    与众不同而又能跟随时代前进的地方特色和历史特点,它已成为充分展现襄汾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特色和襄汾县人民精神风貌的窗口,为山西、为全国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事业,增添无尽的光辉和异彩。襄汾县有数以百计以上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品牌,饮誉山西,称著全国,闻名世界。兹仅举其著名于世的略述于后:一、古老而新颖的蒲剧艺术是襄汾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成果最闪亮的品牌之一,襄汾县是山西四大梆子戏之一蒲剧的故乡,是蒲剧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六七百年前的元朝中、后期,元杂剧四大剧作家之一的郑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