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羊肉泡馍」是闻名全国的。它在大西北人心目中,可算是小吃之冠,从儿时起,我就与它结下了深深的「食缘」。据传「陕西羊肉泡馍」的远祖是商周祭神所用的「片羊肉羹」,后在羹中加进锅烙面饼,变成隋炀帝的御食「细供段忽羊羹」。「陕西羊肉泡馍」用着粗大的瓷碗,结实的烙馍,肥烂的牛羊肉,煮过肉而制的浓浓醇香的汤。尤其那种用双手而掰的筷头大小般的馍,没有一种坚强的毅力和手功,是难以完成的。「羊肉泡馍」与秦人有着深厚的情,在西北黄土高原扎下了深深的根。此飮食文化源远流长
-
说起长安市上的小吃,虽不如成都、上海、广州那麽多,但是五花八门,也自不少,并且大都是眞材实料,很名贵,我今天要介绍的,祇是最突出的两种:柿子饼和羊肉泡馍。长安市上的柿子饼又有两种,一种是羊油炸出来的普通面粉调柿浆的饼,这种饼腥气极浓,以囘胞为对象,非一般人所能领敎,我在这里要说的,是西关头莲湖公园南门的柿子饼,别无分店,其材料丰富,调配特殊,作法新奇,确乎独创一格,别饶风味。这种柿子饼,是先用一种独特甚至可以说是神秘的方法,剥去柿子外面的薄皮,再从顶上挖
-
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这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对西安佳肴羊肉泡馍(羊羹)的赞美之词。羊肉泡馍相传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西周时,羊羹被列为国王、诸候的「礼馔」。「宋书」记载:南北朝时的毛修之,因向武帝献出羊羹这一美味,而被封为太令官。隋朝谢讽的「食经」中,有一款美馔叫「细供没忽羊羹」。用羊肉烹制的羹汤,即称羊羹,也就是羊肉泡馍的前身。那么,「羊肉泡馍」的称呼又是如何扬名的呢?据传,在宋太祖赵匡胤未得志时,曾流落长安(西安)。有一天,身上只剩下两块干馍,实在
-
最近在这里读了一篇小文章,谈到「泡馍」。其文曰:日前游关中,看到不少食店卖牛羊肉泡馍。路旁与车站,不少人把自家造的馍,放在篮子里卖。又厚又硬的馍,现在已经没有人拿着干啃。都买回去作为粮食。煮好汤、擀碎了放进去再泡一下。因为馍是半生不熟的面团。必要在汤里泡熟才可以吃。广东人谈广东以外地方的飮食,就像他们说普通话一样,是没有准头的。尤其对于吃,更是坚持「食在广州」的原则,仿佛除粤菜之外,其他地方的吃食,都不値一顾了。虽然现在内地旅游开放,使他们知道除了上海
-
西安承繼周、秦、漢、唐等十一個朝代建都之遺風,迄今已歷三千一百多年,仍保持着大西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中心地位。它是一個具有都市計劃的城市,以高三十六公尺的鐘樓爲中心,分向東西南北四條大街,其餘街巷皆呈整齊劃一的直交分佈,毫不凌亂,而且平坦寬暢,沒有高低差别或斜坡。世界各國的大都市,在整齊平坦方面,與西安能抗衡者仍少之又少。城墻修築宏偉,唐代曾縮小範圍以利防守,現存者乃一三七四至一三七八年明代所建。週長二十公里,成一矩形,東西長而南北短。墻高十二...
-
听到服务员同志对别桌食客说:「这位外宾离开西安三四十年,这次特地从美国来这里吃牛肉泡馍的」,一传十,十传百,赞美式的惊讶声不断从四处传来,在那个饭馆里,我是最突出的人物,从亲友们得意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也分享了我的风光。我只撕了两块圆饼,其他五位亲友都撕了四块饼,我对服务员同志说,我不吃肥肉,请给我全部瘦牛肉,服务员同志告诉我,目前,西安所有的牛肉泡馍店都不卖牛肉泡馍,只有羊肉泡馍,一听此言,我心都凉,我生平讨厌吃羊肉,尤其是不久以前在蒙古草原游玩时,吃了
-
最近在这里读了一篇小文章,谈到「泡馍」。其文曰:日前游关中,看到不少食店卖牛羊肉泡馍。路旁与车站,不少人把自家造的馍,放在篮子里卖。又厚又硬的馍,现在已经没有人拿着干啃。都买回去作为粮食。煮好汤、擀碎了放进去再泡一下。因为馍是半生不熟的面团。必要在汤里泡熟才可以吃。广东人谈广东以外地方的飮食,就像他们说普通话一样,是没有准头的。尤其对于吃,更是坚持「食在广州」的原则,仿佛除粤菜之外,其他地方的吃食,都不値一顾了。虽然现在内地旅游开放,使他们知道除了上海
-
那个时候,免费请我吃这种纽西兰进口的冷藏牛肉,我还没胃口呢。在西北,最普通的一种飮食,便是牛羊肉泡馍了,别小看了这味简单吃食,可也是闻名全国的哩。先说牛肉泡馍,所选用的牛肉,例是一律的黄牛,肥瘦适度,肉质结实,大槪这乃是由于自由放牧以及气候和地域等因素所促成,不同于时下一般圈饲速肥的肉用牛。这分野,恰有点像目前的土鸡洋鸡之别。这且不提,还是言归正传,说说泡馍的事吧。大冷寒天里,也许外面还正飘着雪花,当你一掀棉门帘儿,钻进一家生着火炉,暖烘烘的专卖泡馍的舘子,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