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甲骨文共返回14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甲骨文「争」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2期  作者:賈文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甲骨文 “争” 卜辞 “耦耕”

    古代的「耦耕」内容提要:甲骨文「争」,为金文静字所从,字从从力,义为「耦耕」,是「耕」的本字。《说文》训「引」,为引申义。关键词:甲骨文 争 耦耕甲骨文,,,或作,[1],胡光炜先生释为争:金文敢字至多,常形作,从从口,从引,盖争之本字。《说文·受部》:「争」,引也,从。」《青部》静,从争。《毛公鼎》静作,与形近。又《亳鼎》敢作,从,则正合形,因疑卜辞中所最多见之字,从从,实争之最古之形,故卜辞凡言「卜」者,其下多言征伐之事也。[2]对此,于省吾

  • 文章釋員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4期  作者:魯實先遺作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甲骨文 卜辞 “员” 字形源流

  • 文章(古今乡贤)刘鹗与甲骨文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5期  作者:博文  出版时间:1995-01-03
    关键字: 刘鹗 甲骨文 倡导者 杜撰

    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它的最早发现者是刘鹗。提起刘鹗,大家都知道他是「老残游记」的作者。但是却很少人知道他是甲骨文的最早发现者。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等人,尚在其后。刘鹗字铁云,因此他写了一部「铁云藏龟」,是我国硏究甲骨的蒿矢,也是认识甲骨文的先驱。早在公元一八九九年,甲骨在河南省安阳县的殷墟(当年殷商故都)出土后,无人知其为何物?独刘鹗著「铁云藏龟」一书,甲骨文字始引起世人之注意与探究。甲骨文硏究权威罗振玉,系刘鹗少年时朋友,后来罗振玉的女儿又嫁刘鹗

  • 文章照亮中國古史的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亮軒 出版时间:1976-03-25
    关键字: 董作宾 甲骨文 往事回忆

    他是硏究甲骨文的权威。」「中国上古历史的专家。」「一个书法家,篆刻家,字写得特别多。印刻得特别少。他写的艺术批评不错。」「我知道他是古文字学专家,可是那个我不懂。我喜欢的是他的随笔散文,你有没有读过他的『飞渡太平洋』?收在中学课本里。」「董作宾?我不太淸楚,不过名字倒很熟,是不是台大的一位敎授?发掘出来好多甲骨文的那个人?」如果你抓住任何一位大学生,问他们「董作宾是谁?」他们很可能给你这许多不同的答案。那麽,董作宾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只限于用一句话

  • 文章甲骨文「根」字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6期  作者:党相魁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根” 本义 甲骨文 字形分析

    合集》26894辞云:「……尹……众…………受又……羌」上皆字形未见隶释。《甲骨文字典》认为「字型结构不明」[1]。《甲骨文字钴林》按云:「疑是壶字之异文。可能是地名」[2]《甲骨文编》收有「壶」字8例[3],未有作形者,且壶都是平底,一般还有圈足,故不是壶字异构。宋郭忠恕《汗简》木部有「根」作。[4]夏辣《古文四声韵》之「根」字作[5]。清初孙凤居《百体千字文》中之「陈根委翳」的「根」字作[6]。可以看出,后两个字形都是《汗简》之「根」字的讹变。据此

  • 文章甲骨文的分期断代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1期  作者:郭旭東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甲骨文 世系 称谓 贞人 断代研究

    甲骨文发现之后,经过罗振玉、王国维等学者的硏究,其大的时代已无疑义。殷墟发掘,更证明了它是商代后期盘庚迁殷后的文字。但是,仅定出其大的时代还不能满足人们硏究商代历史的需要。从盘庚迁殷至纣王覆灭。《竹书纪年》记载为二七三年,刚刚结题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硏究结果为二五四年。而这个时间,相当于后世一个朝代,如唐、宋、明、清。在这二五〇多年中,商代社会各方面情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处于剧烈的变动之中。因此,需将十五万片甲骨所属的具体时代,即属于何位商王给予断明

  • 文章兩個不同類別的否定詞「不」和「弗」與甲骨文中的「賓」字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0期  作者:雷煥章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甲骨文 否定词 “宾” “不” “弗”

    方向之写法。由简表中可了解到「宾」字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有十五种。前六种写法均含括「」;除「」用作眞人名字或眞人地名外(见饶宗颐在《甲骨文通检》㈠中所写之前言一〈贞人问题与坑位〉),此六种写法之「宾」字,经常当作动词用,其意为举行傧礼。第七种至第十五种之「宾」字,均可作地名或人名用;亦可当作举行傧仪之意的动词,然除了第十种之「」字之外。俾使对「宾」字用法有更深入的认识,我们需要对否定词与「宾」字间之关系来加以分析。否定词「勿」或「」多次出现在「」字前面,其所表示之

  • 文章甲骨文「御」字构意新探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8期  作者:劉力國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甲骨文 “御” 祭祀 构意 假借

    根源。传世文献中认为驭乃御之古文,只是在驾驭马车上相同,是同音假借所致。典籍中御表示驾驭马车之意,是假借义变本义的文字学现象。由此,对《对甲骨文诂林》(第一册)中待考的「」字亦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当是「」的异体。作者简介:刘力国(一九八一—),男,内蒙古赤峰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古代汉语教学和文字学研究工作。本文选自《宜宾学院学报》第10卷第九期二〇一〇年九月。[1] 吴其昌殷墟书契解诂〔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二〇〇八。[2] 闻宥殷墟文字

  • 文章卜辭「步」字別解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7期  作者:常耀華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甲骨文 “步” 会意字 字形分析

    徒步行走」之义,由徒步行走,又引申为丈量的长度单位。例如:《殷周金文集成》16.10478:「从丘(坎)以至于内宫六步。从丘(坎)至内宫廿四步。从丘(坎)至内宫廿五步。从丘(坎)至内宫卅步。从丘(坎)至内宫廿六步。」「步」字的这种用法,农村前些年丈量土地时还时常袭用。甲骨文的步字字形虽然从止从,与《说文》相合,但它的用法与后世「步」字用法却不尽一致。《甲骨文字典》将其用法分为三类:⒈行也。⒉祭名。⒊方国名。㈠[2]第一类「行也」即今行走之义。第二类后世不见

  • 文章殷墟——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3期  作者:靳綏東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殷墟 出土器物 青铜器 甲骨文

    仅精美的玉器就出土了五九〇件之多。这些飞禽、走兽、神鸟、人像姿态各异,令人爱不释手。学者们已经认定,殷墟出土的玉器,其原料大都为新疆的和阗玉与辽宁岫玉……在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惟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承续至今,书写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甲骨文之于中国,无论言及那个程度都不过分。十五万多片,内容浩繁不说,百多年来,不时还有惊世之举,令国内外学人振聋发聩:出土一七〇九六片的YH127甲骨文窖穴早就载入史册,单说

共143条记录 1/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