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库收录台湾地区期刊,为给研究者提供原始资料,本库保存期刊原貌、未删改,不代表本库认同作者的观点和用语,请鉴别!
张公书目答问輶轩语二书之倡导后,读书买书刻书之风,风起云涌,盛极一时焉。二、王闿运先生王闿运,字壬秋,湖南省湘潭县人。擧本省鄕试,礼闱报罢,肃顺钦其才,延馆于家。肃顺败,入曾国藩幕,恬淡自居,后携装乘小舟去,曾追谢不及,自是无复用世之志。四川自张文襄公督学振兴文敎后,大吏思得省外博学鸿儒以为尊经书院祭酒,初延浙江德淸兪樾,曲园以道远辞。光緖六年,川督丁寳桢改聘闿运任成都尊经书院院长。闿运莅院,课诸生以硏诵注疏诸史文选,三年而士风丕变。如井硏廖平富顺宋育仁
公元一八七二)张之洞任四川学政,著輶轩语,书目答问,敎蜀士以读书方法,四川人士,硏究学术之风气,于是复兴(注五)。他在成都创设尊经书院,自订章程,聘请王闿运为山长。闿运的经学词章,素为海内所景仰,他由湘入蜀,即有「蜀即吾家」的志愿,决心以敎育蜀士为志。他的毅力,毕竟实现了他的期望,凡四川督部将军,皆执弟子礼,虽司道侧目,而学士无不归心。淸代的书院为官立性质,其目的在造就治术人才,官吏在没有进身仕途之前,都是书院的肄业生,家人父兄送子弟入书院肄业,也为预备其
氏名成验,字公骕,四川资中县人,父廷焕,廪生,以氏贵,先后任南充县学训导及陕西开阳县知县。氏年九岁,随父就读成都,父执多知名士,咸有指授,以故早岁为文,即有法度。年十四,试于州,州牧奇之,特置第一、遂入学,旋食廪饩,徴入四川尊经书院肄业,院长为湘潭王闿运。氏故寒素,服粗食粝,同邑子尤凌轹之,尝发愤书座右曰:至穷无非讨口,不死总要出头;益刻苦自励。光緖十九年癸已,举于鄕。明年春闱报罢,遂留京师,困甚,有荐教八旗者,得稍纾。父自蜀往视,戒以毋馁,终必售也。又
顾印伯先生印愚,又用许氏说文而别署所持,四川成都人。品貌英伟而言吐嗫嚅,只能使有心人明其用功,而无法使人知其用功的途径。早有「斗方名士」之称,或以其不欲写大字之故,他所写的字都是小幅的。他是王壬秋的弟子,湘绮楼诗集中,华阳篇一首就是赠他的。而他呢?却不作壬老一派的诗。乔大壮先生有时故意问他,囘言总是「老子其犹龙乎」六字。大壮与乔家有世交戚谊,大壮的祖父损庵先生行辈长于印伯,待他很好。他自出仕湖北以后,到过北京三次,淸光緖乙巳年住在乔家,戊申年住在南城伏魔
习八股制艺,守阙抱残,致力于科擧之业以窃取靑紫。故四川士风之不振者二百余年矣。自王湘绮主讲成都尊经书院,经今文学始由湘入川,士风文风为之一变,是与文翁之化蜀,又未始不可同年而语也!王闿运字壬秋,一字壬父,湖南湘潭人,生道光十二年壬辰。年十五明训故,十九补诸生,与武冈邓辅纶、邓绎、李寿蓉、龙汝霜等结兰陵词社,时号湘中五子。二十通章句,二十二登贤书,二十四言礼,作仪礼讲十二篇,二十八通春秋。后入都应礼部试,不售,曾先后主讲成都尊经书院,长沙校经书院,衡州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大陆赴台之各省市同乡会文献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您当前的IP是: Processed in 0.095 second(s)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08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 京ICP备06036494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