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王通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王文中子嘉言錄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期  作者:原德汪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王通 名言 语录

    一、仁義其敎之本乎,先王以是繼道德而興樂者也。禮其皇極之門乎,聖人所以嚮明而節天下也。二、言政而不及化,是天下無禮也;言聲而不及雅,是天下無樂也;言文而不及理,是天下無文也。王道從何而興乎?王道之駁久矣,禮樂可以不正乎?大義之蕪甚矣,詩書可以不續乎?汪按:王文中子感於隋代禮壞樂崩,道喪文敝,故深憂之,續書以存漢晉之實,續詩以辯六代之俗,修元經以斷南北之疑,讚易道以申先師之旨,正禮樂以旌後王之失。王陽明説:「文中子續六經未可盡非,以為聖人復起,不能易也」。...

  • 文章「论王通」前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王東英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儒学文化 王通 思想研究 《论王通》前言

    在中国历史上,「儒学」是我国古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所以几千年来,备受历代统治者所重用和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伟大的先贤圣哲尧、舜、禹、汤、文、武和周公、孔子所创造的这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财富,亦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大放异彩。但在三国鼎立至隋朝三百余年中,社会大动荡、大分裂、大混乱、大灾难时期,王纲毁,人伦弃。王通独具慧眼地看到问题的严重性,认为道的本质是「通其变」,而不是坚守任何经典教条。他以继周公、孔子自任,立志下决心续《六经》,明王道,正《礼

  • 文章汾亭琴音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期  作者:原德汪 出版时间:1974-07-01
    关键字: 故乡名人 王通 薛瑄 生平

    作者簡介:原德汪先生河津人,現任總統府參事。

  • 文章「王文中子講學處」考察記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張崇發 許世杰 王良學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王通 讲学处 考察记 乡间趣闻

    許世杰、王良學一九八二年一月十三日到河津、稷山、鄕寧三縣交界處的深山中,訪尋隋末大儒王文中子講學處。雖然是三九天,但風和日麗,如同春天般溫暖。這裡雜草蓬生,若是夏季來,別說是尋石訪跡,是獨自一人行走,也不好前進,荆棘遍地,藤蔓纏繞,一片山野風光。現時正値隆冬,雜草枯敗,我們正好沒身其間抄碑文。正抄間,忽然「噗啦」一聲,從蒿蓬中飛出一隻山雞,羽毛五光十色,甚是好看。因日久天長,屢遭人爲和自然的破壞,這裡除了石刻和碑記外,其他遺跡就不好找了。可以拍照的景物有...

  • 文章郭象升、汪吟龍精硏『中説』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楊文山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中说》 王通 郭象升 沈吟龙

    中说」一书,是隋代大儒王通(文中子)答门人(学生)问的纪录。传世千余年。阮逸注「中说」序言「子之门人对问之书也,薛牧、姚义集而名之」。序言又云:「仲尼圣人之备者也,后儒不能达,则孟轲尊之,而仲尼之道明。文中子圣人之修者也,孟轲之徒欤,非诸子之流,非荀、杨比也」。此言王通是继孟子之后,承传孔、孟中庸之儒道,非荀子、杨子可比的。王通,龙门(今山西河津市)人,学识渊博,有济世之心。隋仁寿三年(公元六〇三年)至西安,向隋文帝上奏「太平十二策」,因朝臣妒贤,道

  • 文章乡贤文中子(王通)之教对唐太宗的影响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期  作者:張懷義 出版时间:1974-01-01
    关键字: 王通 生平纪事 广泛影响 历史功绩

    一、总说文中子的种种情形,根据唐代薛收撰隋故征君文中子碣铭。杜淹撰文中子世家。司空图文中子碑。皮白休文中子碣铭。通鉴。新旧唐书王绩、王勃传。唐杨烱王勃集序。宋司马光文中子补传。朱子近思录。明王阳明传习录。山西通志。汪吟龙文中子考信录等各种史籍记载,王通为隋代理学大儒,著王氏六经,其言,圣人之徒也(李直讲集)。文中子自隋以来,历代文豪学者,均有推崇与议论,推崇者,以文中子之道德学问,为一代大儒,刘禹锡撰宣州观察王质神道碑,盛称文中子王通,能治明王道,以大中

  • 文章王文中子述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汪吟龍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王通 生平简介 学术研究 演讲词

    文中子姓王氏,諱通,字仲淹,河東龍門人(今山西河津縣)。生於隋文帝開皇四年甲辰,卒於隨煬帝大業十三年丁丑,年三十四,門人考行,諡曰文中子。(取周易黃裳元吉文在中也之義,見杜淹撰文中子世家。)文中子上六世,均爲儒者,各有著述。文中子三歲知書,十五爲人師,十八舉本州秀才。十九除蜀郡司戶,不就。弱冠遊長安,見隋文帝,奏太平十二策,帝不能用,罷歸。煬帝大業元年,及十年十一年,徵召,兩加大學博士,一加著作郎,並不至。(見文中子世家及文中子碣銘)文中子自二十二歲以後...

  • 文章王通故里何在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李有家 王東英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王通故里 研究考证 读书洞真伪 讨论争辨

    山西日报二〇〇八年一月十五日经典山西版发表了王友明先生的文章,题目是《王通故里在襄汾》一文,标题醒目,语气肯定,令人诧异可笑!王通乃隋代大儒,他续诗书,正礼乐,赞易道,修元经,续为《王氏六经》,在河汾一带授徒讲学。他有通天究人之才,济世经邦之略,是位有名的儒学理论家、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那么,他究竟是那里人氏,需要辨别清楚明白。王通故里曰古龙门,绝非襄汾邱文选先生在《「文洞墨香」与王通家世辨》中写道:「其四代祖王虬,在南齐代宋后投北魏孝文帝,任幷州

  • 文章王文中子通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李有家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王通 生平简介 主要著作 思想家

    隋代著名儒学理论家,思想教育家王通字仲淹,是隋河东龙门万春鄕甘泽里,即今山西省万荣县通化村人。生于北周大象二年(公元五八〇年),卒于隋大业十三年(公元六一七年),享年三十八岁,逝世后,门人尊为文中子。王通出身于世官儒学门第,父亲王隆,字伯高。历任太仆国子博士,出为猗氏,铜川县今承诏著「兴衰要论」,文帝称善。学识渊通,政绩卓然。王通出生时,云缭绕,其父占卜一卦,献兆于万祖父安康献公王一。王一喜形于色地说,此乃坤之师卦,地二化为天一,上德而居下位,虽有君德

  • 文章絳州清濓洞考察紀實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李秋若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绛州清濓洞 考察纪实 风景介绍 王通

    李秋若等按理「文中子洞」在绛州的龙门(今河津县),却有人传言说新绛(绛州)的清濂洞也是文中子的读书堂。民国版的《新绛县志》载道:「王通读书于马首山清濂洞,今有像存焉,里人祀之」。《山西志辑要》说:「重阳观—州西北四十里董村,内有读书堂,王通曾隐此观,麓有清濂洞,又清溪观。」王通(五八四—六一七),字仲淹,号文中子,是东皋子王绩之兄,唐代大诗人王勃的祖父,为隋末唐初的一代名师,著述颇多,与荀子、杨子、老子、庄子、并称五子。王通为何选择了清濂洞读书?为此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