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王海玲共返回3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好戲上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編輯部 出版时间:1990-04-01
    关键字: 豫剧 演出

    军陆战队飞马豫剧队,曾在国家剧院演出三出戏——「三千金」、「月英闹殿」和「陈三两」等三出戏,甚获好评。王海玲近年艺事精进将这三剧中的主要角色演活了!像那机智过人的袁玉梅,冲动风趣的月英和命运多舛的陈三两都能充份发挥,掌握分寸,造成她艺术的高潮。王海玲从事豫剧表演二十七年,曾被戏剧界誉为全才旦角。

  • 文章王海玲致力豫剧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劉台柱 出版时间:1974-03-25
    关键字: 豫剧 团长 演员

    在舞台上身段灵巧,扮相绝佳;舞台下个性直爽、活泼的飞马豫剧队当家花旦王海玲,从小就酷爱演戏,而且最喜爱演俏皮的花旦戏。演了十四年豫剧的王海玲,在家是独生女,她小时候就喜欢看平剧与歌仔戏,看完了戏囘家就在家里翻跟斗,比划着演出,兴趣的高昂,奠定了她长大学戏的基础。而且她学过芭蕾舞,对身段方面下过苦功,在八岁时进入「飞马豫刘队」学戏,学了八年才出科,出科演出后至今又唱了六年的戏,所以无论唱工、做工她都能达到炉火纯靑的地步。谈起在剧团的学习情形,她表示:学戏

  • 文章飞马名旦王海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6期  作者:田航 出版时间:1975-06-25
    关键字: 飞马剧团 豫剧

    却都稀松平常,所以够不上「文武不挡」四个字。近几年来,在这一剧种中,我发现了一位王海玲,十分了得:她不但具有狗妮、与常香玉二人的美,而且也具有她们二人那样会唱,能唱,会做,喜做的艺能,然则,为这二人所不及的才能,却是武工;打个比仿:王海玲能从两张皋子上走「台幔」,这可是我从未在坤角中所罕见的!谈到豫剧,大别有三:亦即上述的「坠子书」,「洛阳曲子」,与「梆子」,但就区区对于这一剧种的「知识」而言,对于「曲子」与「梆子」之分野,便很难能办别得出,因为,它的调调儿

  • 文章「豫劇史話」讀後感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8期  作者:劉峙同 出版时间:1998-04-03
    关键字: 孔子 张若鉴 豫剧

    同鄕马永涛君,赠我「豫剧史话」一巨册,读之甚感兴趣。该书作者张若鉴先生,现已逝世;实际完成编印者,是马君。民国二十五年,我在郑州读书时,常香玉、陈素眞等豫剧名角,正在发皇时期,非常迷人。抗日战争时,豫剧之在西安,其声光几乎掩盖了平剧。现在大陆地区,据说有专业豫剧团,多达一百多个。在台湾,陆空军均有过豫剧队。其所以能兴盛如此历久不衰者,必有其眞实价値在。我对于豫剧,只会欣赏,觉得音韵铿锵,感人肺腑。尤其王海玲之表演,唯妙唯肖,出神入化,使人叹为观止

  • 文章探親歸來談豫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遜之 出版时间:1989-10-01
    关键字: 豫剧 戏剧评论 建议

    的失礼,依样画胡芦一再重复,实在倒尽味口!更令人听来别扭的是音乐中夹杂了一只聒耳欲聋的电子琴,不但不能助长效果,反而混淆视听,更降低了格调,这种标新立异的构想,大槪是毛记王朝样板恨的疤痕吧!回台后,在彰县府礼堂看王海玲主演的「新洛阳桥」,重点落在「新」字上,的确与既往截然不同,决不像申桂兰一味沈迷在旧时的阴霾里,(当然传授者也有责任)。尤其甩辫子那一折,巧妙的灯光,奇蹟似地烘托了舞台上每一个动静空间内的和谐,而这种和谐,透过镜头的特殊技术更抢眼更凸显了它的精致

  • 文章王海玲醉心豫剧独传薪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2期  作者:黄寤蘭 出版时间:1985-02-28
    关键字: 豫剧 戏曲改编

    豫剧之宝王海玲是剧界传奇人物,十余来独撑豫剧大局于不坠。有人说,如果不是王海玲,豫剧今天恐怕早已不是这番景况。本档五日起由军陆战队豫剧队公演七天,王海玲单挑六天活儿,她的拿手好戏「岳家军」、「老单山」、「打金枝」、「白玉簪」、「香囊记」倾巢而出,更新排首演「陈三两」,作为春节前封箱之作。豫剧队僻处左营,曾有十年左右招不到学生,靠老生代及中生代演员苦撑,几位重要角色中如有人生病、生产或事假,排起戏来就捉襟见肘。但豫剧队丝毫不因此而懈怠,而且作风简朴,没有

  • 文章豫剧青年旦角全才王海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晴燾 出版时间:1977-04-25
    关键字: 豫剧 神态 演艺

    自幼对中国传统戯剧(包括秦腔平剧及其他地方剧等)有所喜好,惟来台后听戯次数并不太多,年余以来因生活情境小有变化,适以国军各剧团连续轮流公演,公余饭后只要有空常常不由自主地便溜到国军文艺中心。对于豫剧数年前看过两三次,惟印象不太深刻。年前在电视上看到秦贯伍先生,王海玲小姐等演出的花木兰,由是对豫剧引起了兴趣,因之每有公演,只要饭后有空,便前往观赏。若干次后对王海玲小姐的剧艺便渐渐有了较多的认识,便渐渐地细加品评比较,觉得王小姐实在是目前从事各种传统戯剧演唱

  • 文章爲什麼喜歡河南戲·因爲大家都看得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8期  作者:陳宏 出版时间:1984-08-30
    关键字: 豫剧 特色 整体配合 伴奏

    荷!人更多!」有人也许认为:豫剧队的好,是因为得天独厚有了个强劲有力的全才旦角王海玲。当然,王海玲确实是好,不仅是剧艺好,而且敬业乐羣,毫不懈怠的淸神也好;可是,其中还有一个也许算是隐藏在低层之下的潜在因素,应该是整体的配合都好。豫剧队的演员,只要一上台就入戏。王海玲也不怕人「抢戏」,别人也眞像是有意跟主角一较短长,所以那台戏就很容易唱活了。既能唱活,就会引人入胜,这也许可以用「懂了」来涵盖。其实,不仅王海玲在是如此,就是王海玲没上场的戏,像一出孩子们演

  • 文章豫剧旦角王海玲功力深造诣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2期  作者:陳正毅 出版时间:1980-12-25
    关键字: 豫剧 《红娘》 人物介绍

    在种类繁多的大陆地方戏中,这卅年来在复兴基地保存得较完善而能作经常演出者,首推河南梆子,这要归功于陆军陆队豫剧队的保存发扬。豫剧在台湾,起先是由大陆迁台的演员和热爱鄕音人士共同组成团体演出,后来军陆战队成立豫剧队,着手培育新血轮,虽然受限于经费和学制,未能广收学生,却也造就出一些可用之材,如旦角王海玲、小生刘燕和藩英、朱萍、曹葶、刘霞、伍春等,都已能接下前辈棒子,成为豫剧队承先启后的中坚。这些在台湾养成的新生一代,王海玲是一个最突出的代表性

  • 文章王海玲只手擎天豫剧场生气蓬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8期  出版时间:1986-08-30
    关键字: 豫剧演员 传统剧目 豫剧演出

    军陆战队豫剧队的演出票房好过国剧队,尤其前、昨两晚两场「月英」都接近全满,观众反应热烈,豫剧剧场又恢复蓬勃生气。豫剧队演员有限,地处偏远,每隔三数月来台北定期公演,几乎都卖王海玲一个卡司,七天戏码由她单挑主演六天,但票房始终不输台北阵容坚强的国剧队。尤其前、昨两晚,豫剧队再度贴演广受欢迎的「月英棒打程咬金」、「月英閙殿」,俚俗率眞的角色个性、粗犷逗趣的鄕俚台词,不断获得满堂彩,充分表达了地方戏曲强烈鲜明的生命力。豫剧观众也从过去的河南老鄕,拓展到

共31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