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李调元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川劇腔調(中)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94期  作者:蔡啓國 出版时间:1970-06-01
    关键字: 川剧腔调 昆腔 高腔 李调元 帮腔

    弋腔乃淸帝口外狩猎时所唱,亦铙歌之余意也。其唱法不用丝笛相随,声可入云,故又名曰「高腔」。案以上二家所述,弋腔在淸初盛行于北京,似先在口外,因其声高,故又名「高腔」。刘至衡在园杂说(卷三)谓:旧「弋阳腔」乃一人自行歌唱,不用众人帮合,则多带作曲,以口滚唱为佳,而每段尾声,仍自收结,不似今之众和,作哟哟囉囉之声也。「弋腔」有新旧之分,于此可见。李调元论王正祥十二律京腔谱说:「弋腔」向无曲谱,祇沿土俗,以一人唱而众人和之。又说这与川剧原始之土生高腔同然,只惜早年

  • 文章雷氏琴劄記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59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67-07-01
    关键字: 苏轼 雷威 李调元 雷氏斫琴 《东坡志林》

    ……唐明皇反蜀,诏雷严待诏。贾氏说林及嫏嬛记,及姚寛西溪丛语诸书所记,盛推雷威。欧阳修六一诗话云得雷会琴。宋周密之云烟过眼录云:廉运使庭臣所藏玉涧鸣泉,咸通二年,西蜀雷迅斲。又云:古今斲琴名手,唐雷霄,雷盛,雷威,雷珏。元陶宗仪之辍耕录载斲琴名手,唐雷霄,雷盛、雷珏、雷文、雷迅、皆蜀人。淸李调元诗雷琴歌,序有云:考雷氏蜀人,其先有雷威,其传者有霄、盛、珏、文、迅诸名。综上所记,共得八人,即霄、俨、威、盛、珏、会、文、迅,盖其著者也。其中雷霄之年代,据文献通考所引

  • 文章消夏雜憶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61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67-09-01
    关键字: 李调元 成都风物 诗词集锦 尊经书院

    李调元以诗见知钱陈羣李调元,字羹堂,号雨村,罗江人。前淸乾隆二十八年成进士,改庶吉士,历任广东鄕试副考官,广东提学使,吏部考功员外郞,及直隶通永道。年五十,罢官家居,遂不复出。生平爱博嗜奇,著书至数百卷。调元年十八,侍父化楠浙江秀水任所。大司寇钱香树陈羣在籍食俸,时至衙署,父呼出拜见,以素作诗文请质。陈羣惊曰:公子殆非蜀人,乃吾浙人也。许以受业。陈羣以诗名当代,门生多大老。乃命遥以其子少司寇汝诚为师,而呼其为太老师。一日,陈羣命诸子作台试诗题春蚕作茧,亦

  • 文章李调元父子万卷楼藏书始末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51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66-11-01
    关键字: 李调元 万卷楼藏书 科第名家 两世藏书 藏书训约

    吾蜀经明末张献忠之屠戮刼掠,几遍全省,千里箫条,行人绝迹,故家文物,随之荡然。及淸初定蜀,乃由各省陆续移民以实之。其时筚蓝初启,未遑文事。故此后将及百年之间,蜀人之擧进士者为额甚少,而罗江李调元一家,为蜀中刼后之孑遗,在乾隆时期,父兄子姪,巍科相继,蔚为名族。迄入民国犹为海内所称道不衰。兹篇所述,虽在其藏书,然为明了其渊源所自,首略述其家世,再及其万卷楼。一,科第名家调元题其万卷楼之楹联曰:科第冠三巴,是祖父忠厚所遗,已经三世;书香留百代,愿子孙谨严封钥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