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國五十九年七月,中華文化復興月刋第三卷第七期,曾刋出拙作「從皮簧合流說到漢調的形成及其影響」一文(文獻第十七期曾予全文轉載)。由於篇幅關係,在徵得筆者同意後,曾略作減删。基於是項資料蒐集不易,而難予流傳,爰再加補充:一、民初,在漢口演出之盛況:辛亥年武昌鼎革前後,平、漢劇在武漢方面之演出至爲熱烈,不但「伶隱」汪笑儂氏曾久居斯土,且對漢劇之影響亦頗大,老生之六部大審,鬚生之哭夜廟,駡閻羅等,卽由其播種。當年演平劇者,有一碼頭之怡園,和記大舞台等處,除汪氏...
-
是薄海腾欢,兴起国家民旅的最高表现。戏剧方面,除国剧不断演出外,楚汉剧也正式推出。于十月二十四日在实践堂举行。它虽是地方戏的一种。但追本溯源,也正是国剧的前奏、演变的本流。故与其他地方戏不同。値得同好们一看。开场是楚剧「讨学钱」。由吴启瑞扮张糊涂。胡慧君扮陈小倩。剧情是由民谣脱胎。陈家有子,拜师张糊涂,因学而无成,老师向其母小倩讨学钱,小倩戏问几个问题,均答非所问,二人对白中,笑料百出,引得哄堂大笑,是一出轻松喜剧,终将张糊涂推出门外而收场。接着是汉戏「文昭关
-
九月十九日,张忠建兄介见周鼎年先生,谈到十月二十四日在实践堂公演楚剧汉剧的事,嘱我届时务必前往观赏,并写戏评一篇,送「湖北文献」发表,以扩大影响。他们都弄错了,我不是剧评人,是个爱好戏剧的门外汉。我乐意去看戏,却写不来剧评。但是我答应写一篇稿子,而且这篇稿子发表在公演之前,而非在公演之后。我以门外汉来谈这次公演,超越了戏剧本身,而纵另一角度看公演,意在戏外。我从小就爱看戏,那年头没有恶性补习升学竞争,每天晚上都可以出去看戏,我家住的地方又很适中,在汉口大
-
话剧名「成都二重奏」者,笔者当时亦拟因之将若干短剧编缀而成,采用此名或「成都报」分两次上演,主演的人物当然是吴氏,上集饰益州牧刘璋,下集饰北地王刘谌。其剧目的安排如下:一、上集,刘璋让成都,分五折:㈠落凤坡庞统带箭;㈡荆襄堂关平搬兵;㈢过巴州,张飞义释严颜;㈣金雁桥,张飞水擒张任;㈤刘璋让成都。二、下集,刘谌哭祖庙,分四大折:㈠邓艾偷渡阴平;㈡亡蜀鉴,马夫人殉国;㈢诸葛瞻父子血战緜竹;㈣刘谌哭祖庙,再分四折:1.收操;2.谏父;3.杀家;4.吿庙。以下则为
-
由国立台湾艺术舘及中国大陆戏剧硏究委员会联合主办一年一度的大陆戏剧公演,每年多在国庆或春节前后演出,不过事前很少刋登广告,想看的人很难预先知道,我今年能有机会去凑热闹,是因参加同鄕会春节团拜,由一位参加淸唱的小姐口中得知,但她所告的时间,是二月二十日在国立艺术舘正式演出,这一好消息,对一个爱听戏的人来说,是高兴以极,怕到时遗忘,还特别记在日历上,这一天提前吃饭后,赶到艺术舘门前,看到右侧竖有一块大木牌,所有演出剧团名称、剧目、及日期,都依序详细排列在木牌
-
三月十日(正月二十二日)江陵張懷老世伯九十嵩壽的前夕,湖北同鄉五百餘人發起,在臺北市中山堂光復廳擧行「鄉土晚會」為老世伯暖壽。所表演的晚會節目。不論「採蓮船」、「蚌壳精」、「道情」、「楚劇」、「漢劇」………均精彩非凡。其中,胡慧君女士的漢劇,胡慧君女士、鄒瑞雄先生、吳楚三先生的楚劇,尤能激盪觀衆聽衆的真情,令人感動,茲特謹將借閱,中央大學畢業漢口楊宗珍(孟瑶)教授所著「中國戲曲史」中之「湖北戲」一章抄出,請予登載,亦或一慰鄉思,幷以叩賀老世伯萬壽無疆。李...
-
小小事例:民国三十三?四?年夏间,靑年团发起「征印三民主义百万册」运动,「同乐社」就在吴背垅那个广场上搭起草台,一连几天日夜演唱,全部收入,一笔缴纳公库,虽说九牛一毛,那份爱国热忱,何止黄金万两!本文到此结束,另附赘语,就算结论:第一、通山风尙淳厚,想来与敎忠敎孝的戏剧有关;第二、如今创导复兴中华文化。发展艺术敎育。提倡地方戏剧。大计宏猷,允宜赞佩。然而果如本文叙述,就舒盛兴,周梅轩等人的艺术志趣,开创精神,与夫为国家社会服务的公忠态度等……立为楷模,而加以
-
槪言我国的歌曲(民谣与曲调)罗布全国,种类和名目繁多,虽没有正式去统计过,相信没有一千种,也会有五、六百种。大凡每一省的若干县中、或若干鄕鎭中、都有他的歌曲存在。人口稠密和富饶的地方,其歌曲既多、也易为人所注意,因而集合邻近多种歌曲,而形成了戏剧。在较大的城市裏,商贾云集,濒临水旱码头其戯亦随之流传于各地,穷鄕僻壤地方,虽有好戏曲,多为外人所忽略,因而被埋没者,比比皆是。如近来有志下鄕「觅寳」者,发掘了多种歌曲囘来,头脑新一㸃的戏剧家,即采以为用,台湾
-
編者按:「廣東戱迷」乃楊峰先生談戱筆名。楊君粤籍,自幼嗜好戱劇,曾遍遊大江南北,凡戱必看,著有「戱曲外譚」,其中所談「漢戱脈流」,廣及東南、西南各省,多爲前人所未述者也,其論述皆言而有徵,對湖北文物尤爲推崇備至。蒙賜本文,至爲感謝!
-
楚剧也是湖北戏的一种,但它和汉戏的性质不同。兪大纲敎授说:楚剧原是湖北的花鼓戏,可以说是地方戏剧的一个分支,过去在大陆上,楚剧是由鄕间的歌谣演变而成的地方小戏。这种楚剧的基本腔调受弋阳腔影响很大,同时它又融和了湖北地方小调的腔调,形成了今日所谓的楚剧。起初楚剧在鄕间演出时,布景、服装都很简陋,角色也很简单,每逢过年过节,鄕民就临时搭一个舞台,作不定期的演出。至于楚剧的特色,可以说是唱多对白少,这和它原本由歌谣转变而来有很大的关系。听楚剧演唱,往往唱上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