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山、郊游、狄斯可……是时代女性美的追求。人际的运作:风度高雅、胸襟开朗,善于辞令,兼具外语条件,把人际关系运用良好。而且气量宽大,善与人同,处事明决,不计较小事,不喋喋不休。锋头健而美誉多。爱心的发挥:多走孤儿院老人院,体会孤儿待哺及老人孤寂无望的苦痛,以及残障的困斗,就会伸出同情之手。并热心去做义工。时代女性的参与是多样的深入的而且关心别人的。性格的独立:独立不是个人主义,更不是叛离家庭,而是性格独立。眞正的提升妇女地位,彻底摆脱依赖。时代的女性依循
-
他(胡适先生——引者)说共产党的文艺理论书,不易懂。我建议他读普列汉诺夫的这类著作。他突问我,你懂英文吗?这一问,很使我不高兴。我告诉他,我是国立东南大学学生,能够看和译英文、日文和印尼文的书,但是我把外国语作为做学问的工具,不是拿来哄洋鬼子。」从这段「日记」可以看出郑老的文人性格。郑老的外表英俊潇洒,而内心却是非常严肃的人,这也许是由于他长年埋首书案,心无二用的缘故。他极少参加应酬,而且畏惧社交场所。他的生活朴素,既不吸菸,也不喝酒,甚至也不饮茶,我常
-
。可能是虽然有很多人读书,可是没有「读透」书的缘故。福州人都能遵书中所写的「知足常乐」和「自家打扫门前雪,休管他人屋上霜。」的敎训。福州人「做家伙」(积财富)能有三五千仔,就收山不干了。大学毕业去做「官」,能混到县级科长就可以回家「养老」。这不是「自足」是什么?「怕树叶碰伤头」,讲好听是「小心翼翼」。擧「一手之劳」,和费「吹灰之力」而可以帮忙人家的,为着遵守书上写的古训「管他妈」装着不知道。「拔一毛而利天下而不为」,这不是「自私」是什么?不过福州人养成上面的性格
-
一般人大多有些特殊的性格,而与常人不同。这些性格在世俗人看起来,认为是一种怪癖。文人之可爱也就在这些地方,曾作张文襄幕客后任北大敎授学贯中西的辜鸿铭,据说他写文章时喜摸着女人的臀部,灵感才会源源而来。他曾将四书翻成英文介绍给洋人,对宣扬中国文化多少是有些贡献的。孔祥煕听说他的英文本「中庸」出版问世,欲他赠一册,他当面拒绝,说孔氏不学无术,弄得孔氏颇为尶尬。以孔氏当时的官位财势,乃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樊龙附凤之徒巴结都来不及,而辜氏却使其难堪。胡适在当
-
福州人的性格,不若郑南湖先生在上期所说的那么「先天」的「自满」和「自私」。辛亥革命以前,福州有「血洒黄花十九人」的烈士,但自民国以来,福州人出的大官太少,而这些为数甚少的「大人物」,都「谨愼有余,创业不足」则是事实。在某些方面言,他们也许对家鄕的人才也有些培植(如办小学中学之类),但未加以扶植和有所提拔。不过话要说回来,谨愼者,对自身言,有益而无损,「人不为已,天诛地灭」,正是目下共同的心理,非谨愼,又那能保有那个地位。「舍已为人」的美德,而今是不容易
-
聚落」的发展,先后有序,而且各有其成长背景,也因此街道的布局、房屋的造形,也各有其独特的个性。艋舺和大稻埕都有过商船麇集、帆影林密的年代,是同属于「商业社区」,只是艋舺是闭塞的,而大稻埕则是开放的。艋舺在一八二〇年代,已俨然是台湾北市经济、政治与军事的中心,和台南、鹿港鼎足而立,这个由汉人移垦、建造的市街,经历了漳泉械斗、异姓争斗,产生了强烈排他性,形成了保守性格。淡水河床的淤塞,使这个由「番汉交易」之地所形成郊商殷盛的市街,逐渐地走向了衰败,将其贸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