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丛书编辑委员会 召集人 周开庆 主编一、邹容及其革命军二、黄花冈川籍三烈士三、蜀中先烈备征录四、四川革命史五、张培爵文集六、谢特文集七、扬庶堪文集八、蒋总统与四川九、川籍抗战忠烈录十、川籍戡乱忠烈录川康渝文物舘提供资料舘址:北市中山北路一段二七巷十七号五楼电话:五二二四九六四号
-
-
本学年审放川康渝在台大专淸寒学生助学金筹管委员会,为加强对鄕人子女的鼓励和协助,本学年开始之初,重新将本会助学金申请发放办法专函通知各大专院校;并为投送便利,由四川同鄕会收发申请表格。果然效果显著,申请人数超过每届的两三倍,其肄业学校几遍及全省。截至六十四年十二月底止共收到九十五件申请表。委员会于六十五年元月十一日在川康渝三同鄕会会议室,召开第十六次会议;出席委员计有:潘光晟、方远尧、王元辉、王联奎、罗才荣、吴熙祖、周开庆、张镛、陈翰珍、江崇林等,由重庆
-
川康渝文物馆于民国六十七年开馆以来,时近两年。以各董事之支持,同鄕之爱护,使业务推行,颇称顺利。兹将一年来之工作,引述如次:一、董事会议本会第三次董事会议,于六十八年二月二十七日上午十一时,假台北市凯莉餐厅擧行。出席董事李公权、王纯碧、文守仁、袁守成、周开庆、黄光琮、张鹏翔、郑廷杰、王思诚、王联奎、李久澍、陈铁夫、张君泽、郑秀卿、邓蕴益、钟容昭。请假:吴邦护、王成圣、邓育英、刘彰德、王宗辉。列席财务委员会委员宴明,川康渝三会总干事范宇平、胡崇钧、吴熙祖
-
会务槪况川康渝在台大专学生奖学金创始于民国五十二年,原为淸寒助学贷金性质,初组设筹管委员会负责办理。几经改组为现在的「川康渝同鄕会奖学金委员会」继续进行。策画全局的主任委员原由同鄕会理事长兼任,嗣由三同鄕会理监事联席会议决定,改推专人负责,每届任期三年;现已改组第二届,由王纯碧同鄕为主任委员,邓育英、王联奎两同鄕为副主任委员,及十余位鄕邦贤逹为委员,共策推行。助学金早改名为奖学金。奖金数额亦由每名每年一千元,增为二千元,六十七起再增为三千元;六十九年并拟
-
川康渝同鄕会,为庆祝民国六十九年春节,特发起擧行「庚申画展」,于六十九年二月十二日至十七日,假台北市襄阳路台湾省立博物馆擧行。画展在中国艺坛泰斗张大千先生指导之下,于筹展前曾在张先生之摩耶精舍,约集参展诸先生,协商进行。参展人员,计有张大千、罗才荣、熊启琳、邓育英、张光宾、周介夫、陈大川、汪文仲、马良宣、吴学让、席德进、唐叶港、曾小鲁、李阐、徐术修、邓雪峯、杨鄂西、刘良佑、程代勒诸先生。旅港之川籍名书画家佘雪曼先生,亦闻讯寄来书画各一幅,共襄盛擧。此次
-
民国六十六年下期,川康渝同鄕会在台北市中山北路新建会址落成。三同鄕会采纳了我的建议,划出一部份房屋筹设川康渝文物馆。是年十二月,文物馆董事会成立,我国旅居香港的唐君毅先生,素来关切鄕邦文献,特别去信吿诉他。得他六十七年一月四日函,中谓:「台北川康渝同鄕会新址完成,由兄负责成立川康渝文物馆,至堪欣贺。兄一二十年来,由四川文献一刋开始,而蒐辑四川县志重印,刋行四川丛书,今天负责成立文物馆;由涓涓之功,积成江河,其对鄕邦及国家之贡献大矣!」并谓在文物馆成立后
-
第四次常务理监事联席会议在三会新会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二十七巷十七号五楼召开,经提出「川康渝文物舘组织简章草案」,当经修正通过(理事会改为董事会)组织简章全文如左:川康渝文物舘组织简章民国六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川康渝同鄕会第四次常务理监事联席会议通过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本舘定名为「川康渝文物舘」,隶属于川康渝同鄕会。第二条:本舘设于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二十七巷十七号五楼。第三条:本舘宗旨如左:1蒐集并保管有关川康渝之文物,以振发鄕邦人士怀鄕爱国之精神。2建立川康
-
民国六十七年五月二十八日在四川同乡会第五次会员大会报告建舘经过民国六十六年初,台北市川康渝同鄕会新址将成,鄕人相商拟划出一部份房屋,成立川康渝文物舘,以为蒐集川康渝文物,供众阅览硏究之中心。迭经商讨,「川康渝文物舘组织简章」,于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经川康渝同鄕会第四次常务理监事联席会议通过。三同鄕会依据组织简章第四条之规定,各推出董事七人,名单如左:王纯碧、文守仁、李公权、吴邦护、袁守成、周开庆、钟容昭。(以上由四川同鄕会选出)王成圣、王宗祥、张鹏翔
-
川康渝同鄕会川康渝文物馆,为发扬鄕邦文化起见,策划成立文学、美术、歌谣、戏剧等硏究会,美术硏究会已于本年三月二十日上午在川康渝文物馆开会正式成立。是日开会出席者,有川康渝书画界熊启琳、马良宣、黎用中、梁正仪、曾小鲁、杨鄂西、刘蜀渝、张子玲、范宇平、聂鼎、车士性、姚蒸民、夏祥波、李阐、邓雪峰、唐叶港、鞠至刚、钟容昭、张大川、刘渊临、潘哲刚、周介夫、徐术修等二十余人,该会并请周闻庆、王联奎两先生列席指导。上午九时三十分开会,由熊启琳主席,报吿开会意义,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