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小学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的童年教育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4期  作者:大生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教育 家庭 私塾 竞智小学

    们在北平市立第二小[2]找到一个湖北籍的老师,因得入该校就读。我在枣阳已上到小学六年级。为了我小学毕业能考取一个较好的中学,三哥要我从五年级读起。星期四上午我被领去见五年级级任田老师。他出了几道算术题要我做。我很快都做对了。他很满意分咐我第二天就去上课。我到校的第一个印象是北平的同学很热情。一见面都围过来问长问短。听说我是湖北人,问我家遭了水灾没有?灾情如何?在学习上主动来帮助。做手工劳动第一课是剪纸贴画,他们主动借工具作示范指导。眞是亲如兄弟姊妹。上音乐课女老师

  • 文章成功的動力在自己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4期  作者:馬雲龍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成功 动力 吴店小学 求学 良伴

    首先要从师读书,「书中的智慧比黄金屋更为珍贵;书中的知识远比颜如玉更为迷人」。因为从师读书,才能够解人生之惑,知道什么是珍贵,不被什么迷惑。从小学启蒙到大学毕业,在吸收知识过程中,都需要师长的谆谆善诱与解惑,使思想观念知识日益进步。知识精进方向正确,是成长发展,获取成就的关键所在。坚定志向,果敢向上,不畏艰险,突破困阻,目标便可达到,理想亦可实现。从完整的求学历程里,实践人生存在的价値。对父母、师长、亲友都作了清楚的交待。求学靠聪明,聪明一词,一般言之就是

  • 文章枣阳资山新华小学创始人谢又彭传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6期  作者:布衣翁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新华小学 兴办学校 颠沛流亡

    年经枣阳南三区保安队中队长谢两荪推荐,出任东二区中队长。队部设在资山镇。镇上原无学校,儿童读书困难。镇上粮行出资请一老师,在孙氏宗祠内设塾教儿童识字。不能满足儿童求学需要。谢领导镇上士绅及商界捐资创办小学。校址改用镇东之有名的「观山寺」。寺依山面南而建,山上有寨,面对南方群山风景秀丽。寺分东中西三厢。中厢进山门为城隍殿,有四大金刚,城隍判官等神像。十分威严。后殿为大雄宝殿,贡奉三世佛。东厢大殿为太神殿。中厢东侧有观音殿。西厢前殿为关王殿,其后为僧舍。开始

  • 文章宝文小学——启蒙的摇篮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4期  作者:劉揚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宝文小学 新市镇 校歌 关公庙

    教育强多等 小学为基本 鄂枣新市立宝文左右虎杏山 河水绕北行 山川灵秀最宜人同学快努力 及时求学问 文明进步日日新前途无限量 国事能担任 振兴中华壮国魂这首朴实、爽口、言简意赅的宝文小学校歌,虽是七十多年前我常唱,至今仍能写出、背出,因为我对启蒙的摇篮-枣阳新市宝文学校,一直怀着深深的眷恋文情。我的出生地,原是距逯堂镇(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为新建的沙河水库淹没)两华里的小吴庄,临近随州的三合店。名为吴庄,却无一户吴姓,都是未出「五服」的杨姓。不知经过

  • 文章我親身參加武昌首義之實况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1期  作者:徐啓明  出版时间:1976-10-10
    关键字: 武昌起义 广西陆军小学 武昌陆军第三中学 辛亥革命

    武昌首義,時隔六十餘年,言人人殊,史實記述,率多偏見,因治史者與操筆撰述者,因某些事實上之影嚮,或不便秉筆直書,或存有我見,致造成紛歧錯雜之現象,使後人無法稽考其真實情形,古人云:「盡信書不如無書」又云:「禮失而求諸野」,頃見徐啓明老先生所述「親身參加武昌首義之實况」一文,實而無華,信而有徵,允為首義期中之可靠文獻。特寄與湖北文獻,作十週年創刊紀念中之珍史。希寶用之。徐啓明老先,現年八十餘歲,為首義參戰學生軍中之碩果僅存人物,現為廣西國大代表,其對書法與...

  • 文章二〇〇五年十一月十八曰为沔阳通海口完全小学百年校庆旅台同乡暨校友特撰词联申贺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58期  作者:吳弼中彙整 出版时间:2006-01-10
    关键字: 沔阳海口完全小学 百年校庆 旅台校友 诗联贺词

    一、贺电 旅台校友通市重庠,邑推敎张。完全小学,清末乃昌。新制伊始,艰辛备尝。敎材缺缺,师资茫茫。为育后进,力撑宫墙。六艺宗旨,四维典章。学风严谨,名播远方。春风化雨,曷敢稍遑。莘莘士子,校圃芬芳。济济才俊,家国争光。百年大庆,欢忭逾常。海外校友,归帆将扬。怅逢禽疫,未获称觞。事与愿违,歉仄莫当。谨申电文,贺飘书香。遥祝母校,山高水长。二、贺词—唐多令 祝三文敎总趋先。晚清新学园。育菁英,急起着鞭。桃李枝繁芳泽远,沾化雨,感怀添。才俊逾万千。耆髫庆百年

  • 文章台湾送炭慰乡愁——记台北市湖北同鄕会李理事长重辉等,专程返鄕,为长江水患,捐助两所小学复建经过及感怀。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0期  作者:李發強  出版时间:1999-01-10
    关键字: 台北湖北同乡会 长江水患 筹款救援 捐助复建小学

    和我同乡的捐款,在武汉购买棉被两千五百床,亲押货车三辆,送往县府准备赠送灾民。未料车未到达,就被灾民强索一半,可见灾民之苦甚。我们台北市湖北同乡会,有感于此情此景,为使同乡捐款,能迅速有效且直接的送到灾区,除由同乡会理监事会决议,并经湖北省台办陈春林主任来台访问时,同意于返省后就受害最重的灾区小学两所,(一县一所),由我同乡会就所捐款折合美金贰万元,各赠壹万元,以助复建教室之用。我们的用意是,学校教育不宜停顿,乡村教育经费最为不足,特别需要援助。因此,我们决定

  • 文章山靈水秀話新市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期  作者:劉止琳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故乡新市 小镇景象 宝文小学 城墙护城河 读书作业 特产红枣 乡间美景

    新市鎭位于枣阳县城的北方,六十华里,即我生长的故鄕,提起了新市使我忆起了绮丽的童年,风景如画的家鄕那里有朴实的人情,灿烂的文化,孕育着不少的靑年,使它来日结果开花。本鎭居民约有百余户,多为本姓亲族,不是哥哥弟弟,就是叔叔伯伯,除了邻居之外,更加上鄕亲,所以生活非常和谐,市内有两条街,即东西向及南北向,市鎭虽小,五应俱全,有学校、邮局、寺庙、戏台等等,市鎭上宝文小学为家父所创办,家境淸苦而品学兼优者,均可免费入学,学生约二百人,附近子弟均集中于本鎭受敎育

  • 文章武汉国际中小学生楚才作文竞赛台湾赛场在基隆市二信高中举行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5期  作者:常學文  出版时间:2010-04-20
    关键字: 武汉国际中小学生楚才作文竞赛 二信高中 鄂台文化交流

    文◎本刊记者常学文(注:基隆市二信高中举办「武汉国际中小学生楚才作文竞赛」情况)武汉「楚才作文竞赛」自一九八五年开赛,到今年已经举办到第廿六届,参赛人数累积突破了卅万人次。「楚才作文」最初只有武汉市学生参赛,由于广受各界的肯定,规模越办越大,从二〇〇〇年开始广邀海外华人参加,历届分赛场次包括了美国、法国、纽西兰、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海外参赛人数超过三万人,成为了武汉市具有重大影响的国际赛事。因此《武汉市文化发展规划》将「武汉国际中小学

  • 文章海天萬里憶城廂——陽新縣城憶往

    来源期刊:《陽新文獻》 第3期  作者:王希堯 出版时间:1988-07-01
    关键字: 阳新县沿革 县志记载 阳新八景 抗战胜利 双十节庆 城厢小学 文风颇盛 成惕轩石瑛

    我长到二十余岁,从未进过县城,三十四年秋,抗战胜利,我承县中老校长尹公兰轩力介,入设于易家祠的城厢中心小学任敎,该祠与我县儒学仅一山坡之隔,古祠虽逃脱战火,但祠后大遍建筑,均为断垣残壁,可以说,整个县城,大多数毁于战火,一段段的街市,成为废墟,眞是百孔千疮,记得那时正值双十节前后,大批已经受降而未解甲的日军,由湖南长途行军,经我阳新县城撤退,丑恶的日寇,虽不复当年神气,但仍能维持其严整军容,浩浩荡荡,成三路纵队行进,休憇扎营,秩序井然,眞令人有「虎死余威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