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库收录台湾地区期刊,为给研究者提供原始资料,本库保存期刊原貌、未删改,不代表本库认同作者的观点和用语,请鉴别!
民國三十三年春,山東省立第一臨時師範學校,建校於安徽省阜陽縣城西約十五公里之倪老寨與倪新寨。兩寨相距約一公里,校長爲劉敍賓(少卿)先生,校本部在倪老寨。兩寨皆有教室及教職員、學生宿舍,老寨正北約一公里之後湖,是山東省立第二臨時中學所在地。其西南約二公里之三王寨,是山東省立政治學院所在地。又其西約三公里之柴集,過去是國立二十二中所在地。該校西遷後,政治學院的自費班繼設於此。此一甚小之範圍內,本是偏僻鄕野,竟匯集如此眾多之師生,頓成人文鼎盛之區。三十三年春臨...
在我國對日八年抗戰的後期,山東省內重要都市及交通要道,均爲日寇佔領,國軍及地方部隊,則居於山地及偏遠鄕村游擊區內。當時省政府設在沂蒙山區,外有日本鬼子及漢奸,內有假抗戰之名,實則打擊國軍、消滅地方團隊的八路,腹背受敵。更不幸的是,民國三十二年初,駐防省府附近的部分游擊隊,變節投敵,逼得省府無法立足,於是倉促撤退到安徽省的阜陽縣,開始了流亡的生活。接着五十一軍及第三行政專員公署轄下第一縱隊防區,亦先後遭共黨圍攻,兩軍皆敗。居於原游擊區內的靑少年們,便紛紛逃...
一、前言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本軍閥在蘆溝橋發動侵華戰爭,憑藉其優勢軍力瘋狂的迅速向中國內陸進擊,沿海各省短期內先後淪陷,山東省自難幸免。政府領導全國軍民對日本侵略者艱苦抗戰的同時,對於那些撤退以及由淪陷區流亡至後方的靑年,開始有計畫的收容並施以教育。尤其抗戰晚期,日軍對於淪陷省份控制漸趨嚴密,各省政府機構亦多撤至後方。山東省政府便於民國三十二年秋撤退至安徽北部阜陽縣。正因爲如此,山東省靑年學生爲追隨政府流向抗戰後方的人數更形增加;省政府爲培育這些不願...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大陆赴台之各省市同乡会文献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您当前的IP是: Processed in 0.079 second(s)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08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 京ICP备06036494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