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库收录台湾地区期刊,为给研究者提供原始资料,本库保存期刊原貌、未删改,不代表本库认同作者的观点和用语,请鉴别!
日常生活:包括場鎭鄕村而言之,耕田以上之人家戶,總是一日三頓白米飯,三餐並重。夏日天氣燠熱,中午吃早上煮好的凉稀飯,晚餐則有豆漿稀飯,瓜菜稀飯之類,爲的是天熱人懶,菜飯一鍋熟,臨時添些泡菜便可以,此所謂「旋挑野菜和根煮」,城市之人,尙不克享受這一份鮮新飮食。如覺天時有旱象,則須提高警覺,以備萬一,則一日之中,至少有兩頓飯要滲入紅薯、飯豆、碗豆之類,以省米應變。旱災來臨時,米珠之勢,所在難免,然而娃兒夥不吃雜糧飯,照吃白飯。以農村小康之家爲例:主婦每天見亮...
瓜子花生、南瓜子葵瓜子,亦有靑茶普洱菊花、香片和「玻璃」,偶尔也有人打「字牌」,「逗十四」和「撮牌」的,走了进去就像到了家鄕的茶馆一样,到处都在讲四川话,你不信就听听下面这两人的谈话:甲:噫!你今天「郎格」现在才来哟!乙:吃了「少午」我就「息凉」,睡得很「安逸」的时候,忽然几个「炸炸雷」把我惊醒啦,我又等「偏东雨」住了才到「社会上」来的。甲:昨天你跟老张打撮牌结果输赢怎个啊?乙:你不要提啦,谈起「老子」就「冒火」,他「龟儿」谈得「帮鸡巴硬」,结果输了又不
朝山進香,川俗盛行,春夏秋冬,時序不一;有千里獨行者,有結隊同往者。上峨嵋山朝普賢菩薩,爲川中極盛香會之一,各地香客,在端陽節過後,便開始向嘉定進發。先在家鄕約集同伴,結成進香團。瀕行之際,齋戒沐浴,焚香吿祖,然後集合起程,以小黃旗前導,旗上書朝山進香等字,亦有帶小鑼一面,沿路敲打,以示莊嚴。個人則肩掛小黃布香袋一隻,內盛香燭供果之類。到達峨嵋縣,已是山脚,尙須購置炒花生,砂胡豆之類,以備上山布施猴子。據云峨山猴子最靈,凡香客在進香途中,飮酒吃葷,或做昧...
淸明扫墓,在四川亦称为上坟,本儒家追远之义,由来甚久。孟子齐人篇:东郭墦间之祭者,可见在战国之世,已有上坟之风俗。蜀中风俗,除淸明之日,在家中祭祖先,烧袱子之外,祠堂春蒸,亦在淸明前后,大会族人祭祖。淸明前后十天之内,都是上坟日期。家长率领一家大小,备雄鸡、刀头、祭酒香烛之属,至各地祖坟祭扫。每至一坟,先淸扫粪秽物,在坟上舖上几列细钱纸,挑上一束望山钱纸,然后烧香烛,设供,放一挂鞭炮,化财,依辈份一一叩头,等候钱纸烧尽,奠酒,方算礼成。淸明最大表示,是办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大陆赴台之各省市同乡会文献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您当前的IP是: Processed in 0.083 second(s)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08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 京ICP备06036494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