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將軍、老鄕親您好:很冒昧寫此信給您,一方面祝您健康高壽,另方面也祝社務順暢。埔里地區老鄕們正企望有個同鄕會。我們山東老鄕在臺的不少,大家散居各地。如果有一個全國性的同鄕會,各縣市設立分會,各鄕鎭設支會的話,同鄕們都樂意參加。像公教退休人員協會一樣,使得同鄕們有一個寄身安定之感。埔里地區老鄕們已在號召同鄕成立同鄕會,惟爲地區性,實在力薄。我們想,以您的聲望號召全國各地老鄕,及各級民意代表老鄕促成同鄕會,一定會順利成功。有了同鄕會的組織,從中央到地方一條式...
-
昌邑同鄕在臺者眾,背井離鄕四十餘載,歲月不饒人,來臺諸同鄕,由少而壯,由壯而老,此時此地深感歲月不再,缺少同鄕會之組織,致有散落,失去連絡之感。因此,每逢過年過節,或參加喜慶宴會之時,同鄕相遇,無不懷著一份熱愛鄕土的情愫,相聚恨少,希望發起成立同鄕會,能在一年一度的春節,舉行團拜,歡聚一堂,藉茲話舊,聯絡情感,增進情誼。於是在民國七十九年十月,首先由陳子駿鄕長捐助臺幣一萬元,由筆者負責撰寫「昌邑同鄕會章程草案」,並策劃籌備事宜。於八十年春節,同鄕在會賓樓...
-
民國卅八年五月靑島駐軍撤退,牟平反共健兒靑年男女,携帶家小五千餘人,隨軍播遷來臺。部份民眾因多年來**淸算鬪爭,備受摧殘迫害,血海深仇的反共堅強意志,聯合鄕人搭輪東赴日、韓,逃離匪窟。其後與原居日、韓及海外各地同鄕陸續回國定居,及流亡學生由穗輾轉來臺北,總數約萬餘人。此眾多鄕人來臺後,發揮其勤儉誠樸、吃苦耐勞的地區特性,兢兢業業,自立自強,艱苦奮鬪,生活漸臻佳境。其後年長者娶妻蔭子,就學就業仍本勤儉家風,力圖上進。就學靑年男女在國內大專院校畢業者比比皆是,...
-
八五、三、一
-
-
-
一、組織沿革花蓮縣山東同鄕會,自民國四十七年九月二十八日召開成立大會,迄今已滿二十五年。當時大陸戰局逆轉,國軍五十四軍,由靑島撤退來臺,卽駐屯花蓮。該軍官兵大多爲山東子弟,以及隨軍來臺之軍眷、公敎人員、民眾等,不下數千人之多,散居全縣各地,各自謀生。每人心靈上都有一種異鄕飄零,無依無靠之感。乃經花蓮縣政府敎育科長牟金泉(西山)鄕長與地方法院推事鄭小隱(笑吾)鄕長等,倡組山東同鄕會。是時會員僅有五十餘人。隨後年有增加,目前會員已達六百餘人。理監事會亦已改選...
-
目前居住在桃園縣的山東鄕親約三萬餘人,自民國四十三年成立同鄕會以來,經常有聚會活動,而以春節團拜最爲熱閙,是在臺各地同鄕會中表現得最精誠團結的一個。這不能不歸功於歷屆理事長的領導以及各位鄕親的熱心參與。歷屆理事長依序分別是:李德卿(不幸於數年前作古)、凌緖昌、孫承淦、戴文周等先生,現任理事長爲趙正明先生。會址設在桃園市中山路四二五巷三號二樓正誼公司大辦公廳,所有的聚會及團拜活動,就在這裏舉行,成爲桃園地區山東同鄕的聯絡中心及精神支柱。七十六年的團拜於二月...
-
泗水縣旅臺同鄕會既已成立,如何來融合會衆的心,齊一會衆的行,輔導會衆在臺灣繼續生存發展,建立原本幽香不朽的歷史,爲世代生生不息的根基。衆意急速創辦一份刊物,傳送各種需要的信息。欲達此目的,本會訊基是而出刊。論語八佾篇後段:儀對人請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爲木鐸!」木鐸者何!乃金口木舌之鈴,古時發佈政教振鳴以警衆的個鈴。意即天下無道久矣,上天不久將使夫子持警世的鈴,以行其道。也就是要持著警鈴來恢復聖道!現在,我泗旅臺同鄕...
-
我泗旅台鄕親,爲追懷當年戰亂離家之苦狀及不忘根本,由旅台年起,每年六月初,均舉辦離泗周年活動。本年離鄕己五十四年矣,紀念餐會,於六月九日(農曆四月廿九日)中午十二時,假台北市忠孝東路天成樓餐廳舉行。當日到會者有創會理事長元岱先生及總顧問化南先生伉儷,夏樸齋及董佩聲鄕長夫婦,及永泉鄕長祖孫,理事長鏡堂先生,王嗣維,毛新楷,李元慶,杜紹鈞,喬毅民,楊大春,張波鋒,董懷忠。諸鄕長及筆者,共二十餘人,大熱天,又加多位鄕長返回原籍探親及定居或年高行動不便,有此小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