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沿革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雜俎)台北市寧鄉同鄉會沿革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2期  作者:謝質高 出版时间:1984-02-26
    关键字: 台北 宁乡同乡会 历史沿革

    一、本會早於民國四十一年秋,即由在台鄕賢魯蕩平七公、周芷蓀六公、向構父四公、李益滋三公,曁趙籌萬、陳邦榮、林端生、周劍雄、黃啓榮、熊詩涵、李文遠、劉子夫等先生發起,假台北市華陰街臺北烟廠禮堂擧行成立大會。推擧魯蕩平七公爲理事長,周芷蓀六公爲常務監事,向構父四公、李益滋三公爲監事,陳邦榮、趙籌萬、周劍雄、林端生、魯岱、黃啓榮、熊詩涵等先生爲理事,並由黃理事啓榮兼任總幹事,推進會務。二、六十四年十一月各同鄕以前理事長魯蕩平七公、常務監事周芷蓀六公、監事向構父...

  • 文章道州孝子獲佳城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笳聲 出版时间:1986-01-15
    关键字: 历史沿革 淳朴民风 何孝子

    道縣,在零陵縣之南,城瀕瀟水上流左岸。隋朝的永陽縣,唐於縣置道州,改縣曰宏道,宋又改稱營道,明省縣入州,民國後改州爲縣。因其境內山明水秀,故人材輩出,除了宋代大儒周濂溪(敦頤)之外,至明代則有狀元吳必達,榜眼何淳頤,入淸以後,又有何凌漢以探花及第,其子何紹基,也是道光進士,鼎甲之盛,爲湖南全省之冠。何氏之於道縣,歷史並不甚長。由於宋室南渡時,有何念三者,擧家自益都避亂入湘,至道州後喜其當地民風淳樸,遂卜居於其縣城的東門外石漁湖畔,這便是道州東門何家(道縣...

  • 文章巍巍的東山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1卷 第1、2期  作者:周叔祁  出版时间:1985-03-20
    关键字: 东山学校 教育史料 历史沿革

    「漣水東山俱有靈,其秀氣必鍾英哲,聖賢豪傑皆無種,待孺生自識指歸」這副對聯,聽老師説是曾國藩在東山書院建立之初,所題門聯,惜物換星移,已不見其痕跡,這所學校,由清朝的書院,民初的小學,至民國三十年升格為初級中學,當時縣域附近僅湘鄉中學為公立,而東山初級中學為湘鄉首里所捐建,亦屬私立,但由於校產甚多,不收學雜費,而且教學認真,房舍亦佳,實不亞於湘中,故為學生所響往,雖無公立之名,却有公立之實。本校位置於縣城對岸東岸坪,座落於東臺山之麓,故名稱東山,這一座校...

  • 文章古鎮湘樓考略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8期  作者:陳湘魁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历史沿革 文献考证 地方古迹

    按:湘鄉市正重建鎮湘樓,主體工程年內竣工。樓中文化元素設計方案初步編出,受市政協之託,筆者搜集、整理有關文獻資料,撰寫出此文。

  • 文章湘潭名勝話昭山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鄒覺民 出版时间:1978-01-15
    关键字: 湘潭市 风景名胜 昭山 历史沿革

    歸去來兮,舊業已隨征戰盡。行不得也,雲山況是客中過。

  • 文章(人文風情)古鎭玉潭有四門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18期  作者:徐拂榮 出版时间:2009-01-20
    关键字: 玉潭古镇 历史沿革 四门诗 名胜古迹

    三國吳廢帝太平二年(二五七),析益陽立新陽,屬衡陽郡,治所在衡陽,縣治設今橫市長橋東北二里許。晉武帝太康元年(二八一),改新陽爲新康,屬荆州衡陽郡,縣治移至今城西十里之萬壽山冷水舖。隋焬帝大業三年(六〇七),置潭州(今長沙)總管府,並新康入益陽。唐高祖武德四年(六二一),復析益陽置新康縣,仍棣潭州。越三年復裁省新康縣,而玉潭鎮入湘鄉縣。五代時漢隱帝乾祐三年(九五〇),楚王馬希廣以其兄希萼守朗州(今常德)。希萼誘使辰溆州(辰溪、溆浦)及梅山(今安化境內)蠻...

  • 文章三沙市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40期  作者:劉陽先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地理位置 历史沿革 岛屿公共设施 主权归属

    零散的观光旅客;另设有永兴居民委员会。岛上是典型的热带风光,椰树成行,风光旖旎,每月补给船抵岛时,居民都会放假两天,协助卸下运补物资。驻岛官兵每两年轮换一次,工作人员半年轮换一次;生活用水系经处理过的雨水。岛上军用/民用机场系1991年建成,跑道长2,700米,可起降波音737飞机;有码头可停靠5,000吨的船只。岛上的行政中心设在「北京路」,有中国工商银行支行、人民医院、粮食站、邮电局、百货店、水产公司;另有博物馆、军史馆、西沙宾馆、公安派出所、西沙

  • 文章近代湖南的人口與都市發展(下)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張朋園 出版时间:1978-04-15
    关键字: 近代湖南 城市化 人口规模 城市介绍 历史沿革

    反而不如。然内河航行开放之后,铁路同时兴起,长沙水陆交通渐称便利,湘潭的繁盛相对下落。长沙的人口,民国初年时已经接近十八万人,为全省人口最多的都市。据统计,民国五年的人口分布,城内一三九、二三三人,城外三八、六五〇人,[2]此可看出人口膨胀已自城内发展到城外。民国二十年时,人口高达三十八万余,大部份均在城外。开埠以来,长沙日渐繁荣,巡抚岑春蓂曾说:「光緖三十三年开辟商埠以来,地方日臻繁盛,商贾辐辏,帆船络绎。」[3]开埠之前湘人已重视长沙的省城地位。有形

  • 文章新化縣志略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劉基 出版时间:1978-04-15
    关键字: 新化县 《新化县志》 体例介绍 历史沿革

    特别而突出者,新化之杨梅,有红白二种,硕大酸甜,跑遍大江南北,未能再尝此美味,冬笋制为玉兰片,为席上珍品,各种家禽野味,农村争相畜养狩猎,以为副业,每至农闲季节,市面各种野味仅可择而啖之,至于小吃馆,今仍愿津津乐道者,有左列各家:1、南正街咸生馆之牛肉面:坐定后,跑堂必先送上小菜两小碟,(今日台北市亦有仿之者)至于面条之輭硬合适,牛肉面之淳美,汤头之原汁,记忆中除长沙寳庆及汉阳鹦鹉州三地外,再无可比拟者。2、十字街菜香园之小吃:货眞价实,以雪花丸子及刮丸子

  • 文章湖南行政區劃之遞嬗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陳應龍 出版时间:1978-07-15
    关键字: 湖南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学术论著

    我們中華民國地大物愽,在地球上就面積言,除蘇維埃聯邦勉可與匹敵外,無有出其右者。內部行政區域之劃分,滿清時代設二十二行省,國民政府成立後,增爲二十八行省。抗戰勝利後,又將東北三省調整爲九省。在這些省區中,湖南居華夏之中略偏西南,幅員廣大,有人比之爲歐洲之普魯士或法蘭西。境內天然結構,有八百里之洞庭,七十二峰之南嶽,而湘、資、沅、澧四水,縱橫南北東西,交通便利,物產富饒,尤以濱湖各縣漁米產量爲最,自古卽有「洞庭熟天下足」之稱。四境疆界,東隣江西,南連粤桂,...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