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库收录台湾地区期刊,为给研究者提供原始资料,本库保存期刊原貌、未删改,不代表本库认同作者的观点和用语,请鉴别!
介绍了济南的三大名胜千佛山、趵突泉和大明湖,或是智水,或是仁山,都是令人喜爱的好去处。
山东省会济南因泉多故又名泉城,名胜多,古蹟多,如今在千佛山下又加修建万佛洞,因而他不仅有古蹟风貌,更具备了古老艺术的精华。位于齐鲁宾馆,散步可到达的千佛山,秀峯连绵,像一座翠屛逶迤于泉城的东南方。千佛山原名为历山,相传舜在此耕过田,故又名「舜耕山」。千佛山是厚层石灰岩构成,石质致密均匀,便利于大面积的雕凿,隋代开皇年间(五八一——六〇〇年),在千佛山及其附近羣山的悬崖峭壁上,雕凿了很多佛像,故称千佛山。千佛山腰有一古刹,名兴国寺,依山构筑,背依峭壁,掩映
所谓「三面柳」者,乃景物之写实也。「一城山色半城湖」:此乃登城内高处,环望郭外,俯视城内所得之大观也。也把它分开来说明:「一城山色」:城内无山,山绕郭外[1],千佛山屛蔽于城南,其西接连马鞍山、四里山,以东衔接橛山、平顶山、燕子山、砚池、茂岭二山,罗列城东,鹊山、华山并峙城北。在城内高旷处,环视郭外,淸荣峻茂,山峦起伏,半山坎[2]上,苍松翠柏掩映着梵宫僧楼。山色不居,与时推移,刚见悠悠白云轻拂碧山顶,倏忽纷纷瑞雪白了苍松头。似水流年,催促着这「一城山色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大陆赴台之各省市同乡会文献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您当前的IP是: Processed in 0.057 second(s)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08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 京ICP备06036494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