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库收录台湾地区期刊,为给研究者提供原始资料,本库保存期刊原貌、未删改,不代表本库认同作者的观点和用语,请鉴别!
动人的传奇故事。相传,当年春秋战国时期,鲁国木匠的鼻祖——鲁班受晋国君的邀请,在襄陵县义店村(即今襄汾县福寿村),村南深涧设计修筑了一座「飞虹桥」(又名「飞虹雨齐」系襄陵县十景之一),那桥南北有三十三丈长,桥面离地亦是三十三丈高,可是桥下没有一蹲桥墩,更不见一根脚柱,整个桥身悬在空中,好像长虹飞驾两岸,神奇极了,大功吿成,晋国国君为他设宴庆功,酒席宴上,这个夸赞他工程构思之精巧,出奇高妙的技术是天下第一高手,那个赞他的工艺之巧是当今之世绝无仅有……,这些颂赞语,眞似
張曜,字亮臣,號朗齋,直隸大興縣人。是咸豐同治年間的一員將領。張曜小時家境貧寒,當僱工,向人舂米維持生活。因而目不識丁。他似乎天生下來,就是一員武將。年紀很小,力量很大。又魯莽没文化。常和人吵架鬥毆。有一次代人擔了幾百斤米,路過一處地方旁邊有一少婦,幾乎痛不欲生。張曜十分同情上前一問,原是少婦不願嫁人。張這時怒從心頭起,惡向膽中生。特意找到少婦家中,將幾百斤米,壓在惡婆身上,竟將人給壓死啦。張害怕,没辦法,就流亡到河南。投身於軍隊,因常立較大功勛,屢得提...
清朝道光二十五年乙巳科狀元蕭錦忠,號史樓,湖南茶陵人,才華洋溢,瀟洒風流,曾愛上一個妓女,耳鬢廝磨,互相恩愛。中狀元後,榮錦返鄕,想起舊識,欲重相聚,尋訪原處,已人去樓空,查無影信,猜測可能玉隕,悲痛萬分,纏綿悱惻,撰寫一副特長輓聯,以示哀悼,其聯長達二百五十字,可說是最長的艷情輓聯。聯錄於後:試問十九年磨折,卻爲誰來?如膏自焚,如繭自縛,沒奈可羅網橫加,曾語余云:子固憐薄命者,豈惜一援手耶?嗚呼可以悲矣!憶昔芙蓉露下,楊柳風前,舌妙吳歌,腰輕楚舞,每覽...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大陆赴台之各省市同乡会文献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您当前的IP是: Processed in 0.074 second(s)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08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 京ICP备06036494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