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生諱爲悠,字長齡,世居蘄春高家新舖,邑之望族也。生於一九〇〇光緖二十六年庚子,爲永修公之單傳子。書禮家聲,兼事懋遷。先生就讀鄕塾,穎悟超人。不幸椿萱均早凋謝,遂輟學而理家業。賦性誠厚而愛人,鄕人咸親之。因之所營日用商店,蒸蒸日上。民初軍閥交替當政,戰亂頻仍,人民塗炭。蘄春臨長江而倚大別,爲用兵必經之地。先生住當通衢,兵災戰害,幾無寧日,商店時遭蹂躪,損失不貲。先生痛恨軍閥之餘,深悟「慶父不死,魯難未已」之訓,沛然而興爲民除害之志。一九二七年革命軍興,以...
-
本四字「好善憐才」,掄材早竟千秋業;是一代詩豪文傑,筆陣雄於十萬師。右列拙作,是我恭輓吾邑(陽新)鄕賢成惕軒先生聯,雖寥寥數語,似覺已將惕老生平梗概與風骨,總括無遺,成先生之道德文章,不唯在吾鄂而言,是巍巍北斗,望之彌高,即就全國而言,亦屬鳳毛麟角,表率士林,惕老終其一生,盡瘁黨國,掄舉兢兢,其勤謹事功,其風流文采,自有千秋史筆以記之,不才僅就先生芳規芳躅中一鱗半爪,略舉一二,以窺其平凡中偉大之一斑:一、實至名歸,詩豪文傑先生性嗜讀書,平居手不釋卷,故其...
-
湖北蘄春黃十公子—季剛,爲民初宿儒,文章典雅,詞旨深邃,經學精深,博窮典籍,誠一代國學大師也。辛亥首義,氏曾親臨武昌前線,民國成立,退而治學。先後執敎於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武昌高師,東北大學、中央大學等校,其弟子虎思先生著文發表於中央日報(四八、一一、二九)現經其族孫黃祝卿君交付某君轉載,特搜集于此以實文獻。——編者先師蘄春黃季剛先生,爲餘杭章太炎氏高弟,博窮典籍,弱冠卽負盛名,尤邃古音,超邁前賢,惟値澆季,邪說大興,師性情剛直,力排異說,因乃與世多...
-
曩歲壬子三月余七十初度,曾撰七十紀述五言古詩十四首敍述生平經歷。又壬戍三月八十初度,曾撰七言絕句一百零八首,再敍生平,則著重旅遊行跡。茲又九十之年,不嫌重複,爲詩自紀,就家世、時代、學歷、經歷、撰述、遊覽、交遊、機遇、榮譽、風波、窮困、老壽各項分別爲辭,共成七律十二首。平凡人生,鴻爪留痕,未敢言壽,以供一笑而已。環顧山光接水光。沼山之麓上柯莊。濟陽世系崇根本。瑞鵲堂名共族房。耕讀傳家遺祖澤。懋遷創業起他鄕。書香承繼新途進。下代開基到遠洋。吾柯姓爲周太王子...
-
黃侃,字季剛(一八八六—一九三五),是蘄春縣靑石鎭大樟樹人。他旣是辛亥革命先驅;又是著名的國學大師。名列淸末民初四才子(康梁章黃);又是章黃學派創始人之一。他小時候是神童,能出口成章,過目不忘;又勤奮好學。五歲曾作《寄大人詩》:「父作鹽梅令,家有淡泊風,調和天下計,杼軸任其空」!道出了他父親黃雲鵠爲官淸正的難能可貴品質。他年輕時,官費留學日本,參加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成爲激進分子,曾寫出《大亂者救中國之妙藥也》的文章,起了辛亥革命的號召,武昌首義的...
-
我於民前十二年三月廿日,出生在家世以耕讀爲業的農村,甫屆八齡,父母均先後逝世,經先大伯翰靑公(淸朝明經進士)教養兼顧,自科擧初廢,於啓蒙後,就讀新創設縣立高、初等小學及省立中學,進入武昌中華大學肄業期間,投筆從戎,應徵湖北陸軍第四混成旅入伍訓練,迨擴編陸軍第二師七旅七團已升任准尉級軍佐、駐防武漢,適置 蔣委員長領導國民革命軍北伐,經鄂軍響應號召、協同克服漢陽龜山之役,迫使北洋軍閥全部撤退,完成全國統一,始改編隸屬國民革命軍第十五軍第二師七旅七團,繼而改編...
-
公諱新,字良雄,湖北沔陽人。祖鵬程公,前淸秀才,父玉川公畢業法政專門學校,積學早逝,公五歲而孤,賴母陳太夫人守節自誓,教養成人,幼穎異,過目成誦,奇思銳發,庠師以「張良椎秦皇博浪沙」命題試諸生,公文最優,師大奇之。弱冠側身地方政治,精於吏幹,有聲郡邑。抗日軍興,武漢淪陷,敵騎蹂躪華中幾遍,公臨危授命,負責敵後武漢工作,偵測敵情,密輸中央,警肅諸奸,翦滅附敵之羽翼,以故敵於長沙、常德、宜昌諸役,迭遭覆敗,均爲我軍握其動態,制其先機,公功誠有足多者。三十三年...
-
父親離開我們的時候,我彷彿聽到北天邊傳來一陣陣砲火隆隆的聲音……。父親生在民前七年的九月十八日,死在民國六十四年的八月二十三日。這兩個日子,在現代中國史上特別具有艱苦奮鬥的意義,對我們來說,一個暗合了抗戰時期的紀念日,一個暗合了**復國的紀念日,這不正顯示了他生死須臾之間也絕不脫軍人的本色嗎?父親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三期,現代中國史上那些可歌可泣的北伐、抗日、剿共,他無不親身參與。在他的腦海裏,那些悲壯的事蹟深深的烙在一起,彷彿是他生命的全部,永遠忘懷不了。勝...
-
七月中旬,我和本院幾個同仁到台大醫院探望李濟之先生,他談笑自若,談了一個鐘頭的話,看他吃稀飯,然後告辭。當時我們說明再去,後來聽說他出院,以爲病已好了,就沒有再去,那知八月一日九時三十分竟在家逝世,沒有再見,我想,大家都有憾痛。他的逝世,對於他個人到沒有什麽,因爲吾們見面,彼此說:「年逾八十,隨時可以走路」;但是對於國家損失可大了!近年來我招待外國學術界重要貴賓,如:美國國會圖書館館長鮑斯丁博士,英國皇家藝術院院長卡遜爵士,我總介紹說:這是一九二六年在山...
-
少小離家老大回,鄕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這首「回鄕偶書」賀知章的詩,眞是描述了我這次迢迢萬里往家鄕棗陽尋根之行的心情。我出生湖北棗陽璩家灣。六歲時隨母親離開了家鄕。從此後輾轉居住過武昌、南京、重慶、貴陽、上海、廣州、非洲、南美洲、美國。從童年到老年五十多個歲月浪跡天涯。這一次還是第一次返鄕,也實現了我多年的夢想。我是在一九八六年九月中旬從美國舊金山居所,隻身往中國大陸一遊,預定是兩個月的行程。首先前往台灣探望久病的父親。再飛香港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