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10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紀念林故主席百歲晋一誕辰徵詩

    来源期刊:《闽聲》 第9期  出版时间:1967-03-01
    关键字: 吴语亭 乡俗 水乳 功名

    正取左词宗 吴语评选元秕糠礼敎殊鄕俗水乳禅诠晩岁诗陈实懽殿升沉人事江鄕悟剥复天心晚岁知姚天觉眼苦尙身羁觞岁客渐徒齿长杖鄕人陈旡竞花托诸纸上还鄕议纳入樽中卒岁忧姚天觉胪氷心耻作珂鄕梦雪鬓珍藏绮岁诗魏德端正录春色已将残岁换河声欲带一鄕奔正录雨淫溪已连鄕涨土瘠花祇间岁开正录正录略翦茅茨完岁事兼收葑菲采鄕风正录荔支如火撩鄕思■粟连云夺岁功正录名立胜于桩岁寿德孚赢得梓鄕光正录浚潮遗泽赢鄕諡犯塞先声罢岁输正录自造乱源秦岁短独承道统郑鄕宗正录辱甚于降输岁币快如

  • 文章高雄嚶鳴詩社社長壽誕徵詩

    来源期刊:《闽聲》 第12期  出版时间:1967-06-01
    关键字: 张鹤 寿诞 征诗 佳句

    高雄讯】同鄕名诗人高雄嘤鸣社社长张鹤先生,今年六秩大庆,该诗社为祝寿时发起「名世」诗局(第六唱),全省应征者,达三千余卷,大唱于五月廿八日与张社长寿筵同时擧行,先一日下午二时,起并在高雄市金马宾馆擧行击钵吟诗,宿构眼字为「花甲」六唱,来自全省各地,台中、嘉义,台南、屛东等地张氏亲友及各词长达二百余人。诗局正取四门,捐取二十门,(录取胪句以上选刋第三版)。同时张氏为诞辰发起征诗,收到名方友好诗人佳句颇多,刻正整理中,计划装印成册,以留纪念。

  • 文章(民間故事)金鉀玉鎖仔

    来源期刊:《闽聲》 第1期  出版时间:1966-07-01
    关键字: 旧俗 婚姻 茶亭 田宅

    福州未设市之前,原属林森县,为闽省文化,物产,人口会萃之区,因有八闽首邑之称。人烟幅辏,每遇黄道吉日,嫁娶日达十余起,京鼓花轿来往如鲫,某日有两家俱嫁女,一钜富,一极贫,花轿迎至中途相遇,该地名「茶」,即今南门兜与洗马桥之间,古■盖有中途避雨歇足之,今则已拆除,傍设茶店,茶乃出入必经孔道,因此花轿至此,肩舆者,息肩以憇。适大雨骤至,彩舆之雨具,两舆均置中避焉。接近密迩,贫女在轿中哭甚哀,久之,富家女心为动,遣婢向之问:「女子适人,离父母,远兄弟

  • 文章林故主席子超先生留台事迹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4期  作者:陳貽麟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林森 嘉义 青芝 遗物

    前国府主席林森,由于曾经在台湾的日治时代羁留过一段岁月,尤其是在南部的嘉义的司法机构,藉著工作的外衣,来掩护他秘密从事革命工作。所以,在台湾光复之后,在嘉义市特地兴建一座「青芝」,作为纪念这一代伟人。根据嘉义县文献记载:「林故主席森、字子超,系福建省闽侯县(后改为林森县)尙干鄕人,早年参加革命工作,追随国父左右多年。民国前十四年,奉国父之命前来台湾,准备策画重光工作。但是,日本政府侦防非常严密,因此,他就在台南地方法院嘉义分院,以通译为掩护,小住诸罗

  • 文章福州旗山发展观光宋玉水捐献第一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3期  出版时间:1991-05-20
    关键字: 福州 宋玉水

    本刊讯)旗山,位于福州南港,绵亘二十余里,海拔七百多米,与鼓山遥遥对峙,故有左旗右鼓二绝之誉。旗山又称翠旗山,层峦叠嶂,奇峰峥嵘,怪石嶙峋,岩洞不一,有一百零八奇岩,三十六洞天,风景秀丽,乃天然观光胜地。观光地区首要交通安全,闻当地有关人士已着手整修道路,并拟在区内筹建十座雅,以避烈日风雨,堪称顾虑周详,前途乐观;江口归来园园主宋玉水夫妇慨允捐献第一,开启建序幕。

  • 文章当代闽剧须生翘楚黄愿先生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01期  作者:林光耀 出版时间:1997-05-15
    关键字: 黄愿亭 蔡鼎新 《花》 《贬官记》

    照剧中记官贬愿黄『愿凭新曲彰善恶;立玉台表忠贞』。这是台湾书法家、福州月刊主编蔡鼎新先生看完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头牌老生黄愿赴台演出《曲判记》后,书写的一幅藏头对联。黄愿是福建福清人,十六岁考进福清闽剧学校坐科学艺。在戏校里,他每天清晨早起,走了里把路,来到瑞云塔顶,或大别溪边,吊嗓练气,练出了一付好嗓子,音亮气绝,深受老师赏识。戏校毕业后,他在福清闽剧团又在闽剧名家薛鸿生那富有京剧特色唱腔的指导下,终于成了一个唱功见长的出色的须生演员。后又迈入

  • 文章泉州名剎宿燕寺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55期  作者:吳江 出版时间:1982-08-01
    关键字: 宿燕寺 对联 侨乡 报恩堂

    宿雨朝烟,桃柳一庭皆佛法。燕去鸿来,乾坤万物尽禅机。」以上就是彫镌在泉州著名古刹宿燕寺山门上的一对联文。宿燕寺在泉州南门的店乡,据称建于清光绪年间。店原是泉州南门外一个著名的侨乡,村里人过去到南洋各地谋生的很多,印尼、菲律宾等地都有店村的侨民。店村四周的土壤适宜栽种菓树,所以它也是晋江有数的菓乡,村前村后,沿路都可看到枝叶茂盛的龙眼树,蔚然成林;在稻田间的禾稻,金黄稻穗,烘托出农村的初秋美景。出店不到一里,就是小乌石山麓,这座山就在店村后

  • 文章高雄嚶鳴詩社名世六唱

    来源期刊:《闽聲》 第12期  出版时间:1967-06-01
    关键字: 吴语亭 羽毛 百卉 名言

    正取词宗 吴语先生元 心正康庄方世路 眼明陷穽视名场殿 诗龛片席淸名在 尘甑千门淑世非眼 安贫不作求名计 流毒堪伤惑世言花 微沤起灭参名理 百卉荣枯悟世因胪 见贤每动齐名念 怀旧空期再世缘正取词宗 陈实懽先生元 自省未遑论世敢 谁知皆赘噉名何殿 事坏臣犹淸世颂 道非母为盛名忧眼 一哭生初撄世网 自恬物外脱名缰花 出使猿惊干世客 坐为鱼笑钓名人胪 岂眞无已争名局 究欲何为忤世怀正取词宗 林应澜先生元 大关穷达糊名卷 略寓兴衰厉世书殿 杀机怆伏高名后 生路

  • 文章龔家雙驂園

    来源期刊:《闽聲》 第8期  出版时间:1967-02-01
    关键字: 双骖 泉水 联句 凉亭

    园在乌石山西南麓的城边街,为龚家私有庭园。最初为龚海峰所兴建,号双骖,后毁于兵燹。数十年后,其旁系子孙龚易图又在原址复建,为纪念其祖先,乃号双骖园。园内植名种荔枝数十株,其中心处辟有「啖荔坪」的凉亭,幽雅异常。龚氏读书处曰:「净名庵」,为一楼房,有龚易图自撰的联句「旧梦湖山可吟局,遥天风雨亦吾卢」者,仍旧保存完好。园内有淸澄的泉水一处,泉水自岩隙涌出,水深约一尺,号曰「在山泉」。此外有「俱有」,「乌石山房」,「袖海楼」等小型建筑物数处。园后就是乌石山

  • 文章学院署中有名园补石别出心裁

    来源期刊:《闽聲》 第8期  出版时间:1967-02-01
    关键字: 石亭 校址 古迹 乾隆

    署在南门兜学院前,民国后一度作为国粹中学校址,后又改为三山中学。院址广濶,第三进的花园的园林之胜为前代留下的古蹟。署的正面有淸代学使所立的「笔捧楼」石碑。北窓之上有匾额曰「原靑阁」,并有跋文曰:「此间旧名为笔捧楼,以前夹两浮图,然室共三面,闇不覩物,余撒而新之,毕见三山之胜,因即题此名。乾隆癸未上已,河间纪明题」。楼北小丘之上有「补石」。筑之石,大小形状均不一。据称乾隆庚子时提学使朱竹君倡建此,当时门下士子有三百卅三人,每人均捐献一石,并于石上题刻

共101条记录 1/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