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名胜古迹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梅縣的名勝古蹟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1期  作者:丘秀強  出版时间:1987-02-08
    关键字: 梅县 名胜古迹 方志资料

    吾梅鄕親,自抗日勝利後,遠離鄕井,漂洋過海,來到臺灣,或遠赴南洋與歐、美、非者,泰半將屆四十年矣。昔日靑年今白髮,老來偏愛說童年。鄕友們相聚,無論寒冬或炎夏,或者逢年過節,總難免觸景而發生思鄕之情,對家鄕一草一木,作强烈的縈懷和追憶。臺北市梅縣同鄕會,決定在七十六年春節,出版首期會刋,至有其意義,確是鄕親老輩們和在外出生的下一代所需要的。爰以「梅縣的名勝古蹟」爲題,整理成此簡篇,以供談助。凌風樓與鐵漢樓凌風樓雄據在梅城上南門的城垣上,爲紀念宋文信國公而設...

  • 文章陽江歷史文物叢談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4期  作者:張希哲 出版时间:1976-12-30
    关键字: 阳江县 清代知县 历史案件 名胜古迹 陶瓷 名贤

    一、設縣沿革及清代歷任知縣陽江縣之建置,始於南北朝時代。廣東通志卷三郡縣沿革表有云:漢置高涼縣,屬合浦郡;後漢建安二十五年,孫權置高涼郡,又分高涼置安寧縣,爲郡治;晉因之。宋省高涼縣,移郡治恩平,以安寧屬焉。齊復來治。梁大通中,置高州,改縣曰高涼,隋平陳,郡廢。大業二年,復屬高涼郡。蕭銑時乃分高涼,置陽江縣。唐武德四年,復曰高州,兼置總營府,五年改高涼曰西平。貞觀二十三年,府州及西平縣俱廢,以陽江縣屬恩州。大順二年移恩州治陽江。五代屬南漢,宋亦曰恩州,屬...

  • 文章雲浮縣簡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1卷 第4期  作者:葉幗英 出版时间:2013-10-31
    关键字: 云浮县 名胜古迹 人文景观 历史

    (注:圖為雲浮龍灣,有江南九寨之稱)雲浮縣原名東安縣(民國四年改稱今名),係明末萬曆五年(黃帝紀元四一四六年,西元一五七四年)與羅定州(瀧江縣改稱)西寧縣(現名鬱南縣)同時建立,一州兩屬,合稱三羅。三縣之中以雲浮幅員為最廣,土地面積為三、四二四、一一五平方公里。人口依內政部人口局三十七年統計為四〇四、二〇〇人。據查建縣時,土地係由高要,德慶、瀧水、信宜、陽春、新興等各縣割壤結合而成。其特色有西山一區脫離縣境,還在信宜陽春縣之間,名為飛地。全縣分為東南西北...

  • 文章廣州市的名勝古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紫君 出版时间:1993-01-20
    关键字: 广州市 名胜古迹 石门 华林寺 镇海楼

    廣州市位於珠江北、南兩岸,珠江上源有東江、西江和北江。北江自古以來,便是中原進入廣東的有名而且重要的水路。唐時,韓退之、王金興、柳宗元等流謫本地,宋代,蘇東坡左遷廣州時,皆順北江而下,因此沿岸古蹟甚多。歷來由海上進入廣洲,以珠江為有名的水路,宋代,印度高僧求那跋摩僧,求那跋陀羅僧前來中國,都是溯珠江而上進入廣州。所以,珠江沿岸有很多佛敎的古蹟。廣州市的名勝古蹟很多,特為介紹。石門『貪泉」『石門返照』是宋、元兩『羊城八景』之一。西華寺是石門村一座古寺,寺的...

  • 文章西江肇慶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18期  出版时间:1982-09-25
    关键字: 庆府城 庆昌 名胜古迹 水陆交通

    庆府城,古称「庆昌」,在西江北岸,离广州市约一百公里,溯西江而上约一百五十公里为广西省之苍梧(梧州),民国元年,废府,设高要县。庆城垣护衞市区,周围长五华里,四面各有一个城门。东门内大街为商业区,最热闹,东门外街为木材店、谷物店、海产店。市内人口稠密,道路狭窄,大多是石板路,或用砖块舖成的路,又没有都市排水系统,因此每次大雨,便泥泞难行,但却有中国古城的风貌。庆的名胜古迹多,主要的有:浮光寺、开世寺等名刹。在肇庆西方的台山山腰上有罗公庙,登山远眺,景色

  • 文章湛江市重要名勝古蹟考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郭壽華 出版时间:1972-06-01
    关键字: 湛江市 名胜古迹 行政区划图 诗词

    廣州灣在淸末租予法國(註:一八九八年十一月十六訂中法租界條約七款),原定九十九年爲期,抗戰時,廣州灣爲日軍所據,八年抗戰勝利後,爲我國收回。(註:一九四五年三月十三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與法國臨時政府訂立交收廣州灣專約)於民國三十四年冬改爲廣東省轄湛江市,從此廣州灣復歸祖國懷抱。廣州灣在雷州半島東北,島嶼星羅,風景殊佳勝,其地,在淸末之前,文風已頗興盛,宋朝以來,中原無數名賢,蒞臨雷州半島及今湛江市。如宋丞相李綱、冦準、文天祥,及著名文學家蘇東坡等,都在今湛...

  • 文章惠州屬十縣述往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譚日英  出版时间:1995-12-31
    关键字: 惠阳 地理环境 物产交通 名胜古迹 历史名人

    「惠州」之名源自宋朝,及淸雍正十一年始置惠州府,轄今之惠陽(歸善)、博羅、河源、紫金(永安)、龍川、海豐、陸豐、連平、和平、新豐(長寧)十個縣份。東接潮梅,北連汀贛,西鄰北江,南濱大海,疆域之廣為廣東各州府之冠,以地居要衝,向為軍事重地。今雖時移世易,若干情況或不如前,但江山不改,仍不遜往昔風光,為溫故知新,特緬懷過去,將惠屬十縣情況作簡介:一、嶺表雄郡——惠陽縣惠陽係惠州十屬首縣,原為惠州府治,淸以前名「歸善」,漢時屬南海郡博羅縣地,南宋時為懷安縣屬東...

  • 文章順德的「忠義儒林鄉」——龍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馮忠效 出版时间:1978-09-30
    关键字: 龙江 学校教育 名胜古迹 忠义人物 清廉官员

    順德在廣東各縣裡,是一個響鐺鐺的縣份,號稱五大縣之一,與南海、番禺、東莞中山(卽舊香山)等縣齊名,人們往往與各大縣連貫而稱,與南海,番禺併稱的時候稱作「南番順」,與東莞幷稱時稱作「東順」,與中山幷稱時稱作「中順」。由此,可見順德在省中的地位是不亞於各大縣的了。順德是一個面積很小的縣份,戰前廣東建設廳農業生產調查統計,所開列九十多縣中,僅比赤溪縣和南山管理局較大外,爲全省倒數的第三名。但科擧時代的功名,其興盛則堪與南番二縣等量齊觀。據順德縣誌載,科擧時代的...

  • 文章銀溪鄉山川人物記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0期  作者:余玉舫 出版时间:1974-02-10
    关键字: 银溪乡 家族姓氏 名胜古迹 趣闻轶事 民俗风情

    銀溪鄕坐落縣之中西部;乃大麻區八鄕:「蓮塘、中蘭、恭洲、北埔、(韓江之東)大麻、崑崙、銀溪、黨溪、(韓江之西)之通稱。北通梅縣縣屬之鴈洋,以明山嶂爲界;西接豐順縣屬之坎頭,以銅鼓嶂爲界;東以韓江河爲界;南以銀灘、赤水、岸洋坪爲界;東北角以岐峰頭、崑崙村爲界。東北長約六十餘里;東南最濶處不及十五里。人口六千餘人,丘、余、房、黃、廖五姓人數較多,約居半數。全部分八十餘村落,二十餘姓氏。地處偏僻,山多田少。居民生活:多以燒炭、做柴、撑船、放排、種山、耕田等工農...

  • 文章廣州市概況及名勝古蹟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85期  出版时间:2007-09-01
    关键字: 广州市 名胜古迹 天气 白云山风景区 中山纪念堂

    廣州市,位於廣東省中部。全市現轄越秀、東山、荔灣、海珠、白雲、天河、芳村、黃埔等8個區和番禺、花都市、從化、增城等4個縣(市)。面積7434平方公里,人口約600萬。市政府駐於越秀區。廣州的天氣一月是廣州最冷的月份,但平均氣溫也有13.3℃,最低極限溫度0℃。八月是廣州最熱的月份,平均氣溫28.2℃,最高極限溫度38.7℃。二月份的廣州仍較冷,平均溫度13.5℃。三月份溫和明媚。四月平均溫度21.8℃,常伴有梅雨。五月至六月是稱為「龍舟水」的雨季,動輒有大雨,平均氣溫為26.4℃,七、八...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