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趣闻共返回2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事三則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9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大埔 趣闻轶事 乡野传闻

    扇面題詞結鴛鴦從前,埔邑某鎮有一位青年,生性聰敏,頗有文才,然而每年鄉試都名落孫山,眼看青春似流水一樣逝去,產生了厭世情緒,在28歲那年春,終於在當地一間寺廟裏削髮為僧,過著朝鐘暮鼓,青燈黃券,念經度日的生活。有一天,來了一位知縣偕同其年方16歲妙齡美貌的女兒前來佛前參拜,拜完出門而去。然而其女不小心掉了一件東西在地上,青年和尚把它拾起打開一看是一把紙紮扇。他馬上拿起筆在扇面上題了一首詞,急忙趕出門去,把扇子交還給少女,少女看了詞頗不理解,連忙交給其父,知縣...

  • 文章也談鄉賢宋湘韻事一則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6期  作者:廖庸  出版时间:1992-02-15
    关键字: 宋湘 趣闻 历史集萃

    自古才子多風流,鄕賢芷灣宋公,才子也,亦風流人物也。像一姊不如二姊嬌,三寸金蓮四寸腰。或妻穿紅妾穿綠,魚送酒肉送飯。或則是唔識黃塘問黃塘,一心借問大叔娘等韻事,鄕親們都已耳熟能詳,不加重述。現在只說一則比較少爲人知之韻事,說故事者不作考據,所以不記時地,但爲故事之抒展,亦設定是某一夜罷;因爲夜色最使人遐思。蘇子瞻因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而興起重遊赤壁之興。而才子或亦因夜色撩人,而引起某種情懷。這裡且仿歸去來辭句:想起秦樓,載欣載奔,老鴇歡迎,美女候詢。大慨...

  • 文章火燒石牌樓傳奇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9期  作者:饒樂先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大埔 石牌楼 趣闻轶事

    大埔縣茶陽城內,有一座為明代進士饒相建造的「南北地卿」石牌樓。饒相,字志尹,荼陽城內人,自幼聰敏過人。十五歲為庠生,二十二歲中廣東鄉試第四名經魁,二十四歲,為明嘉靖乙未榜第七十二名進士。官授中書舍人、戶部員外郎、按察副使等職。是茶陽饒姓的第一位進士。饒氏族人深感殊榮。為褒揚其佳績及豎樣板,激勵族人後來者激流勇進,詩書發家。族人便合全族資力為饒相在縣衙(今茶陽鎮政府)前40公尺處建一座「南北地卿」石牌樓。據筆者及十餘耆耋長者共同回憶,「南北地卿」牌樓有八根約...

  • 文章吾埔婦女通稱孺人考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5期  作者:留園 出版时间:1978-12-01
    关键字: 大埔妇女统称 孺人 来源 趣闻轶事

    古時婦人,因夫榮子貴而受皇帝封贈者,謂之命婦,命婦可分七級:一品曰夫人;二品亦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普通婦人,則通稱爲某氏,所以別貴賤也。(民國以後,因已廢除封建制度、統稱夫人)惟獨吾埔婦女,則除其夫或子躋身顯官,另有較高之封贈外,其餘悉稱孺人。筆者少時,曾以此事爲奇,詢之鄕中父老,始識其中原涉及一段不平凡故事,特爲表揚於下:考吾邑係僻處廣東東北角之一個小縣,由於境內山多田少,地瘠民貧,故男人多出外謀生,家中事...

  • 文章梅州得名爲「梅」的由來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1期  作者:溫懷粦 出版时间:1996-12-01
    关键字: 梅州 名字起源 趣闻轶事

    緣起: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七日世界客屬第十二次懇親大會在梅州市舉辦「客家學術硏討會」參加的專家學者與代表八十多人,會中台北市梅縣同鄕會代表團團長溫懷粦提出:。與會人士要求溫氏將梅州得名由來的「正本淸源」之說,寫為文章廣為宣導。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台北市梅縣同鄕會第十八屆理監事第十七次聯席會讓決議請溫氏撰文在同鄕會第九期會刊發表,俾梅人知之,客家人知之,世人知之。其後得閱香港中流出版社和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於一九九五年六月聯合出版的「客家源流探奧」一書中,見其引述...

  • 文章楊直齋義行獲報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2期  作者:述夔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 杨淮 名贤传记 趣闻轶事

    吾埔百侯楊家,在淸代,科名十分鼎盛,鄕人士稱爲「百侯楊」,和在城的「在城饒」及人口衆多的「張半縣」並稱。在城饒家,以明代的饒相、饒與齡「父子進士」爲代表,「張半縣」的科名,則以淸代的「開邑翰林」張作舟,和南山人先考得解元後捷翰林的張翱爲代表。他們的名字,在明淸兩代都是响當當的。而「百侯楊」之在明代,科名却不十分鼎盛,一直要衍到淸代才出了進士楊之徐、和他的三個兒子楊纘緖、楊黼時、楊演時都中了翰林才更名揚於世。這是因爲第一吾埔開邑,是在明嘉靖五年(公元一五二...

  • 文章宋湘諷和尚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陳新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宋湘 和尚 讽刺诗 历史趣闻

    某廟主持了空,素無德行,不守清規,卻偏要假裝斯文,附庸風雅。有一次,宋湘路經此寺,了空硬要請宋湘為其作一首詠讚詩。宋湘心想:不如乘此機會,暗中罵罵這個死禿驢也好。於是,鋪箋揮毫:一夕陽光照太虛,化身人去意何如?秋爐煉丹不用火,兩點離心去後無。了空見有陽光、太虛、化身、煉丹等詞,均是充滿著釋道兩家無限玄機的懺語,連稱好詩好詩!送了十兩白銀,作為潤筆之資。宋湘收下後,心裡暗笑,揚長而去。了空將此詩視如珍寶,掛於客廳正中,每逢客來,便洋洋得意地進行炫耀一番:這...

  • 文章家鄉小掌故之四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2期  作者:林時青  出版时间:1988-02-28
    关键字: 家乡掌故 艺文选粹 乡野趣闻

    洪秀全祖籍梅縣石坑鄉磜下村,年長同鄉,多能知悉,並經名歷史學家羅香林先生考證詳確。據故老云:當洪秀全於廣西省桂平縣金田村起義時,聞其地形名金鵝孵卵之祖屋棟樑上,螞蟻群集,中有一最大之紅色螞蟻,蟻群似簇擁其為王。其後事聞於清廷,卽派宮中深諳堪輿術之詹天師南下,至其祖屋察看,旋於其來龍處鐵山嶂名野猪凹處挖一小溝,以截斷其龍氣云。

  • 文章廡齋脞記㈢粤人科場記趣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廡翁 出版时间:1987-09-30
    关键字: 粤人科场趣闻 梁耀枢 黄章 谢启祚 冯潜文

    ㈠梁耀樞狀元天定順德梁耀樞,字斗南,中同治十年辛未科一甲第一名狀元,爲吾粤繼番禺莊有恭中乾隆四年己未科狀元、吳川林召棠中道光三年癸未科狀元之後,第三位也是最後一位在滿淸一朝中,獲得狀元榮銜的人,在同治辛未這一科裏,也頗多有名的人;如二甲第十九名張佩倫爲張愛玲之祖父;二甲九六名鄧蓉鏡爲廣雅書院院長;二甲第十五名周福淸爲周作人(魯迅)之祖父;三甲一九一名勞乃宣爲我國著名文字學家……等。梁氏未中前,有高郵王補帆中丞凱泰益文官廣東藩司時,在省垣建一書院,因中丞先...

  • 文章大埔縣掌故雜談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7期  作者:廣林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大埔文人 风骨 趣闻轶事

    昔大禹圣也惜寸阴,孙英、陶侃贤也,惜分阴,苟中材以下,安可以分寸计哉?……」萧进士以励行勤读,敎他的儿子,埔人也即以此敎子孙,像这样的风俗,还不会产生安贫乐道的士风吗?2.有尊师重道的制度:前代尊崇儒敎;所以尊师重道,也从尊孔做起。孔子庙称为圣庙,圣庙前有一块卧碑(即是石碑刻上了字,把它平放在圣庙前道上,故俗称卧碑。)碑上写着「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就是皇帝也不例外,如果有至此不下马下轿来很恭敬步行的,便会遭撤职查办。到祭孔的日子,参加祭孔的人员,一律要先

共27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