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客家人共返回3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客家之南遷及東移台灣開拓奮鬪的精神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0期  作者:連文希 出版时间:1984-02-12
    关键字: 客家人 南迁历史 客家人口及分布 客家人台湾开拓史

    壹、客人之南迁及其流布一、客人之南迁客家,又称客人、客家人,兼或也有名之为客族者,乃系我中华民族一支重要的主流。其今日分布地区,以我国西南、东南(包括台湾)各省为主。总人口约在四千三百万人以上。由于具有独特的语言、民性和习俗,所以也就形成为一独特的民系。客家,之所以被称为「客」或「客人」的理由,顾名思义,当与其所居留之本地土著有别。盖其先民原住地,据「唐书」食货志、宋初乐史之「太平寰宇记」、宋神宗勅撰之「元丰九域志」、南宋王象之所著之「舆地纪胜」诸书记

  • 文章百姓尋根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3期  作者:鍾台山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客家人 追溯祖先 台湾姓氏 祖籍地寻根

    人同根,语同源,一脉相承的地缘—血缘—历史渊源。汉家人(客家人)早期移民来台,受到清初渡台三禁影响,比河洛人(福佬人)要来的晚。因此西部肥沃平原大都已被福佬人占有,便往丘陵地、山坡地开垦谋生,因此客家人现在比较集中在桃园、中坜、新竹、苗栗、台中新社、石岗、东势、高雄美浓、六堆、屏东等地区。俗云:「木有本,水有源」,人一样与先祖血脉相连,无人不想追溯祖先,因此中国人自古以来,无不重视姓氏寻根。台湾百姓往大陆寻根,大可分为两种。一、是明清时期因拓垦而移居台湾

  • 文章客家與畬族究竟是誰同化了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0卷 第3期  作者:馮秀珍 出版时间:2012-07-31
    关键字: 客家人 畬族 语言 历史 同化问题

    本文作者冯秀珍为广东丰顺客家人,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客家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北京客家海外联谊会学术部主任,中国易学与科学委员会理事。

  • 文章認識國父家世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陳運通 出版时间:1990-03-31
    关键字: 孙中山 客家人 家世考证 档案资料

    联合报七十八年十月十八日专文讨论国父家世史料,谓国父是否客家人,无法肯定,同月廿八日联合报又刊出台中大里施荣安「国父不是客家人」一文,内容更简单而不深入。兹就笔者查考所及,提供数点,以作大家参考。从资料上看来,国父是客家人,应该是没有疑问的。早在一九八四年(民国七十三年)六月廿九日笔者旅居美国期间,见华府邮报刊载:「国父族谱在大陆江西省宁都县发现」惟中共幷未公开详细内容,无法探其究竟。研究国父家世的学者甚多,著作亦不少,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如:一、一九四二

  • 文章客家入墾臺灣南部地區考略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9期  作者:連文希 出版时间:1972-10-01
    关键字: 客家人迁徙 台湾南部 开拓垦殖 历史考证

    壹、前言關於臺灣地區的開發史事,可追溯到明季天啓、崇禎年間(西元一六二四年至一六四四年)的顏思齊、鄭芝龍以及荷蘭人、西班牙人對於臺灣南北部的墾殖和經營;但觀其拓墾的地域,僅限於今臺南市和臺北縣的淡水曁基隆市附近一帶,範圍甚爲狹小。到明永曆年間(十五年至三十七年,西元一六六一年至一六八三年)的明鄭時代,鄭氏曾大事實施兵屯制度,奬勵軍民墾荒耕種;其所開墾的區域,雖較前爲大,但因限於人力(據近世人口專家的硏究估計,當時全臺漢人人口約爲十二萬人),仍然集中於今臺...

  • 文章客家入墾臺灣地區考略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1期  作者:連文希 出版时间:1974-12-01
    关键字: 客家人 开发台湾 历史考证

    该地域石头坑(今苑里鎭里)、福兴(今通霄鎭福兴里地区)等地,随后亦建庄定居。五、客人之入垦苑里鎭地区:按该地区濒临西海岸,早在雍正二年(西元一七二四)时,已有汉人前往垦居。至乾隆年间,闽、粤籍移民陆续移往垦耕,遂有村庄之建立。客家人之入垦,似始此时期。据伊能嘉矩「地名辞典」谓:乾隆三十七、八年(西元一七七二—七三年),有粤人郑、余、叶、严四姓入垦该地区石头坑(今苑里鎭石鎭里地域)等地,乃建庄定居。嗣后,客人来居者日渐增多;而入垦苗栗其他地区者,亦多路经通霄及

  • 文章客家的泥土 灑在全世界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作者:黃淑玲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客家人 恳亲大会 客家乡情 历史迁徙

    第十三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十一月九日在新加坡揭幕时,南洋客属总会会长曾良材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属代表,走到一张放在地板上的世界地图旁边,打开手中的玻璃罐。这些从客家乡亲们居住地带来的黄色沙土,洒落在地图上,象征天下客家人乡情的集合。一千四百多位来自二十多国的客属代表参加了这场开幕式。这次恳亲会有一系列的活动,主题为「客家人:从过客到公民」的展览,在新加坡的国家博物馆一直要展览到明年三月九日,展场有五百多件客家珍贵文物。星国新闻及艺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杨荣文说

  • 文章探討客家源流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8期  作者:李上珍 出版时间:1993-12-01
    关键字: 客家源流 客家祖源 客家人入台

    散居于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号称将近一亿人口,为我国各民族之冠,在台湾则为第二大民族。客家人发祥于中国大陆中原地带(即长江、黄河流域),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辗转迁徒福建西南部,广东东北部,江西东南部一带,这三个区域实际上是连在一起的,亦为淸一色客家居住地区,统称为闽、粤、赣边区。再进而迁移台湾或海外各地,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且有辉煌的成就,团结合作,四海皆兄弟。客家人迁到什么地方,都经过艰难困苦,垦荒辟地,奋勇争鬪,养成刻苦耐劳,刚强坚毅,爱鄕

  • 文章失落的客家人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徐賢德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客家人 台湾屏东 大埔村 族群归属 农业开垦

    近年来「客家学研究」成为一门显学,六堆地区是台湾南部客家庄的聚落,而高树乡大埔村位于六堆客家聚落之内,全村却通行「福佬话」即闽南语,即使是五、六十岁中壮年人,也都以福佬人自居,年青一辈更是以福佬话作为沟通工具。「福佬客」是指原来为客家人,但后来被闽南福佬人同化的客家人,过去的福佬客研究多半从客家的居住环境、闽客械斗、人数、婚姻来说明「福佬客」的成因,本文从本文主要探讨高树乡大埔村人的族群认同变迁现象,从文献分析、语言现象以及信仰习俗、姓氏族谱、户籍资料

  • 文章近代東南亞客商概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1卷 第2期  作者:丘峰  出版时间:2013-04-30
    关键字: 东南亚 客家人 商会 发展历史 近代

    作者簡介:丘峰,梅州市梅江區人。早年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曾任花城出版社上海負責人,現任上海社科院研究員、教授、上海客家聯誼會會長。

共38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