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北伐战争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粤軍第一師滄桑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李鑄靈 出版时间:1993-09-30
    关键字: 粤军 北伐战争 扩编经过

    此時第一師內部亦意見分岐,第一團長謝毅及第三團長陳修爵表示擁陳,第二團長徐漢臣曖昧含糊,第四團長陳銘樞,工兵營長鄧演達,獨立營長郭學雲,第一團營長梁鴻林,第四團營長陳式垣,繆培埜等則堅決擁護孫總理,時師長梁鴻楷,參謀長李濟深,中校參謀徐景唐則表示為避免分裂解體,保存實力,只有表面上順從與敷衍陳逆,才能生存,陳逆亦不為過甚,只要第一師不隨許部入閩,即予收容接濟,並調回廣州整編。第一師南返時,路過始興,以張發奎部無所歸屬,乃招收編入第一師為輜重營,抵廣州後,...

  • 文章廣州誓師北伐記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牧甫 出版时间:1989-09-30
    关键字: 广州 北伐战争 誓师 学术论述

    嗟我將士,爾肅爾聽,國民痛苦,水深火熱,土匪軍閥,爲虎作倀,帝國主義,以梟以張,本軍興師,救國救民,總理遺命,炳若日星,弔民伐罪,殲厥兇酋,復我平等,還我自由。嗟我將士,爲民前鋒,有進無退,爲國效忠,實行主義,犧牲個人,丹心碧血,革命精神。嗟我將士,一德一心,毋忘恥辱,毋憚艱辛,毋惜爾死,毋愉爾生,壯烈之死,榮於偸生。嗟我將士,保此國家;嗟我將士,保此人民,遵守紀律,服從命令,惟紀與律,可以致勝,生命爲私,紀律爲公,生命爲輕,命令爲重。嗟我將士,團結精神...

  • 文章汀泗橋之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牧甫 出版时间:1988-12-31
    关键字: 北伐战争 汀泗桥战役 战争实录

    北伐是百年來中國的大事。而汀泗橋之戰都是北伐戰役中的大事。也是我百粤戰士揚威宇內,掃平軍閥的一件大事。汀泗橋雖然不是在廣東,汀泗橋之戰,都是廣東歷史上一件大事。北伐的策略是對北洋軍閥採取各個擊破,當時軍閥的力量最大的是吳佩孚。威脅革命策源地最大的亦是吳佩孚。蔣公的戰略是遠交近攻,把張作霖孫傳芳先擺在一邊,以全力攻破吳佩孚主力爲北伐第一高棋。汀泗橋之敵是吳佩孚主力所在。汀泗橋爲粤漢鐵路的要站,武昌,岳陽間的天險,其他南西北三面環水,東則群山聳峙,僅西南兩端...

  • 文章廣州誓師北伐記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牧甫 出版时间:1989-12-31
    关键字: 广州 北伐战争 誓师 人员名单 行程纪实

    國民革命軍各軍之編成及其兵力與主管姓名如次:第一軍軍長何應欽,轄五師:第一師師長王柏齡,轄孫元良、倪弼、薛岳三團。第二師師長劉峙,轄陳繼承、蔣鼎文、惠東昇三團。第三師師長譚曙卿,轄凃思宗、徐庭瑤、衞立煌三團。第十四師師長馮軼裴,轄鄧振銓、蔡熙盛、周址三團。第二十師師長錢大鈞,轄王文翰、趙錦雯、李杲三團及劉秉粹補充團一團。另有直屬之張貞補充團、蔡仲笏之砲兵團、朱毅之警衞團,計十九團。第二軍軍長譚延闓,轄四師:第四師師長張輝瓚,轄謝毅伯、周衞黃、鄧赫績三團。...

  • 文章廣東部隊話滄桑《輯要》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3卷 第2期  作者:倪文達  出版时间:2005-04-30
    关键字: 北伐战争 汀泗桥战役 广东部队 蒋介石

    四、國民革命軍北伐(一)掌握契機,實施北伐蔣公中正領導國民革命軍完成二次東征之後,即行積極準備北伐工作,國民黨盱衡當前革命情勢;在國內方面,馮玉祥的國民軍、被迫退出北京至南口後,中國情勢有很大變化,吳佩孚、孫傳芳,加以奉系張作霖等三大勢力日強,帝國主義對華虎視眈眈。尤以俄共代表鮑羅廷掌控之下因「容共」而潛伏于國民黨營內共黨份子,無時或竭地,要掠取本黨既得之革命果實,因此必須掌握契機,進行北伐,始能開拓光明前途;於是中央于民國十五年四月六日推舉蔣中正爲軍事...

  • 文章北伐戰史濟南會戰戰鬪經過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3期  作者:涂思宗 出版时间:1988-10-01
    关键字: 北伐战争 济南会战 战史修订 战争经过

    由於中華大典北伐戰史中,其行軍要圖及文字說明,認爲係第二兵團陳調元部之第三十七軍第三師由膠濟路側出濟南而首先佔領之記載,與實際事實不符,當年參加佔領濟南戰役任第九軍第三師師長之涂思宗先生,於民國六十四年七月將當年戰鬪之經過眞相呈請當時之第九軍軍長顧祝同經轉請國防部史政局更正在案。此爲北伐戰史戰鬪經過事實之第一手資料,彌足珍貴,特爲轉載,以光篇幅。——編者

  • 文章”文武全才“吳鐵城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高士振  出版时间:1996-09-30
    关键字: 吴铁城 生平介绍 同盟会 北伐战争

    转任江西都督,以迄湖口起义失败为止。光复九江,统一全江西是吴铁城初露才华的第一回,他当年只有二十三岁。一位二十三岁的青年人,出生入死,统领全局,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化险为夷,显示了他非凡的才华。2跟定中山反袁北伐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中旬,吴铁城与林森被推选为江西代表赴上海、南京参加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他们与陈英士、宋教仁、马君武、谭人凤、居正、黄兴等人相处甚欢。十二月下旬孙中山先生从海外返国,吴与林等十七省代表,议定临时约法,并一致推选中山先生为临时大总统。不久

  • 文章北伐後廣東軍政界五屬聞人憶述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6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1991-10-10
    关键字: 北伐战争 广东军政界 嘉应五属同乡

    ——正君見聞有限,掛一漏萬,寫此意在抛磚引玉,殷望梅興蕉平鄕賢各就所知,寫成續篇,藉存史料,並以激勵後進。——

  • 文章張向公白旗振軍心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倪文達 出版时间:1992-06-30
    关键字: 张发奎 人物事略 北伐战争 “白旗振军心”

    队伍,向前节节推进,势如破竹。「铁军」二字,有如轰天雷,在北伐战争中,北洋军无不闻风披靡。又据曾任冯(玉祥)军「外交处长」的吾粤学者简又文回忆录,述及向公当年指挥的北伐军,在前线接敌时,只打三发子弹,就相互掩护冲锋。无怪乎吴佩孚大帅虽然临阵督战,亲毙几个退却的团,营长,也无法堵住国民革命军的凌厉攻势,只有认输了。十九年中原之战,连张少帅也惨遭滑铁卢,丢弃不少铁甲车。张将军临机应变,对军事战争艺术,发挥到淋璃尽至,往往要使现代西方要靠按钮战争的军事家们,几乎要

  • 文章廣東部隊話滄桑《輯要》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3卷 第1期  作者:倪文達  出版时间:2005-01-31
    关键字: 粤军第一师 历史变迁 北伐战争 蒋介石 黄埔军校

    紫金之第十军兼程南返,李氏即率第十一、十二两师由东走到南,陆续收复四邑、两阳、高雷,邓退走琼州,张师渡海攻击,于十五年元月三日,克复琼山府城。邓乘日舰离去,从此全粤底定。粤军第一师是开国后,孕育了不少广东杰出将校的摇篮。蒋公继承 国父遗志黄埔建军,整建部队。严饬纪律,奠定了北伐成功的基础,留名千古。粤军第一师自师发展到第四军,在北伐战争中,创下辉煌的战功。对日抗战八年,在蒋委员长的英明领导下,集中意志,集中力量,使国军在国际上吐气扬眉,打出了不可磨灭的声威。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