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传略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嘉應李吐麟傳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黎義本 出版时间:1992-03-31
    关键字: 李吐麟 人物传略 遗诗

    作者前寓苗栗時,與先生之故舊梅縣曾舉直(前抗戰時第九戰區中將兵站總監),增城黃國樑(前國防部中將高參),欽縣鄧琦昌(前三二一師少將副師長)等三位將軍比鄰,梅縣鄧鳴球先生(作者之聯襟親戚),在過從中常有談及先生之往事;迨與其公子士瑤、世靑昆仲時相過從,今得士瑤兄賜閱其所存先生之資料,以及其日記中之散記,又從其昆仲之口述,及閱五華縣志,知先生之豐功偉績,對國家社會之頁獻,乃冒昧撰述,不惟先生之事績能予流傳後世,亦有啟迪後進之楷模。惟文內所述,或有疎漏之處,敬...

  • 文章高棉愛國僑領凌繼璋奇行錄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鄧觀發 出版时间:1991-03-30
    关键字: 凌继璋 侨领 高棉 人物传略

    (注:▶圖為高棉愛國僑領凌繼璋先生(已故)於民四十年回國出席首屆僑務會議,臨行攝於我駐金邊領事館門前)「民族觀念濃厚的高棉人,當外來利益的聯繫崩解時,強烈的排除異族意識便一如導火線隨時隨地可以引爆,首當其衝的固之然是有世仇的越南,總有一天華人也不會例外,進一步,他們也為了政治地位鬥爭,因淸除異己而大流血。」超過半世紀的高棉僑社,可以說是一柱擎天的華僑巨人淩繼璋先生前以其深入的體會有過如此看法。曾幾何時,第二個吾哥王朝末日,龍諾派系就明顯地掀起了反越僑的血...

  • 文章普淨上師在泰宏法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李信之 出版时间:1973-03-01
    关键字: 普净法师 人物传略 泰国弘法 普门报恩寺

    華僧大尊長普淨上師,發願興建普門報恩寺,其建造格調,純仿照我國大叢林寺圖案,規模宏大,巍峨壯觀,不僅寶座莊麗,且雕樑畫棟,均具表現我國文化傳統,夙植德本,開我華夏在海外崇高宗夙,誠爲華宗最具規模之弘法道場,莊嚴聖地,深爲世人所欽崇,亦我國人所敬仰。普淨上師傳略上師生於光緖廿八年間,祖籍廣東揭陽,俗姓黃,早失怙,慈母張太夫人育誨之,太夫人正信佛敎,持素受齋,上師之於佛法,得自太夫人者,蓋非淺少。少年飽讀古代線裝書,壯歲從戎,轉戰長江南北,官拜參謀,因厭惡鐵...

  • 文章廣東民族精神與歷朝彪炳人物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陳崇興 出版时间:1975-09-01
    关键字: 民族精神 杰出人物 人物传略

    昔張溥泉(繼)在國立中山大學演講,謂:『廣東民族爲正宗中原漢族,在歷史上記載,每遇外族侵入中原,如五胡亂華,蒙古、滿洲人入主之時,不肯降服之人民,均間關輾轉,渡過五嶺至廣東瀕海之區卜居,所以廣東民族,卽是正式中原漢族。』廣東民族精神特殊之性格,大約有八端:㊀廣東人重實現,重倫理。㊁廣東人富於進取性與冒險性。㊂廣東人愛自由,不受嚴束,抵抗暴力,勇敢好戰,獨立不屈。㊃廣東人好動、活潑、能幹、感覺敏銳。㊄廣東人易引起共鳴感情作用,好抱不平。㊅廣東人剛直、耿介、...

  • 文章温仲琦傳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溫啓民 出版时间:1991-03-30
    关键字: 温仲琦 人物传略 周年纪念

    溫仲琦以字行學名晉韓,廣東省蕉嶺縣(舊名鎮平)金沙鄕人生於民前十年淸光緖二十七年,(一九〇一)九月二十七月,歿於民國七十年,五月二十七日。在台灣省苗栗縣苗栗巿寓所。父溫宗嶠字德庵。從廩生林岳東先生習儒業,年弱冠應鎮平縣及嘉應直隸州考試均高中案首(第一名)。州縣文名籍甚,咸認鄕會試連捷,拾取功名應無問題。詎是科適逢光緖維新,變法廢科舉,人皆惜之。後轉習新學鎮平縣簡易師範,學成在鎮平中學,及全沙鄕五全兩等小學九年制從事敎育。仲琦五歲由父啟蒙,七歲隨父就讀五全...

  • 文章蕭冀勉中將生平事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7-09-30
    关键字: 萧冀勉 军人 人物传略 追思悼文

    將軍諱冀勉,廣東興寗縣人氏,生於民國前十年十月三日,先世耕讀相承而稱賢鄕里。父壽康公,母陳太夫人,生子女八人,食指浩繁,治家嚴謹,惟望撫育子女力學報國相勗勉。將軍年十九畢業於興寧縣立興民高中,時値軍閥割據,蒿目時艱,慨然立革命報國之大志,乃毅然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親聆校長 蔣公革命精神敎誨,堅忍不拔,懋績勛猷,迭獲晋任陸軍中將。民國十三年冬於黃埔軍校畢業,初任敎導團排連長,參加東征棉湖之役,尤以惠州登城奮戰,負傷挺進,勇猛直前,著有戰功,調升東征軍獨立團...

  • 文章東莞熊閏桐詩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潘兆賢 出版时间:1987-09-30
    关键字: 熊润桐 人物传略 名家点评 诗选

    【小傳】熊閏桐字魯柯,號則庵,廣東東莞人。蚤歲有詩名,番禺陳融協之亟稱之。生於淸光緒廿六年(公元一九〇〇年),卒於民國六十三年(公元一九七四年),享年七十有五。魯柯先生治詩凡五十餘年,奄備諸家之長,融會貫通,發爲聲詩。所作高渾深醇,能刋落群言,妙思神理,如有造化醞釀於其間。著有勸影齋詩。其門人竝輯印「東莞熊魯柯先生詩文集」分贈各界,得者寶之。【集評】王則潞:「余維先生詩冲寂沈鬱,眞骨凌霜,直抵后山之壘,文則雄健高古,波瀾老成,已入半山之室,皆足以傳世。」...

  • 文章清初平吳功高的江童茂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1992-03-31
    关键字: 江童茂 吴三桂 人物传略 清代初年

    吳三桂引淸兵入關亡明,落得罵名千古。及其反淸稱帝,初期兵勢頗盛,當其陳師北出,橫掃黔湘,川陝響應,加以閩粤兩藩耿精忠,尙可喜之呼應,駸駸乎有顚覆滿淸之勢。但其身為漢奸,失信仰於國人,年高氣衰,戀滇黔而不思越長江直搗北京,去滿淸之根株加之耿尙兩藩之重復降淸,致使形勢逆轉;而其南邊軍事之潰敗,以至整個王朝之覆滅,則受制扼於我粤人江童茂者為多。茲特一述江童茂之事蹟。江童茂,長樂(五華)東樓約三源洞人,三歲喪父,賴母鞠養成人,少時奉母命上岐嶺某富戶為傭,歷時甚久...

  • 文章黎海如先生傳略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9期  作者:黎義本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黎海如 人物传略 军事生涯

    黎海如先生,原名國籌字喜添,平遠縣石正鎭正和村下黎屋人。生於淸光緖十六年(西元一八九〇年),即民國前二十二年。父翰鵬,爲淸末貢生。生有六男六女,依次海如、喜讓、國柱、喜魁、喜全、喜祿。因食齒之繁,家境淸寒。先生少有壯志, 國父孫中山先生提倡革命,民國締造之初,先生正値靑年,乃以身許國,於民國三年八月,毅然北上投考保定軍官學校第三期步兵科。入學時校長曲同豐,後爲王汝賢,民國五年九月畢業時校長楊祖德。先生在校爲步兵第五連,同班有廣東同學杜益謙(南海人)、鄭楷...

  • 文章百粵一代詩人梁鼎芬其人其詩及其翰墨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陳特向 出版时间:1989-12-31
    关键字: 梁鼎芬 人物传略 诗词翰墨 百粤诗人

    梁鼎芬,廣東番禺人。光緖六年庚辰進士,官至湖北按察使,遇事直言抗論,法越事亟,疏劾北洋大臣李鴻章,被議降五級調用。張之洞督粵,聘之廣雅書院,強調署兩江,復聘主鍾山書院,旋隨至鄂,參其幕府,所有學事,惟節庵是任。後劾奕劻袁世凱通賄植黨,詔訶責,引疾乞退。善書工詩,曾避地焦山海西庵讀詩。光緖皇帝駕崩,邀集故舊門生等,哭祭於羊城,甚哀,其忠也如此。讀其「述哀篇」,「己丑十一月遠遊拜別先隴泣賦」等孝又如此。其為官淸廉,僧學衣食,均賴友儕接濟,讀其「謝王二太守送米...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