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经济共返回5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別急著唱衰 蔡英文 感動我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4卷 第3期  作者:李小咪  出版时间:2008-06-01
    关键字: 台湾经济 时政评论 经济危机

    活水,如何维系台湾的最后一口气?没人愿意接受威权的威胁,但眼前的急救章及牺牲是不得不的选择,先让呼吸维系下去,再慢慢的起死回生调整到最好。媒体及名嘴们每天对政府的批判是很可怕的魔咒,无形中就是一只最有力作空的作手。请媒体及名嘴们帮帮我们,先使用「建议」或是「教育民众如何度过困境」的方式,先让民众有信心度过整个经济危机之后再来批判唱衰政府吧!先让经济回稳,让我们一起努力吧!(银行襄理 李小咪)

  • 文章迎接民國八十四年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1期  作者:胡炘 出版时间:1995-02-01
    关键字: 国民党 选举 法治 经济

    进步多了。选举结果,虽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但朝野各政党都有得有失,而社会仍能保持平和安静,两千一百万同胞,每一位都算是赢家。选举结束后,接着就是内阁改组,这也是连内阁当政一年多来第一次改组。内阁改组后,连院长在第一次院会中揭示未来政府施政重点,包括:行政革新,经济政策,两岸关系,社会建设,人才培育和文化建设等六项重点。连院长所提六大施政重点,都能把握当前国内政、经、社会问题的关键所在,尤其在树立廉能政治方面,更凸显出连内阁改革的决心。现阶段的两岸关系

  • 文章讀《喬家大院》有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4期  作者:葉興  出版时间:2007-08-01
    关键字: 《乔家大院》 台湾经济 内斗

    放弃了仕途,吾国货币通汇,南货北运,始自乔致庸的理想与创举,他又主张民不富,则国无税,国无税则兵不强,兵不强则天下危,又说商能富国利民,依目前世界各国以经济强弱论英雄,真是有先见之明,山西省乔致庸能成为晋商之先驱,他又是伙计入股之创始人(股份公司)其经商不忘救国的胸襟令人钦佩。读完「乔家大院」后,不得不让本人想起另一位徽商胡雪巖,处于清末一八八五年代与曾国藩为同期人物,有云:「作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巖」他可以说是「红顶商人」的指标人物,他先结交浙江巡抚

  • 文章編後語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14期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春节 饮食 经济 物价 选举

    又是新的一年开始,而且今年的春节又特别早,各位乡长收到本刊后,没几天就要迎接我们中国人最重视的农历新年了,在这里先祝贺读者新春快乐,同时也再度提醒大家过年期间一定要注意节制饮食,注意身体健康。去年是全球经济都亮起红灯的一年,而今年面对年关接近,物价倒是相对平稳。但是,大家仍要相对节制及谨慎。因为,经济尚未复苏,未来一年大家仍要面对很多经济上不确定的因素,除了个人要小心应对外,更重要是国家要有一个好的领导者,这两天就要选举了,每个人都要把握自己手上神圣

  • 文章经济X世代与民主Y世代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0卷 第2期  作者:吳琬瑜  出版时间:2014-04-01
    关键字: 经济 民主 服贸 太阳花运动 涓滴经济学

    三月三十日,凯达格兰大道的黄昏。青年学子、中年夫妻,扶老携幼,坐在总统府的大道上,夕阳斜照在他们的脸庞。如果说,电视上呈现的是激进的抗争,毋宁说,这更像一场平和的公民运动。经济,对年轻的Y世代来说,有知识进入的障碍,但民主,却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价值信仰。他们不像政治人物需要历史定位、企业家需要中国市场、农民需要中国政治下单,因为单纯、无所求,而提出最基本的要求:民主。对台湾愿景与图像两代可能不同「太阳花运动」取得某种程度进展,但未来路艰辛。原因是Y世代与X

  • 文章拥护政府稳定当前经济措施方案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2期  作者:胡維藩 出版时间:1974-02-25
    关键字: 物价 稳定经济 政府措施 工商业 台湾经济

    古今中外立国之大道,谋经济措施者,史鉴不绝,其利弊得失,自亦有别。良以经济学者言人人殊,逾非如自然科学有一定之常轨可比;惟历来硏究经济学者,尙需配合政治情势而发展,故亦并称为政治经济。我国曩时每誉大政治家有经济之才,即其例也。迨及近世国际间有战时经济与平时经济之分,亦即有管制经济与自由经济之别;要皆视其针对当前政治之环境以确定其方案。现在我们环盱国际间初自六十年底以来,国际货弊制度动荡不已,美元先后贬値两次,加上世界性的农作物歉收,物资匮乏,导致国际物价

  • 文章中華民國的驕傲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9卷 第1期  作者:葉潛昭 出版时间:1987-01-10
    关键字: 台湾发展 经济建设 国际经济形势 余国华报告

    中华民国七十五年一年来的经济总结,成长与稳定兼备,十分成功,令人愉悦!行政院长俞国华,十二月廿五日应邀在国民大会代表年会中报告时说,今(七十五)年我国经济成长率,估计达百分之十点八一,远超过去年的百分之五点一,国民生产毛额,每人将达三千七百四十八美元,比较去(七十五年)的三千一百四十四美元大幅度的增加。商品输出、入总値,将达六百卅一亿美元,顺差将达一百五十八亿美元。并且物价平稳,失业率低。俞院长强调指出,这是民国六十八年以来,经济最繁荣的一年。他说

  • 文章经济,利民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5卷 第12期  作者:吳紹起 出版时间:2013-12-10
    关键字: 台湾 经济 民生 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发展机遇

    人生是一去无返,稍纵即逝,谁能掌握机遇,把握时光,以达成功,国家命运,亦是如此,必须精、准、快,取得先机,方能达阵。台湾与大陆同文同种,血浓于水,较其他国家或地区易于交流,建立互信,希望整个中华民族能努力,创造双利、双赢,台湾地狭人稠,缺乏资源,须依赖国际贸易才能国富民强,国家有人才,民间企业才有竞争力,但近二十年来锁国政策已造成不可弥补之损失,历史教训不可不记。马英九总统上任后,积极推展开放政策,加强两岸文化经济交流,签订ECFA,近半来又签署「服务

  • 文章台湾经济奇蹟话从头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1期  作者:趙慎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台湾经济 外汇 加工出口区 投资

    由外销蔬菜、无子西瓜、香蕉、毛猪赚取外汇为起始最近李登辉前总统对外宣称日本统治台湾期间,奠下了经济建设基础,电力充份供应,砂糖外销,赚取外汇云云。事实上,台湾光复前,被日本统治五十年,受其经济侵略,复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破坏,物资奇缺,一般人民,衣食两难,真可谓是民穷财尽,百废待举。在光复初期,外汇存底不足百万美元之情形下,即使有砂糖之外销,仍微不足道,焉能促进经济发展?笔者以实际参与基层经济建设之经验,拟将台湾经济发展过程,试作扼要之说明如下:政府先期系

  • 文章兩岸應攜手為現代化協同發展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2期  作者:徐賢修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两岸关系 政治 经济 文化

    中央研究院院士 徐贤修珍惜过去的成就,努力将来的进步,迅速完成现代的任务。中国人如果要屹立于世,必须成功地完成现代化的工作,以这样大目标为前题,以有同即合,两利则通为原则,两岸的合作必能顺利推行。放眼世界,欧洲、非洲、中东、亚洲,都有战祸,两岸的中国人很幸运地活在繁荣稳定的环境,要珍惜这难得的机会,百年来好机会,休养生息,努力创造现代建设的新契机,完成振兴中华的大业。现代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工业、农业、交通,能源等的高度发展。一、政治

共54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