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10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瓯雅诗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卷 第3期  作者:繆伯華 毛曼冉 鄭經生 邱子靜 王覺之 吳巨卿 出版时间:1986-08-15
    关键字: 瓯雅诗集 旅台 绝句

    ㈦重游淡水昔年曾作淡江游,今日重临忽两周,世事沧桑因感,小楼一醉尽消愁。㈧偕友水头地观泳清溪如带抱村流,戏水镜头艶且多,情侣双双亲暱态,问君看后意如何。㈨定公春申旧闻读后歇浦繁华不夜城,扬州旧日莫与京,凭公椽笔成追忆,游子天涯不胜情。㈩和韵阿里山酒家畅飮旖旎风光阿里门,云英意态似春温,人生有酒须当醉,莫向青衫检旧痕。注:云英酒家侍女名。今不稀斋俚句毛曼冉㈠七十初度感怀二首七十人生才开始,如今百岁并非稀,贱辰闭户应思过,养性修眞尙未迟。七十春秋驹隙过,萍飘蓬梗

  • 文章潍县中营经历记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戴愛美 曲拯民 出版时间:1988-06-20
    关键字: 潍县 集中营 抗日战争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日本偸袭珍珠港后,在中国的占领军将盟国人民拘禁,中在山东潍县(今潍坊市),上海和香港三地。本文是作者本人畅述当年入营前后以及在营中亲历的事蹟,并非一般创作供消遣的小说可比。读后我们得以了解西方人精神优越的一面——饥饿下不忘敎育子弟和追求学问,服务不计报酬之有无,患难中保持合作和友爱……信心乃是人类前进和向上的原动力。战前,内陆各省有「中国内地会」创设的学校(神学院在内,共约二百间)诊所、敎会、宅院等,其敎士的足迹远及内、外蒙、新疆

  • 文章洛阳城外死国士何生的悲壮史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樊述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北伐战争 洛阳 守城牺牲

    三十四年五月廿四日,洛阳失守,当守军退出洛阳时,曾通知县政府,及地方团队,随同突围,当时何县长以极悲痛的语调对县府同人说:「城是守不住了,但我们出去还得干」,谁知他们这一行人员,爬过城壕,走到东关麦地里,被敌人机关枪的扫射冲散,何县长率领十几个团警,且战且走,终至弹尽援绝,在城东半个店村附近壮烈殉国。与城倶亡。何县长,名生,湖南湘鄕人,先后卒业于云南讲武堂,中央军校高敎班,庐山及中央训练团党政班,以军人兼习政治,民十五年随军北伐至河南,便任职军政两界

  • 文章洛阳何故县长生生平暨忠烈殉国经过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17期  作者:李育鈞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生平 殉国 追忆

    民国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四日,在抗日战争豫西会战之役,忠烈殉国之洛阳县长何生先生,原籍湖南省湘鄕县,世居湘西鄕(现名龙洞鄕)班竹冲小傅岩山庄;其址距龙山仅四公里耳。生于光緖二十三年(西元一九〇〇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日,体格雄伟,赋性忠良温恭,不擅词令,但一经接谈,即令人对其有浑厚精明之感。自幼在其家塾,由名儒萧六擧人(萧系逊清擧人,即旅居乌拉圭学人萧瑜先生之尊翁)课以五经四书及古文词;奠定其国学深厚基础。迨妙高峯中学毕业后,以乃翁何公叔恒在云南蔡松坡将军

  • 文章漫談小禹州的藥材騾馬大會(續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9期  作者:王燦蔾 出版时间:1977-09-25
    关键字: 禹州 药材 骡马 集会

    买卖。在会场上尙有许多供人欣赏的游艺节目,有跑马的(就是现在之马戯团)上刀山的,登缸登坛的(即现在之特技团)变戯法的,大变活人的(即现在之魔术团)玩狮子老虎的,耍猴戯的,拉洋片的,说相声的,无奇不有。这些艺人大都来自河北省的武强县。要知道这些玩艺,都是中国古时流传下来的,看看聊斋志异中的偷桃口技两篇,及资冶通鉴记载:隋炀帝大业六年,突厥启民可汗来到洛阳,为招待这位国宾,曾召三万八千特技艺员在宫庭演出俾能敦睦邦谊。这一段足证吾言之不谬。不过中国这些玩艺传到

  • 文章抗戰詩二首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35期  作者:楊森 出版时间:1965-07-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抗战诗 《川军抗战

    陇海道上感怀才消炎暑试新凉,沃野欣闻禾稼香;为挽艰危征万里,不教倭寇事披猖。在前线满天烽火遥相望,切齿倭奴势正张;指点三军杀敌处,刀光如雪月如霜。(编者注)上二诗录自对日抗战初期出版之「川军抗战」,今日读之,犹足以见杨将军当日挥军杀敌之英风豪情也。

  • 文章説河南風土諺(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83-02-20
    关键字: 谚语 风俗 文集 顺口溜

    纂述河南风土谚语,谚卡既已聚,赋予编号,只待排比论证了。下笔之前,好一阵心怀悲悯。儿时,在江汉地区,就留下了不少河南人逃荒的惨苦印象。少年浪游,经平汉路,至西平、郑州、新郑,小住密县。其后,东西南北的走动,少不了总要经过河南。抗战之初,作战豫北敌后,越发深深体验了河南省这六七十年所承受的天灾人祸。民国十年阴历五月初二,驻武昌城的北洋军队兵变,黑夜里大肆抢夺,三五天后,被押走不少当兵的处了死刑。老百姓说:「这都是河南侉子。侉子者,质朴豪放的鄕土性格也

  • 文章余紹宋先生詩文簡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卷 第8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2-08-30
    关键字: 余绍宋 寒柯堂诗 寒柯堂 抗战时期

    编者于数月前,承阮毅成先生惠赠「寒柯堂诗」一,展诵之余,深喜名著得传,梓谊同感!世人大都只知越园先生之书、昼驰名,鲜有知其诗与文之有眞性情、翔史实,读之尤有金石声;爰将毅成先生所题「诗跋」录同越园先生之诗文,特选数则;借本刊辟充一格,藉供诸鄕长有未知越园先生之行谊与诗文者,亦得窥其崖略焉。一 寒柯堂诗跋 阮毅成寒柯堂诗,系余樾园(绍宋)先生所撰,初印于抗战期间,继印于胜利之后。中所收之诗,始自民国二十六年避寇,止于民国三十四年返杭,可以说是皆系有关

  • 文章抗日戰爭勝利五十週年組詩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16期  作者:何敏求 出版时间:1995-07-10
    关键字: 抗战 胜利 组诗 诗词 集锦

    ㈠血肉長城血肉長城誓救亡,刀叢怒對蔑天狼。工農百萬咸知奮,敵愾同仇弱勝強。㈡蘆溝硝煙哀兵必勝理宜然,無識倭狂刻可憐。一夜硝煙橋上起,蘆溝曉月咽嬋娟。㈢出奇制勝初捷平型鬥志昂,聚殲悍寇台兒莊。「三月亡華」成泡影,泥塗困足歎彷徨。注:平型關,在晉北,殲敵三千八於此。台兒莊,在魯南,殲日寇二萬於此。㈣天長空捷韶光四月話天長,武漢晴空鏖戰場。來犯敵機多折翼,青山展笑水含光。注:四月二十九日,日本稱天長節,為日皇生日。㈤將軍殉國熱血丹心馬首驤、禹登麟閣自忠張。將軍...

  • 文章聯語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5期  出版时间:1991-07-31
    关键字: 《风雨 抗日战争 对联

    大地耸巍峨,环列群山皆壁垒;雄关严锁钥,天然砥柱挽狂澜。闽江口之长门炮台,形势险要,旧有楹联云:「大地耸巍峨,环列群山皆壁垒;雄关严锁钥,天然砥柱挽狂澜」,寥寥二十四字;该台雄姿英发,有不可一世之气概。抗战初期,陈丈黑尼随福建省抗敌后援会战地工作团到长门前线,慰劳抗日将士,由毛台长接待,曾见是联,因成一绝云:「长门生就是严关,港道迂回壁垒间,今日登临无限感,一衣带水望台湾」一唱三叹低回欲绝,盖当时台湾尚未光复也。此诗已编入陈丈待刊之《风雨》中。(楚秋)

共109条记录 1/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