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世事业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霍公樹枬教授生平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99-12-20
    关键字: 霍树枬 家世生平 昌乐中学 教育事业 追思悼念

    霍公樹枬字梓坡,山東省壽光縣人,生於民國前四年農曆六月二十三日,歷代耕讀,詩書傳家。公自幼聰孝,穎悟過人,每試必名列前矛,深得鄕親稱譽。民國三年家鄕土匪猖獗,公舉家避難山東省靑州城內,歷時九年,小學及初中均於靑州完成,高中於濟南市就學,民國十八年赴北平投考國立北平大學醫學院及國立北平師範大學,均高中。公自幼因不忍見鄕人常苦於病痛無醫,立志獻身習醫濟世,遂入醫學院就讀,因父原田公反對硏習西醫,公遵父命放棄學醫,轉入國立北京師範大學專攻數學。民國二十二年畢業...

  • 文章懷念鄉賢王公衡如先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劉朝明  出版时间:1999-12-20
    关键字: 王衡如 家世生平 教育事业 男女平等 抗日战争

    一、缘起读山东文献每至各县鄕贤记述文字,深感意义深远。濮县鄕贤有功于社会国家者,连退庵先生颇有介绍。(山东文献二十卷四期)惟读其对王公衡如之记述,似较简畧。衡如公系我祖父的朋友,其一生事蹟畧有所知,故不揣冒昧以补述之,以为鄕亲后昆对鄕贤之追忆。二、家世王公讳正钧字衡如,以字行。濮县彭楼鄕王堂村人,幼读诗书,聪颖过人,时値逊淸末年,考取淸朝末代秀才。民国肇造,被延揽入幕于某显宦之门。接触日广,眼界渐开。嗣受革命思潮洗礼,服膺 国父孙中山先生学说思想。对国父

  • 文章王故教授志信先生行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99-06-20
    关键字: 王志信 家世生平 求学经历 教育事业 学术研究 追思悼念

    王故敎授名志信,號篤修,民國前一年農曆三月初十日生,山東省諸城縣人。祖父樹城軔三公,爲遜淸廩生,兼通新舊之學。早年參加同盟會,爲諸城革命黨人領袖之一;爲啓迪家鄕民智,於民國五年創辦鑄英小學,桃李遍佈,望重鄕里,惜於民國二十八年因日寇進犯而停辦。父景祥孝甫公,民國二年畢業於山東公立靑州師範。民國八年至十九年擔任諸城縣敎育局長,對地方人才之培育、敎育水準之提升,貢獻極大。諸城文風早已稱盛,據統計,淸朝歷代山東各縣所錄取之進士,以諸城之一百零七名居首位。民國以...

  • 文章方公棣華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6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81-06-25
    关键字: 国文教材 方棣华 抗日救国 交通部门 生平家世 教育事业

    供职于高雄市政府及省府秘书多年。惟先生性情恬淡,热爱敎育事业,一心以作育菁莪为职志。毅然受聘为曾文、美浓、新庄等中学及台北各大补习班敎席,先后已达二十余年,著有国文敎材数十种。其乐天乐道、忘忧忘我、传道授业、诲人不倦之精神,深受学生爱戴,每逢佳节受敎诸学子络绎不绝,登门致候,诚然桃李满天下矣。先生早岁与茵琴女士结褵,夫人服务于财税机关二十余年,伉俪相敬如恒,育儿女三,鲤敎有方。长公子至雄,长媳汪启凤小姐均任中学敎职,良师兴国,克绍箕裘;次公子至刚服职商界

  • 文章康誴回憶錄 我過去的生活片段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20期  作者:康誴 遺作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家世出身 求学时代 从事教育 服务事业 回归教职 晚年著书 愧对父母 生前补遗

    一、家世我名誴,字步容,又字梅青,号晓南。民国三年(1914)农历九月十三日,出生于福建省长汀县。长汀是闽西重鎭,位居闽赣要冲,也是昔日汀州府治所在地,人文荟萃,颇负盛名。我的祖父英华公,七十高龄那一年,卸下了经营商店的重担,养老在家,过著平淡闲适的日子,听长辈们说,他小时候家境贫困,度日维艰,兄弟五人在曾祖母张氏管教严督之下,各有长进,以至成年。我的祖父成年后,创设了一间商店,叫隆盛号,经营夏布生意。因为他辛勤节俭,卓著信誉,使得生意兴隆,累积了财富

  • 文章七十年的回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8期  作者:秦慧伽 出版时间:1981-08-30
    关键字: 七十年 生平家世 童年经历 求学生涯 教书育人 山东大学 创办事业 杭州电厂 长兴煤矿 云南锡业公司 为人处世 养生之道

    种种情形。总算眼福不浅。二、我的家世我家祖居在河南省固始县,是一个世代耕田读书人家。曾祖有伦公生値太平天国和满淸政府大会战。在淸咸丰六年丙辰(公历一八五六年)固始一带遭大旱荒。官府在战事紧张中,无力救灾。有伦公把家中历年辛苦农作积存下来的米粮,完全拿出来设施粥厂,救济难胞。使一千多饥民能免于饿死。全县称他为「秦老善人」。我的祖父保彦公,字介臣。考取秀才之后,没能中式擧人。就办私塾,他敎育出来许多人才。祖父有四子,大伯骏声公字惺予,父亲树声公字宥横,三叔爕声公

  • 文章劉惟甫校長等對瑞金綿江中學的貢獻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6期  作者:楊曉蒼  出版时间:2014-08-15
    关键字: 家世出身 《东亚新秩序》 《倭寇之野心》 筹办锦江中学 学校建设 领导队伍 瑞金县立中学新创 战时生活 全县人民文化教育中心 怒潮军政学校 教育事业贡献

    出任赣南党务工作。当时各省军阀割据,山州僻县,贫穷落后,民智未开,惟甫认为欲推进革命事业,应从教育入手,启迪民智。于是,他回乡进入私立群德小学任教,以一名留学生之资格充任小学教师,大家都认为是大材小用,太惋惜。后来他调升任群德小学校长,乡人始识雄才,福赞他有志改善社会,造福桑梓。瑞金山川秀丽,物产富饶,民情敦朴,人文荟萃。可是在清末以来,文化教育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全县小学毕业生都要往长汀、宁都或赣州就读初中,瑞金苦于还没有一所中学,青年学子升学困难。于是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