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县中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連雲書屋瑣記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58期  作者:周希舜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松江大轰炸 怀念恩师 松江县

    刚好打在背上。后来谈起,余悸犹存。王公老所记第二次大轰炸,那时我已到上海念书,日期应该是对的,十一月初日军在金山衞登陆,松江就沦陷了。也正是上海四行仓库孤军奋鬭的时候,从此抗日圣战,又进入另一阶段了。王公老掌理三区行政,对吾松地方建树甚多,造福桑梓,不胜感佩,特补记述,敢作狗尾之续。二 怀念县中诸师第五十六期鄕讯,王公老提到朱雯先生,五十七期又有郑树森先生一篇「罗洪是谁」,王公老并在文前附注补述·朱先生字王坟,是位新文学作家。囘忆民国二十一、二年间,朱雯先生

  • 文章憶抗戰時滇緬鐵路小學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鮑曉暉 出版时间:1997-06-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祥云县 滇缅铁路小学 祥云

    城外看「人头示众」·两颗血迹未干的惨白人头挂在城墙上,至今想起还毛骨悚然。小城教育文化也很落后,只有一所小学,一所立初中。铁路当局鉴于当地学校程度太低,乃成立了一所员工子弟小学,即「滇缅铁路员工子弟小学」。由于地方偏远,交通不便,师资难求,只好就地取材,老师都由员工眷属聘请。其中不乏龙凤之材;如校长由处长张海平夫人担任,简校长是苏州师范毕业,任教职多年,人漂亮能干、口才好,有苏州美女之称。张教务主任是主任工程师的夫人,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毕业。音乐许老师貌似

  • 文章(肆、悼念怀亲)勉县中毕业学子从军报国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3期  作者:謝萬瑨遺作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绵江 家学渊源 国学造诣 抗日 毕业学子

    绵江河畔管絃声,三载功名别聚成;立志应如班定远,请缨须学汉佟军;金鸥残缺凭谁补,铁马锋嘶系剑鸣;寄语诸子高堂在,他日安危扙书生。万瑨公由于家学渊源,复承杨公绍畔先生之调教,因而国学造诣颇深,诸多诗文创作,昔因战乱散失无存!每念及此,深感无奈!幸得堂兄世何就读县中时,正値抗日军兴,公在欢送毕业学子璧报上提辞,为其记忆叙述,并嘱期盼刊瑞金文献,以享鄕亲读者。让后人领会其文采;更感念先人爱鄕爱之情操,进而光之大之。瑞金黄柏村、谢世伊谨识

  • 文章國立廈門大學在長汀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4期  作者:康曉南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厦大迁汀 日军入侵 校舍情况 科系师生 报时钟与防空洞 战时景象 长汀收益 升学机会 行业蓬勃 求学意识 重要地位 任职

    享誉国内外。敎务长周辨明先生乃本校开国元勋,最为资深。总务长彭传珍先生,理学院长谢玉铭先生、商学院长冯定璋先生、文学系主任余謇先生,敎育系主任李培囿先生,历史系主任吴士栋先生,经济系敎授黄开禄、政治系敎授陈烈甫诸先生,均为国内学者之佼佼者。人才济济,盛极一时。识者誉为东南各大学之冠,信非虚语。迁汀初期,学生多为闽东和闽南及粤东各籍,其后,校风良好,声誉远播,远近各省负笈而来者渐多,而吾汀学生因近水楼台,当先得月。汀历届高中毕业生,因受过良好陶冶,水准颇高,每考

  • 文章重逢與回溯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22期  作者:鄭元亭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厦大校庆代表团 匾额揭幕 陈列馆剪彩 师生相见 老校长陈诗启 抗日歌曲合唱 《中国海关史》 吴厚沂老师 朱一雄老师 旧址 刻骨铭心

    有着四十年代在长汀县中唸书时的校长和老师们,大家仍热情不禁,迫不及待地蜂涌上前,向「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师长们嘘寒问暖,亲切请安问好和交谈,面对着眼前一群白发苍苍,均届古稀之年的男女学生,师长们也激动得流下了兴奋的泪花。是啊!半个多世纪音信不通的离别,一旦重逢,特别是看到师长们精神矍铄,满面红光的神态,我们怎能不激动,怎能不高兴得泪如涌泉呢?回溯往事,历历在目。厦大抗战期间在汀八年,不仅推动和促进了长汀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更激发了长汀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学生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