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日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敵乎?友乎?政府給個説法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4期  作者:羅志成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台湾当局 对日政策 抗日战争 经济

    源消耗国,百分之九十九之能源仰赖进口,由于不能以史为鉴,完成扩军及修改非战宪法后,日本将又回到二战前态势,为历史纠结、地缘战略、资源争夺及领域纷争难免与邻国再爆冲突。扁政府向来媚日,「被殖民心态」或「斯德哥尔摩症候群」遍存于国政顾问及党政高层中,太师还自认为日本人,甚至帮腔谓钓鱼台原本属日。政客沉溺于「美日台抗中」的镜花水月中,官方对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保持缄默,不知何以慰抗日牺牲的二千余万军民及二万余枉死海洋之台籍军夫?扁既宣示钓鱼台为我固有领土,但渔民在领海

  • 文章永懷領袖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25期  作者:馬靜齋  出版时间:1987-04-01
    关键字: 诞辰 蒋介石 抗日 靑年军 汪伪政府

    纲领。倭寇积极进攻晋南与鲁南。英俄妥洽。敌机滥炸成都开始。七月,军训会议开幕。八月,南温泉夏令营开学。西康省政府成立,任刘文辉为主席。九月,欧洲大战爆发。接见尼赫鲁,商议中、印合作。审定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银行联合综处条例。国民参政会开幕,公出席演讲:我国抗战目约,为保障本国之独立生存;亦为制裁侵略戎首,维护世界之正义和平。川省主席刘湘辞职,请缨抗日, 公兼任川省主席。湘赣战事又起。十月,中、中、交、农四银联合总处成立, 公自任主席。测北第一次大捷,毙敌

  • 文章抗日战争的国际宣传主将董显光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59期  作者:董其岳 出版时间:2015-10-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国际宣传 主将 董显光 开罗会议

    董显光是抗日战争的重要人物。他作为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和国民政府资深发言人,全权负责国际宣传,在动员、联络、团结、促进美、英等世界各国记者制造舆论并影响各国政府作出反日战略决策,联合打败日本侵略者,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董显光在当年国民政府中的声誉与威望,同蒋介石的得力文胆陈布雷和国民政府著名外交家、中国奥运之父王正廷并驾齐驱。但对抗日战争的贡献,则是大大地超过陈布雷和王正廷。限于篇幅,本文仅择其在抗战时期为中国发声并成为抗日

  • 文章一九四三年蔣夫人宋美齡女士加拿大之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4期  作者:陳清清 出版时间:1999-04-10
    关键字: 加拿大 抗日战争 华侨 温哥华 演讲 旅店 基金会

    抗日战争期间,宋美龄访问美国的有关情况已是众所周知,然而在结束访美前,继外长宋子文访问加拿大后,宋美龄也应邀赴访加拿大这段史实却鲜为人知。加拿大人民及当地华人华侨给予了她热烈而眞诚的欢迎。礼遇规格不亚于邱吉尔访加一九四三年六月十五日中午十二时五十五分,宋美龄从纽约乘火车抵加拿大首都渥太华,陪同访问的还有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董显光及中国驻加拿大公使刘锴及孔令伟、孔令侃等。而加拿大政府对宋美龄欢迎的热烈,几乎可与一九四一年邱吉尔访问加时的情形相媲美,总督艾斯隆

  • 文章憶七十年前—蔣夫人宋美齡女士訪美瘋迷新大陸(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4卷 第12期  作者:時雨 出版时间:2012-12-10
    关键字: 宋美龄 访美 联美抗日 外交 人物回忆

    中国第一夫人在会中侃侃而谈中国抗日的决心,及所遭遇的困难如武器,尤其是飞机的缺乏等;但她表示中国虽穷,却是一个有骨气的国家;她也投同为女性的记者们所好,谈及女人和男人一样,撑起人类一半责任,就应该男女平等同享权利,她甚至自豪地说:「我从不知头脑有任何性别?」众女记者咸认蒋夫人对国际问题的了解,在当今世界妇女领袖中应无出其右者。尤其「我从不知头脑有任何性别」那句话,更使同为女性的记者们大为鼓舞与折服。二月二十六日,中国驻美大使魏道明、夫人郑毓秀在华府饭店,为

  • 文章那架追逐日本機群的小小飛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4期  作者:龔濟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六十周年 中国空军 中日关系

    資深 新聞從業 龔濟八月六日是廣島被原子彈轟炸六十年,日本人以哀傷的心情紀念「原爆」,祈求和平。原爆提前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九月三日向盟國呈遞降書。中國人無論以這兩天的哪一天當作抗戰勝利紀念日,六十周年也快到了。六十年來家國,如今放眼世局,默思兩岸,重溫中華民族這頁沉重的歷史,中國人恐怕比日本人更愴痛難抑。作為戰勝國而又躋身「四強」的中國,由於分裂、蹉跎,迄今尚難謂為強國;倒是戰敗的日本,迅速復興,不僅經濟上早為巨...

  • 文章一枚見證歷史的郵票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2卷 第4期  作者:明月  出版时间:2006-08-01
    关键字: 邮票 抗日战争 历史见证 三民主义

    一九四二年七月七日,為了紀念中國抗戰五周年,美國郵政總署特別發行這枚珍郵。這枚郵票面值五美分。郵票以大陸和台灣連成一體的中國版圖為背景,上面以大寫英文標明「CHINA」,左上方是美國總統林肯的頭像,右上方是孫中山先生頭像。在林肯總統頭像下方,以英文印著林肯總統的名言「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民有、民治、民享)。在孫中山頭像下方,是中文書寫的孫中山「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中美兩國總統頭像放在一起,並以中文宣傳三民主義,宣傳中國抗...

  • 文章二戰南亞戰場主力功高如天的中國遠征軍一九十三軍代表盟軍接受曰軍投降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2卷 第5期  作者:于宗良  出版时间:2006-10-01
    关键字: 中国远征军 二战 桂河大桥 抗日战争

    不败之地」,「孤军永垂」。这是友好的缅甸人民在二战结束六十周年时为纪念当年入缅对曰作战的中国远征军而立的。一九四二年初,日军在桂河大桥一带集结了十多万兵力,准备北进。当时防守印缅的盟军无力抗击,便向中国战区请求援助。中国在非常困难情况下,先后派出三十万军人,协助英美盟军,实际上成为南亚战场的抗日主力军。这就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应世界人民请求而出国作战的中国远征军。南亚战场重点在缅甸,大的战役如同古会战,仁安羌大战、密支那大战等都在缅甸地区。远征军配合美英

  • 文章史迪威事件憶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1卷 第10期  作者:張令澳 出版时间:1989-10-10
    关键字: 史迪威事件 罗斯福 抗日战争 蒋介石 合作

    一九四四年(民国三十三年)十月的一天,侍从秘书兪国华从重庆南岸黄山别墅用电话通知侍从室各组说:「奉委座谕:即日起停止批阅任何公事,各组不要送呈」。这是一个信号,按照以往惯例,我们知道,蒋委员长必有极为重大的事情要作出决定,因此暂停处理日常政务。消息很快传来,这一次是有关撤换史迪威的头等大事。蒋公已经向美国罗斯福总统摊牌了,坚决要求调囘史迪威将军,不然,中国宁愿独力抗日。一九四四年十月十二日深夜,罗斯福为调解蒋、史冲突,派到重庆来的特使赫尔利少将考虑再三

  • 文章烽火連天熾肝腸百煉丹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20期  作者:何敏求 出版时间:2004-03-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重庆 国立中央大学 陶德曼调停 徐州会战

    长沙大火刚息,抗战转入相持阶段的时候。(六)将士英豪气人民水火灾德国公使陶德曼诱和不成,日本军阀只得从战场上捞他们所要的利益,徐州便成为下一个进攻的目标,以打通津浦铁路全线。我徐州守军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所属多为杂牌部队,士兵待遇装备差,枪械窳陋弹药少。张自忠和庞炳勋两师长夙嫌尙存。李宗仁深知将在谋不在勇,气可鼓而不可泄。一面打开械弹各库,让士兵们补足弹药,更换窳劣枪枝;一面调解张庞二将,使其尽释前嫌,握手言欢,团结御侮,同心抗日,他知道燕多慷慨之士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