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韩山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西门新、老家——家乡人眼中的韩山曦父子三之三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58期  作者:李仁娟  出版时间:2013-06-30
    关键字: 芸根 富商

    年老多病,无人照料,情景凄惨,养老也成了旅沪商人最焦心的事。光绪三十四年(一九〇八),韩山曦捐资创建城南济生公所,朱葆三等人共同参与。济生公所主要用于旅沪商人养病终老,类似现在的养老院,有房屋十间,医生和管理人员两人。济生公所内还附设长春医局,名中医周晓岚、刘舟仙、李瑞堂、郑雪堂、殷启照、余吟观等先后应诊。韩山曦没在家乡造房,其子芸根及其家人也没住过新家大宅,因而定海人对韩山曦父子不很了解,连老家后人也不知他们是怎样发迹的?是干什么的?流传民间的倒有几则有

  • 文章西门新、老家——沪上煤炭巨擘韩山曦父子(三之二)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57期  作者:李仁娟 出版时间:2013-04-30
    关键字: 祭文 煤炭公司

    说完了老家就说说新家。新家主人名芸根,他称老家太婆为「阿嫂」,杏芸称他为「公公」,显然与老家同族近亲。芸根父之鹏,字曦,生于一八三三年,居上海美租界斐伦路。传说他曾是长兴煤矿矿主,不过笔者没有查到相关资料,但他是上海「涌记煤号」的创始人那是确定无疑的。涌记煤号为上海最早的煤炭店之一。韩山曦年长朱葆十五岁,据此推理,韩山曦应是鸦片战争后早期到上海滩淘金发迹的定海富商。清晚期的韩山曦,在上海十里洋场颇有著名度,曾参加一九〇八、一九一〇年

  • 文章韩山书院史话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7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书院 科举 教育 史话

    韩山书院乃是今韩师范学院的前身,地址位于潮州市湘桥区笔架麓,原是明、清时学生课读,准备科举的场所。宋元佑五年(西元一〇九〇年),知州王涤在潮州城南昌黎伯庙旧址建筑书院。南宋淳熙十六年(西元一一八九年),知州丁允元迁书院于东(即今之韩山)。淳佑三年(西元一二四三年),潮州郡守郑良臣在城南拓建书院,改称为城南书庄。宋、元之际毁于战火。元至元二十一年(西元一二八四年)重建,至顺二年(西元一三三一年),潮州府总管王元恭扩建后,改称为韩山书院,至正十二年

  • 文章韓國記行·日本之旅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18期  作者:鄭仲文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酷暑游 风光拍照 临津阁 汉江新景 景福宫 李舜臣 东京皇宫 空闲求知 狄斯奈乐园 富士山 大阪名迹

    均经人工美化,各色花卉与青翠草皮,构成各式各样花圃图案、边田野,村落处处,红色的、深蓝色的屋顶,煞是赏心悦目。路上车辆稀少,间或看到几辆,几全是韩国产品,还有就是美军的军车和工程车,在这条线上奔驰。据说,即使百姓有钱,也不能买进口车,韩国人不管是政府或百姓,就是说一不二,政府令出如,而百姓也服从守法,不能不令人佩服韩国人的气节,也不能不令人敬畏于政府公信力的权威!临津阁面向临津江畔,距卅八度线的板门店,尙有一段车程,江畔及桥头,都有美、联军驻守,一般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