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阿拉伯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滇人有緣紅海邊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5期  作者:林興智 出版时间:1985-12-25
    关键字: 中阿交流 郑和下西洋 滇人留学阿拉伯

    中国与阿拉伯两大民族文化的交流,开始甚早,尤以陆上丝道的通行和海上航行的来往,颇盛一时。在那时代有些什么云南人参与远游阿拉伯的事迹,尙待吾人从实的考证,留待以后报导。仅就明朝宣扬国家文化,开创国际友谊的云南玉溪人三保太监郑和先贤而言,他曾率领数万雄兵伟大舰队七下西洋,而远至红海的名港吉达,并晋麦加域代表国家谒见阿拉伯国王,开拓了中阿两大民族友好的门道,也创立了万年不朽的航海新纪元,并启发了后来云南人与红海之滨的缘份。前淸时,滇西先贤学人马复初,会远道负笈

  • 文章阿拉伯产油国家财富之运用及其问题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11期  作者:李國鼎 出版时间:1979-01-31
    关键字: 阿拉伯 石油 收支逆差 国际政治

    自一九七三年秋季,何拉伯產油國家為了政治上的目地,大幅提高油價以來,石油輸出國家的石油出口收益急遽增加,雖然這些國家的商品與勞務進口亦快速增加,但外滙收入仍遠超過其進口支出,因而累積了鉅額盈餘,一般稱之為「石油美元」。由於石油美元的運用,可能引起各國間實質財富的移轉,對國際經濟及金融有限大的影響,因此,人們對於石油美元的運用情形頗為關切。

  • 文章泉州與中亞交往的文物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7期  作者:杏子 出版时间:1979-05-01
    关键字: 泉州 文物 阿拉伯 市舶司 《马可·波罗游记》

    泉州是中国古代对外交通的著名港口,早在公元六世纪的南朝,文献上就有此记载。唐代已有阿拉伯商人前往泉州通商。唐代东方的中国和西方的大食(即今阿拉伯)海上交通贸易兴起。当时中国已能建造体积大容量多和抗风力强的大海舶,可以远航到阿曼、波斯、巴林沿海一带的港口。阿拉伯的商船,也直接同中国各港如广州、泉州等通航。阿拉伯人从这条航路陆续到泉州,从事经商和传敎,现存的遗迹还有不少,如默德那国人三贤、四贤到泉州传敎,死后葬于泉州灵山,即现称「圣墓」的所在。一九六五年

  • 文章云南人在沙乌地阿拉伯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6期  作者:滇南子 出版时间:1986-12-25
    关键字: 滇籍华侨 沙特阿拉伯 麦加天房朝觐团 助沙工程

    早期滇籍侨民民国初年,云南大理人马安春在沙乌地阿拉伯麦加圣城管理类似云南同鄕会馆,实为接待每年滇籍朝觐人士住宿的馆舍,俗称哈智馆,因朝觐天房人士,即称为哈智。其人初系负笈求学于麦加禁寺者,卒业后,因懂阿拉伯语文,熟习人事地理,乃由产主当局选住他管理该哈智馆。后来,又因他懂得鉴定宝石,又是有品德、忠实的宝石商人,就被麦加商界选为宝石鉴定人。于民廿六年,始有河西人马春山,三十八年蒙自人林兴智,四十年蒙自人林向东,四十二年河西人沐有恒,峨山人马云安等先后到达沙

  • 文章沙乌地阿拉伯石油王国简介及我国营建工程农耕辅导概况

    来源期刊:《東安文獻》 第3期  作者:唐國璧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沙特阿拉伯 石油国家 概况简介 中国营建 夏尔公路 吉达港

    前言笔者职司建筑工程,前于七十五年四月与内兄李阿火君先后飞到沙乌地阿拉伯服务。初在吉达巿工作半年,这里乃红海边缘,港湾辽濶,夜巿繁荣。继而转往其首都利雅德巿服务,其与吉达相距约八百公里之遥,而李阿火兄旋亦转往其省会阿布哈巿及哈密巿服务,综计居留一年又半。我的父执蒋俊田先生与笔者内戚刘福淸君,皆系美籍油轮之轮机部船员。它们来到沙国运油往还频繁,不下数十次之多,其对沙国各港湾埠头社会状况多能熟谙。笔者特就众人所有之见闻知感所及者,对沙国之宗敎信仰,社会形态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