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阜寧共返回3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濱阜地區最早的鹽場天賜場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33期  作者:縣黨史辦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盐场 阜宁 滨海

    射阳河以北,直到海州的沿海地区,历史上一直以生产淮盐而著称于世。该地区较早的官办盐场,要数天赐场了。天赐场的原址,在今天的天场鎭西境,初建场时约在天沟村附近。据《续文献通考》记载:南宋宁宗嘉定七年(公元一二一四年)前通州天赐场始设。据光绪版《阜宁县志》记载,天赐场的设立,可能还要略早一些。直到明弘治十三年(公元一五〇〇年),巡盐御史许风翔以天赐场盐务废弛,奏准皇上,将天赐场并入庙湾场(今阜宁县境)。天赐场历经南宋、元、明三朝,约有一千多年。天赐场所产之盐

  • 文章阜宁梅氏双烈祠铭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2卷 第10期  作者:戴培之  出版时间:1968-04-30
    关键字: 阜寧 梅氏 雙烈

    雙烈,氏張氏曹而不名,阜甯梅丈晶川之姬侍也。梅爲邑之淸門,丈之德望,尤爲州里所推重。垂老疾篤,二姬蓄志殉,丈逝世之翌晨,二姬亦從容死,家人竟不及知。樊山老人,聞而哀之,備書其事,㣼利華鬟,覽者殞涕。世叔品山先生,爲丈之從子,哀欽義烈,殫貲竭慮,爲營祠墓於邑城之西,平川淼淼,烟樹冥冥,樵唱漁歌,感傷行路。南海康有爲,衡陽曾熙,茶陵譚澤闓,秔縣陳栩園朱孝臧,邑人顧石三,悼題聯額,率勒墓門,嘉薦靈爽,時大中華民國肇建之十三年也。寒食香花,傳馨里社,閱歷歲時,君...

  • 文章日軍侵占阜城罪行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8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日军 暴行 阜宁

    阜城古称庙湾,亦称庙子湾。明万历二十三年(一五九五年)为防倭筑城。清雍正九年立县时,定为阜宁县城。阜宁城市民达七万人口,居里下河北部,扼通楡路之咽喉,临射阳河畔,海舟鳞集,商货阜通。民国二十五年,美、法、葡等国海轮从上海纷至阜城通商。远近巨贾,争相迁居,苏州丝绸、湖北木帮,淮安酒店,扬州塩栈;本地棉广百货,海货酱园,砂货银楼,茶馆酒肆,旅社浴室,无所不备,生意兴隆。芦沟桥一声炮响,日寇大擧进攻。越明年,阜城人民,亦遭涂炭。一九三八年农侵占阜城时,对二十

  • 文章初中三校見聞錄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期  作者:熊岫雲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阜宁 初中 见闻 回忆

    我读高中及大学,均分别在一校读到毕业,惟在初中,一转再转,竟读了三所学校。那时北伐军正节节向北推进,扫荡直鲁联军,如我这样能有书可读,有校可转,还算是幸运呢!我初一上学期在泰州明德中学,初一下及初二上,在阜宁县中,其余的三个学期在省立鎭江中学读完。由民十五至十九年,中间停学一年,计费四年光阴,才初中毕业。我于民二年出生,十四岁小学毕业。暑期中,先父西去。病危时,嘱我必须升学。我遵遗命,含哀起程,洒泪离家,沿途备受艰险!孙传芳的联军调动军队,到处抓伕拉差

  • 文章阜宁县大手笔发展学前教育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31期  作者:徐雲松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阜宁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一直是阜宁教育的短板,全县农村幼儿园普遍存在着规模小、分布散、品位低的问题。办园者多为个人,他们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都是因陋就简办园,长期没有投入,园舍破旧、设施不足,办园条件差,为尽快改变全县农村学前教育薄弱的现状,让更多的农村幼儿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阜宁县不等、不靠、不要,一次性投入一·四亿元,规划今年内新建成十七所省优标准的鎭区公办中心幼儿园,完成五十五所村幼儿园改扩建,投入之大、规模之大、难度之大都堪称空前。就投入而言,阜宁属于

  • 文章不當局長當督學全縣一周缺七套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期  作者:賈書法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教育 人物回忆 阜宁

    法毕业师范之年,値阜宁大旱,蝗虫蔽天,卤水在地,田禾颗粒无收,先君䑛犊情深,往访王敎育局长,为法借赴京升学考费五十银元;王表示:须以不动产抵押,事闻于法,愤愤不平,气冲牛斗,往责王曰:「抵押借款,在他人言之,无可厚非;汝身为敎育局长,敎育局之前身为劝学所,顾名思义。有劝学、助学、奖学、兴学之责;况余如升学落第,回县为小学敎师,汝可扣薪;若幸获录取,决无大学生骗人五十元之事,汝可放心;且靑年前程,未可限量,境遇出处,变化多端,可为大奸大恶?亦可为大圣大贤

  • 文章略谈抗战前的阜宁敎育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期  作者:金鳳高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阜宁 抗战前 教育情况

    阜宁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邻黄海,海岸线长达一百七十里。由县城东至海一百八十里,西至淮安八十里,南至盐城四十五里,北至涟水五十里,射阳河由西东流,横贯县境入海,全县面积二万四千七百余方里,为全省大县之一。从地形看,阜宁临黄海之滨,比较偏僻,但传统的读书风气尙盛,民国十年以前,一般儿童,多从私塾就读,嗣后因潮流所趋,大都改进学校,终于蔚成风气,由小学而初中,进而离开家鄕,按步深造,高中大学或军校毕业的学生逐年增加,人才辈出,堪与邻县比美。民国十二年,本县

  • 文章抗戰初期親歷二三事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期  作者:戴桂生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阜宁 抗战初期 人物回忆

    阜宁人」鄕讯,为了发行创刋号征稿,找到我的头上,幷指定写些抗战期间家鄕所发生的事。我不善为文,而且在民国二十五年八月返鄕筹备庆祝先父恒庆公七十寿辰以前,一直就读在外,寒暑假也很少回家,所知确实不多,但固辞不获,祇得就记忆所及,将抗战前期我所亲历的事,略述其梗槪。民国二十六年,政府宣布全面抗战,从上海失守后,长江被敌封锁,转眼威胁到苏北一带,我军节节失利,不得不转移阵地。当阜宁县城被日寇占领前,在其自沟墩向北攻击途中,远在东鄕九区的通洋鎭,都能淸晰的听到

  • 文章邑人抗日的兩次戰役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期  作者:戴桂生 顧建東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阜宁 回忆记录

    当日本人占领县城的时候,城厢近郊的同鄕,处处不合作,时时扯后腿,使得敌军有草木皆兵的恐怖感,有「纸糊的××,铁打的阜宁」的流谚。下列两次战役,规模较大,伤亡较重,很多鄕长在抗日战争中牺牲,成为无名英雄。——编者按——

  • 文章阜宁同鄕会会务基金筹集运用曁保管办法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期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阜宁人 会务基金 管理办法

    中华民国七十一年十二月十八日理事会通过一、阜宁同鄕会为发行鄕讯「阜宁人」、办理奖学金、购置会所及推展必要会务,请筹置基金以利支应,特订「阜宁同鄕会会务基金筹集运用曁保管办法」(以下简称本办法)。二、会务基金运用之分配如后:甲、以基金中二十万元一年孶息之所得,作为每年发行鄕讯「阜宁人」之用。乙、以基金中二十万元一年孶息所得,作为每年办理奖学金之用。丙、以基金中之二十五万元一年孶息所得作为每年推展必要会务之用。丁、除(甲)(乙)(丙)三项基金外,购置会所所需

共30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