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迁居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馬巷集鎭變遷史

    来源期刊:《同安》 第24期  作者:陳延庭  出版时间:1988-09-01
    关键字: 马巷集镇简介 交易场所 通判驻地 移民迁居 抢劫械斗 手工业衰退 焕然一新 日趋繁荣

    为地方官朔望拈香之所”,又在市区建立了上述各座庙宇。市集拓展后,上市贸易迅速增进,加上莲河港开放,航线直达台湾,市集的贸易更加发达。周围鄕村人民闻风相继迁居到马巷与日倶增,先后有朱、苏、林、陈、蔡、洪、王、孙、黄、吴、魏、叶等姓族人迁入马巷居住。如洪塘苏厝村苏姓,迁住在关帝宫边,山后亭陈姓移居在卧龙边,仑头村陈姓移居在楼仔内,新墟鸟山蔡姓移居在山仔尾,南安古山洪姓移居在提督街和朱王宫之间,安溪长坑王姓散居在本鎭各地……。其中东陵村林芳德兄弟六人迁居马巷后

  • 文章哭昌兄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趙長明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车祸身亡 健康儿童 迁居东海 抗日战争 敌机轰炸 高雄水产学校 移民美国 追思悼念

    今年元月十四日,惊闻昌兄于十三日在美因车祸不治,享年六十二岁,余闻噩耗后,心情为之不宁者累月,盖余与昌兄于民国廿一年二月十九日出生于扬州市,童稚时期在沭阳度过,曾于民国廿四年参加儿童健康比赛获得首奖,抗战军兴,随家人「跑反」至小张庄(庄主张二先生—张曾)。迁居东海县城后,同读澄衷小学,一学期尚未读完,即逢日机轰炸,日军占领东海前夕,避居乐得女校,继续一年级学业。廿八年,家父接长新浦邮局,全家迁至新浦,昌兄与余又同入「苏淮特别行政区新浦第二模范小学」(原普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