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蚕种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蠶絲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101期  作者:靑峯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川丝 出口量 种桑 蚕种 蜀锦

    蚕丝在四川发达甚早,诸葛武侯出师表有「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之句,可见在汉代已很兴盛。惟初期限于省内销用,自淸代中叶,始运销江浙,广东及国外印度,缅甸等地。淸末劝业道周孝怀积极奖励人民种桑养蚕,在成都设模范丝厂,在各县设蚕桑传习所,当时各县有志实业之士,纷纷协助推广,技术日精,销路亦增。民国成立后,四川有机器丝厂之创设,一部份蚕农亦试养改良蚕种。由民国十年至十九年之十年间,为四川蚕丝业之极盛时期。二十年以后,川丝内受天灾与战祸之影

  • 文章浙江省蠶絲硏究改良與推廣之施政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9期  作者:李守藩  出版时间:1984-09-10
    关键字: 蚕丝硏究改良 丝织品 纯系选种 育蚕指导 改良蚕种

    外沙田里设原蚕种制造场。民国七年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于嘉兴分设育蚕场,于诸曁县设制种场,我浙蚕业改良工作乃吿渐具眉目;适于是时蚕丝外销大畅,于是省内丝厂纷纷设立,茧行应运而生,盛极一时。次年八月浙江省议会及时拟订茧行条例,藉以限制收茧,保护土丝行商。民国十四年于杭县、桐鄕、嘉兴、海宁、吴兴等县设改良场,指导饲育新种,并在余杭设制种场,制一代杂种,始作有系统有计画之改良。民国十六年北伐统一,迁都南京,浙省蚕丝事业更创新猷,将原蚕种制造场扩充为蚕业试验场,次年又于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