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自治会共返回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鄉情憶舊之六:)最長的一日—敵營受審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2期  作者:慈舫 出版时间:1979-07-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日营受审记 自治

    大吃小,颇有斩获,致日军疲于奔命,蒙受损失。后来当地伪组织自治会,为邀功竟向日军提出检擧,日军即将捕人,幸我们事先获得情报预为躱避,不料日军竟将我父妻二人逮捕,作为人质,一面扬言要我和其他两人自动出面投案,才肯放人。不得已由有关方面透过当地负责替日军搜集情报的伪方人员,向日军驻守石浦的部队长(姓名已遗忘)说项,保证祇要军方先放人质,我们三人一定自动投案。第二天下午六时,日军果然先放人,父亲及妻虽未受酷刑之害,但无端被禁闭在敌营中两天一夜,已经饱受精神虐待与

  • 文章抗戰期間的僞縣長—李繼善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11期  作者:昌國布衣 出版时间:1984-05-15
    关键字: 李继善 县长 抗战 自治

    民国廿八年中日战争爆发,浙海风云紧急,端午节前,日本兵舰直驶定海街头洋面,朝东山上的东岳宫开炮,侵略者未遇抵抗,即登陆码头,向城区进发,本县县长苏本善先生率部出城,撤退至鄕下,继续执行政务。日军攻陷定海后,虽未大屠杀,却采用「以华制华」的阴险政策,透过翻译传话,要地方组织「自治会」以维持局面,标榜「中日亲善」,而实际上想利用伪组织便利统治,并供给其劳力和所需之物。意外的,当时出现的「自治会」会长并非本地人,而是个外来的广东人—李继善,他字梦欢,学识很好

  • 文章我所知道的宛西地方自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1期  作者:申慶璧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宛西 地方自治 研究

    在我的脑海中,对宛西——这个三民主义小型实验区,留有深刻的印象,始于民国二十六年冬,随吾师李宗黄先生至河南,任职省党部的时候,兹后就不断研究。国父建国的主张,是以地方自治为基础,由下而上的。但在一般政府官吏心目中,乃是「先朝廷而后百官」的那一套旧观念。由上而下的,因是宛西各县,迫于自救的需要,首先建立自治的体系,被目为割据。宛西自治的领袖,均得不到省政当局的了解,别廷芳先生被嫉尤深。抗战军兴,实施战时体制,李宗黄先生出任河南省党部特派委员,兼军事委员会

  • 文章江宁自治实验县之成立与撤销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15期  作者:夏敬庸  出版时间:1975-07-20
    关键字: 江宁自治实验县 成立经过 自治效果 结局

    民国二十一年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公中正,令饬江苏省政府擧办自治实验县,以作推行县自治之试验。省主席顾公祝同奉令后,即命民政厅会同秘书处拟具组织规程草案十条,提经二十二年一月九日江苏省政府第六二五次会议修正通过,公布施行,其条文如次:江苏省江宁自治实验县组织规程(民国二十二年一月九日江苏省政府委员会第六二五次会议通过)第一条 江苏省政府为改善县政,推进县治起见,设置江宁自治实验县,直属省政府,其实验期间,以四年为限。第二条 江宁自治实验县设县政

  • 文章国父对于地方自治的主张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1期  作者:李祥禎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地方自治 政治制度

    地方自治制度的产生,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结果,世界各国均有其悠久之历史及辉煌之成就。说到中国地方自治,本是国民革命的基本政治目标之一。 国父远在民国纪元前七年,即有坚决的主张。同盟会宣言中有「每县既解军法之后,军政府以地方自治权归之其地之人民,地方议会议员及地方议会行政官,皆由人民选擧」的昭告。我们再从许多遗敎中略加硏究,更可看出 国父反复揭橥地方自治的理论,以及实行地方自治的具体方案。他并且特为地方自治,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地方自治者,即地方上的人

  • 文章家居瑣記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4期  作者:童梅岑  出版时间:1971-04-15
    关键字: 辛亥革命 社会民生 币制 自治

    梅岑先生此篇描繪人物,栩栩如生。余幼時讀「撒克遜刦後英雄略」(Ivanhoe)英丈本,覺其筆力道健,宛若字字豎立紙問,而此篇有馬。又此篇感慨淋漓,尤睠睠於物力之艱豐,風俗之推移,與乎民德之厚薄,三者關係世遂者至大,故此篇自不得以尋常瑣記目之。 衡山趙佛重謹誌

  • 文章宛西民團抗日紀略(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11期  作者:陳舜德 出版时间:1975-11-25
    关键字: 宛西民团 抗日战争 西峡口战役 民团自治

    二、內鄕民團抗日敵紀要民國三十四年三月,日寇第一一〇師團及東京機械化竹師團,連同僞軍共四萬餘人來犯宛西。時內鄕僅駐國軍一個加強營及省保安團二團。民團乃卽就要隘佈防,自廿六日起,大小戰役凡五六次,擇其要者如後:㈠五龍庙坡之役五龍庙坡在縣城東五里許,前臨默河,後拱七里河,爲縣城前衞。迤東則無險可守。敵軍到達南陽三岔口及鎭平菩提寺後,內鄕民團卽奉劉主席令協同國軍佈防,並以四個團佈防右翼江園,陳子崖,大橋,大行營,大王營,靈山頭,鄂溝,師崗,臥牛山,蒿溪,靈宮殿...

  • 文章「三自政策」對建設廣西的貢獻和評價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梁學乾 出版时间:1994-01-10
    关键字: 三自政策 广西建设 政策贡献 自卫 自治 自给

    们,必能认定是一种共知的史实吧!桂省政局的演进广西地处边陲,地瘠民贫,可耕地少,自给不足。且民风强悍,而又遍地多山,山必有洞,洞必藏匪。广西由于处在这种恶劣地理环境之下,在近代历史上,素称是难治的省份。尤以民十之后,广西局面,更是一团糟。自治军蜂起,各拥有徒众二、三千人不等,各自称霸封王,远交近攻,割据一方,派知事设关卡,征粮税、各行其事,遍地作乱如麻之外,省内各处,还有滇(柳州)黔(百色)粤(大河及左右江一带)赣(桂林)湘(桂林)等客军入侵,到处蹂躏。这时

  • 文章宛西各縣自救奇蹟與雞公山勝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3期  作者:劉季洪  出版时间:1988-03-3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宛西自治 鸡公山胜地

    团又共同请其统一指挥,不久就将全县土匪完全肃清。此后淅川的陈舜德(重华),鎭平的彭锡田(禹廷)、邓县的宁洗古及丁叔恒等,先后在其本县亦各组团自衞。至十八年彭锡田倡议四县联防,设宛西民团指挥部,并公推别廷芳为总指挥,陈舜德副之。四县除联合自衞外,并共同举办交通、水利、教育、造林等自治建设。别氏办事认眞,对于地方兴革工作,规定甚严,令出必行。例如十六年内鄕决定禁烟禁毒,初犯勒令戒绝,再犯即予处死。别氏的爱婿王某适染此癖,先令戒绝,后又再犯,别氏大义灭亲,当即

  • 文章战时战地全力推行地方自治的阮毅成先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3期  作者:陳禮 出版时间:1975-03-31
    关键字: 地方自治 阮毅成 裁局改科 恢复区署 《县政回忆》

    毅成师去冬七秩大庆,过去在浙江担任过县长的几位老同事,相约写些「县政囘忆」一类文字,来为这位抗战期间领导县政建设,而又生活朴实无华向不作寿的老厅长祝嘏。据我记忆所及,在阮先生主持下的浙江民政有很多突出的成就,尤其有一特色,就是抗战愈进入艰苦阶段,他对于一般人认为战时不急之务的地方自治工作,反而做得更起劲,更有声有色。在游击区里,他推动和建立了敌后政权,掌握了广大农村的面,使敌、伪、匪力量不能渗入;在后方各县更全力推行「新县制」,健全地方自治组织,在配合

共26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